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日子真安静。一场开春的瑞雪之后,天蓝了许多,空气也清新了许多……一个多月的居家生活让人着实有些难受,走的走不了,来的来不了,在家窝着,不能外出,不能上班,而我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老老实实在家看书。正所谓:闭门正是开卷时,人间最乐是书香。此时尽管稍有放开,可我坐在书桌前感觉还是在被隔离一样,联想起这些天来的过往,望着桌前窗台翠绿的文竹、绿萝,心潮起伏,惘然提笔:使命夙愿,斜风细雨。
回想刚刚过去的春节,除了开始那几天有人在外面放放烟花爆竹,家里家外、社区街道始终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人说这座城市沉睡了,还有人说这座城市停摆了……岂止是这座城市……我一夜夜无法入睡,想是许多人也和我一样,今夜无眠。因为那安静的原因又是那样让人无法安静,心里反倒很乱……
是的,可恶的新冠病毒夺走了春节的热闹气氛,夺走了中国人的年味,更是夺走了上千鲜活的生命,让人在这个年里有点魂不守舍,诚惶诚恐……那天一早,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又响起,我从迷梦中醒起,哦,该是十五了,人们照例要用这传统的方式送走鼠年的春节,也用这“电闪雷鸣”杀杀病毒的威风,希望这响声能够透过寂静的天空,顺着这寂静的时光隧道,给人们带去战胜疫情的信心。
的确,平日里一个人在家待着觉得还挺好,可当有意让你在家待一个月不许外出也真有点不知所措。那些天,可是忙坏了社区的工作人员,连人们的米面果蔬都得操心,真是经历了一场全民动员。微信里时常有人说,“待着就是作贡献,居家就是在分担”,好嘛,有这么容易的贡献,这么轻松的分担,可眼下,就需要每个守法公民必须这么做。
这天夜里,烟花爆竹依然不断。我家房屋,居高临下,前向本小区,后面另一小区,前后小区院中放鞭炮、放焰花都能看到。我扒在窗前观望,能听能看,尽管欣赏。此时我看到一条微信:“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劝君今日不要出门,小心病毒。”心想,都十几天不出门了……想着,该欣赏一下十五的月亮了,可透过窗户,瞅了半天也没看着,忽然又有爆竹响起,我乍一下分不清是前院还是后院的声音,只觉得像是擂响的战鼓催着瘟神赶紧走似的……
看到微信上的那些信息,我难抑内心不平的情愫,为钟南山,为那些医护人员,为那一家三口都被夺命的悲痛,为封城困在武汉街头的“流浪汉”,为年轻的恋人的生死相望,每每看到这些,我都心如刀绞,人性的本能让我一次次地增加对病毒的憎恨,对无助者的怜悯。
3月7日,老天下了大雪,凝望着飞飞扬扬的雪花,我默默地在心里念道,雪花呀,你是春天到来前的最后一场寒冬吗?你是阳光温暖大地前的最后一次考验吗?你飞舞,你飘洒,你变幻,你狂飙……雪花呀,你下大一些,把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的病毒全压下来,用你厚厚的冰冷的躯体把它们压死、冻死,最后你化成水再把它们淹死,把它们彻底埋藏在大地深处!
