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琼 时间: 美文摘抄

  

  文/吴琼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他的《戚氏·玉龟山》中这样写得道:“玉龟山。东皇灵媲统群山。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闲。志萧然。金城千里锁婵娟。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风露明霁,鲸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正迢迢丽日,玄圃清寂,琼草芊绵。争解绣勒香鞯。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瑶池近、画楼隐隐,翠鸟翩翩。肆华筵。间作脆管鸣弦。宛若帝所钧天。稚颜皓齿,绿发方瞳,圆极恬淡高妍。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缥缈飞琼妙舞,命双成、奏曲醉留连。云璈韵响泻寒泉。浩歌畅饮,斜月低河汉。渐渐绮霞、天际红深浅。动归思、回首尘寰。烂漫游、玉辇东还。杏花风、数里响鸣鞭。望长安路,依稀柳色,翠点春妍。”简短的一段文字中出现了很多个“翠”字。

  翠字最早是当作名词来讲的,意为翠鸟。佛法僧目翠鸟科中型水鸟,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嘴粗直,嘴脊圆形,翼尖长,尾短圆,头大颈短,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头顶布满暗蓝绿色和艳翠蓝色细斑,体背灰翠蓝色,肩和翅暗绿蓝色,翅上杂有翠蓝色斑,腹部栗棕色。它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现在提到翠字,人们更多地是能够与一种颜色联系到一起,这种颜色可能是绿色,也可能是青色,也可能是碧色,都是绿色相类似的颜色,却又无法十分准确的下一个定义,翠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抑或说翠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绿色。甚至还有人说,翠色不仅仅有翠绿这一种颜色,还有偏向于蓝色的翠蓝色。

  我们现在所能熟知的与翠相关的词组和事物通常有翡翠、翠竹、珠翠、流丹飞翠、偎红依翠等等,从字面上理解,都是用来形容质地上好的珠宝、光鲜亮丽的植株、色彩明艳的风景,给人以赏心悦目和心旷神怡的感觉,甚至于高贵和奢侈的生活气息。唐代大诗圣杜甫最著名的《绝句》中便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千古名句,开篇便惊艳了全唐。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几组色彩鲜明的事物交叠在一起,着实吸人眼球,让人眼前一亮,还以为是万物复苏的暖春,或是花红柳绿的盛夏,读到最后才知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原来是严冬刚刚离去的早春,在大地从一片白雪皑皑中苏醒过来的时候,便给了我们这样“翠”的一幕。古人形容美人的眉毛会用翠眉和翠蛾这两个词汇。用黛螺画的眉,用黛点色的蛾属,可见,翠在古时大约还有些黑的意味。只是这种黑并不是那种纯正的黑乎乎的颜色,而是像眉毛一样,淡淡的一弯,轻轻的一描,黑中透着清淡,黑得并不彻底。在古诗词中还常见“翠微”一词,有人说,翠微是一种植物,外三瓣长阔,收根放角,紧边,瓣中央有一深色,通梢达顶条纹,捧瓣有微兜,分窠,花容壮丽,色俏,花葶长,苞叶浅红色, 基部微绿,老叶呈弓形,叶质厚。也有人认为,翠微就是一种对明媚风光的鲜亮描绘,多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翠,一种多么动人的色彩,仿佛不需要看,闭上眼睛就能闻到那股芬芳,进而触摸到那种清爽和柔滑。

翠相关文章:

用“翠”字组词

用“葱”字组词

《翠》

  翠  文/吴琼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他的《戚氏·玉龟山》中这样写得道:“玉龟山。东皇灵媲统群山。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闲。志萧然。金城千里锁婵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