斯人已逝,稻下长眠
2020年于人类世界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具有灾难性的一年,那些隔离在家、一切讯息皆取自网络的漫长分秒中,我常能看到令我肃然起敬的抗疫英雄们的事迹:新冠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连续奋战61天后因公殉职的民警吴涌、身患渐冻症仍奋战在一线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每当我看到钟南山院士已过朝枚之年却仍奋战在抗疫一线时,总有一阵酸楚泛上心头。自疫情起,我常有这样的感慨——时代的伟人已不知还能再守护我们多久甚至正逐渐被时间带走,那些我们钦佩的、引以为傲的同时代的英雄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留下了最后一声叹息。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举国悲痛,我亦然。袁隆平爷爷是于长沙湘雅医院离世的,而就在五月十几日,我才曾去过湘雅医院附近,我从未想到原来我离一代伟人的距离曾如此近,而短短几天却再不能见其音容笑貌。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食不果腹、顿顿只有红薯充饥甚至餐无米粟的日子,对于袁隆平爷爷的了解也只是通过教科书、新闻以及长辈的往事,不甚深入,但是确定逝世的那天下午,我仍是难以自制,默默流泪,记不清有多久,说不清是什么情绪,只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哀思。犹记清明时我前往烈士公园祭奠,也有这般伤痛之感,无数为我们创造了如此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英雄伟人们,有的甚至没能享受一天,就长眠于地下。那天下午由于课程安排,我没能前往湘雅医院哀送袁爷爷的遗体,后续也没有机会到殡仪馆亲自祭奠,但仍通过网络媒体实时跟踪动态,当我看到殡仪车所到之处皆是车辆让行且鸣笛夹道列送、明阳山殡仪馆外排起不见尽头的祭奠长龙,甚至有外省市居民驱车数小时来送袁爷爷最后一程时,我心中五味杂陈,既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动容,又因民族脊梁的离去痛心。
更令我感到哀痛的是,通过社交媒体得知,就在袁隆平院士逝世五分钟前,“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与世长辞,5月21日文博专家杨伯达先生离世、5月20日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先生逝世,也许在这之前我甚至鲜少见过诸位先生的姓名,但我深知他们之于所在领域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三天的时间,中国人民痛失四位国之栋梁,我深感岁月之无情、生命之无常,也越发焦急地希望自己快些成长,希望能够成为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仍需要漫长的积累和扎实的修行,我想,努力学习、勤奋刻苦,最终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只有这样我才无愧于先辈们的期许。
“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这是我心目中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模样,也是我所想要成为的目标。岁月漫长但生命短暂,我们正是年轻时,恰逢山河无恙、岁月无忧,何不放手去搏他一个期望的未来!
汉语言1902班
李泳萱
斯人已逝,稻下长眠相关文章:
★ 励志文章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