雪后的阳光让人们的心情清爽起来,不顾路上的湿滑,人们纷纷走出屋子,去感受新春的阳光,去释怀久抑的内心,灾难啊,你该过去了,世界啊,你该恢复正常了,人们啊,也该铭记这苦难中的悲痛了……
在彼此封闭的一个多月里,似乎每个人都对活着有了新的认识,微信里不停地有人发出对生命、对健康、对生活的精辟箴言和警句,一下冒出那么多真知灼见和名人名录,尤其是那句“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到”几乎警醒了所有的人。
我看到一位九十岁的著名学者坦言,自己在疫情期间也和年轻人一样成为低头一族,有了大量时间看手机。可放下手机静心想来,感觉自己2003年非典过后发表的一篇文章如果隐去日期,似乎就是在说当下……这些老人虽至鲐背之年,仍不改忧国之思。这些日子,生活平静的老人虽有钢琴作伴,然而心潮起伏。
正像朋友群里发的一段视频,伴着一个变幻的空寂的场景,伴着口哨和吉他发出的音乐声,我的心随着那一行行闪现的文字在流泪……2020,加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社会的打击是沉痛的,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一次整体刹车,让我们停下了奔忙的脚步,给每个人足够的时间沉思,给每个人足够的时间回望。今天,不管你是谁,无论你贫穷或富有,除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那些可爱的人,我们都躲了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漫长的一个假期,也是一个最最冷清的假期。每天,打开手机,看着不停推送的信息,浏览大千世界的故事种种,隐在家人身边足不出户,想尽办法陪孩子玩出点新花样,陪孩子读书,这其实是现代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天,大家都集体做到了。仔细想来,人生需要按一按暂停键,尽管,这个暂停键的代价过于惨痛,但是我们今天,都不得不经历,不得不面对。
好久没听新疆台的广播了,想了解一下昨日新疆本地发生的疫情情况,便搜索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恰是播音员采访到高警支队乌拉泊大队副大队长的实况,说到近日来高警们不分昼夜连续工作,顾不上休息,吃着包子就睡着了,播音员颇为动情地哽咽着,而这时我也正在吃饭,泪水流进了我的口中,咸丝丝的在我的咀嚼中回味,这些日子,全国不知有多少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在用辛劳甚至生命抵挡着病魔,在护佑着我们……或许这么多天,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压抑,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敬意,压抑着我们的情感,因为我们只能待在家里,朋友之间,同学之间传送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待在家里就是最大的贡献”,可这样的“贡献”总让人于心不忍……那些天,除了看书我每天都要从收音机里听听那些可爱的医护人员的天使日记,我从那些发自心声的日记里知道爱美的女护士们为了方便工作剪掉了秀美的长发,为了缓解患者的情绪、增强免疫力,和患者一起做操跳舞,有的离开家乡参加援鄂医疗过了好多天才告知家人……我还听到一位武汉的医护人员说:“工作中除了认识一双眼睛,脱下防护服,就又不认识了。”每每那时,我都禁不住吟出: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那些日子,微信群里还时时有人晒着自己做的拿手菜,还有人调侃把菜谱都做完了,说十几天里厨艺长了不少,人也胖了不少,疫情过后,再不用去饭馆,饭馆里那些过去觉得比家常菜好吃的菜都会做了。这下可好,我暗想,那以后那么多饭馆可不好开下去了。当然,还有人在家憋了这么多天,各种各样的搞笑视频、抖音也让我在自嘲中感觉到了民间普通人的智慧……让我惊讶的是,我的一位邻居竟然自己对着镜子给自己理了一个很时尚的小平头。还有那个快乐健身操队,竟然还通过微信群搞了一次水平不低的健身操舞的比赛,参赛队员精神抖擞,评委、裁判、议程一项不落。
我照例每天早晨起床后在卫生间打开窗户,深深呼吸一口外边的空气,同时,我赶紧打开手机,关注一下头天新疆的疫情变化情况,全国的情况我还没起床就已经从收音机里听过了。我情不自禁朝楼下不远处的北京路望去,平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像这天气一样,冷冷清清,人行道上空无一人,偶尔有一辆疾驶的汽车,也是警车或救护车……我的心里感觉沉沉的,我不知道这种状况什么时候结束,我盼望着能尽早呈现那久别的繁华,我在暗暗谴责万恶的病魔,祈祷阳光能驱散雾霭,人人回归正常的生活。
这天,我又从卫生间窗户向下望去,院中空无一人,可不一会儿,我就听到铁锹在水泥地铲剐的声音,是保洁员张师傅又开始一天的工作了。节日的那些天,每当乒乒乓乓、噼里啪啦响声过后不久,张师傅就会将那些碎屑清扫得干干净净。有那么十几天没见到他,一问是被封闭在自家小区过不来了……
而我,和大家一样,这些天也没少反思过去的生活,对人情世故,对自然世界,对风花雪月,对春夏秋冬……生活中有太多值得去探索、感受、体验、敬畏,而除了内心宁静、与人和谐相处需要耕耘,其他都是浮云。与此同时,我和周围人一样,通过这次疫情,我们都见证和亲历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和优越,想说一声:亲爱的祖国,您永远都是给予我生命的母亲……
早春的日子相关文章:
★ 早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