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樊姬谏夫强国》原文及译文
樊姬,楚国之夫人也。楚庄王①罢朝而晏②,问其故。庄王曰:“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为虞丘子。”樊姬掩口而笑。王问其故。曰:“妾幸得执巾栉③以侍王,非不欲专贵擅爱也,以为伤王之义,故所进与妾同位者数人矣。今虞丘子为相十数年,未尝进一贤。知而不进,是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不忠不智,安得为贤?”明日朝,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虞丘子稽首曰:“如樊姬之言。”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孙叔敖相楚,国富兵强,庄王卒以霸,樊姬与有力焉。
(选自《新序校释?杂事》)
【注释】①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君,号称春秋五霸之一。②晏:晚。③巾栉:泛指盥洗用具。
宴:晚,迟。
执巾栉(zhì):指做妻子。执,拿。栉,梳子。
擅:独揽。
进:推荐。
稽(qǐ)首:跪拜<动>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7.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旦与贤相语(谈论)水尤清冽(格外)
b.未尝进一贤(推荐)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孙叔敖相楚(宰相)小大之狱(案件)
d.庄王卒以霸(最终)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知日之晏也当求之于上流
b.樊姬掩口而笑面山而居
c.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计日以还
d.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皆以美于徐公
9.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的樊姬是一个既“忠”且“智”的人。
b.文中的樊姬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都善谏,樊姬把自己与虞丘子进行对
比,邹忌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二者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虞丘子辞位的原因是樊姬力荐孙叔敖。
d.选文主要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忠不智,安得为贤?
译文: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参考*
7.c(2分)
8.b(2分)
9.c(2分)
10.(1)不忠诚,不聪明,怎么(哪里)能称为贤能的人(贤相)呢?(2分;“安”、“贤”译对1分,表达顺畅1分)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分;“乱”、“劳”译对1分,表达顺畅1分)
附加
参考译文
樊姬,是楚国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下朝回来晚了,樊姬问楚庄王原因,庄王就说:‘今天和贤臣对话,不知不觉的天就黑了。’樊姬说:‘那么这位贤臣是谁呢?’王说:‘是虞丘子。’樊姬手掩嘴巴轻笑。王问她为什么发笑。樊姬说:‘我有如此荣幸可以伺候大王,并不是不想得到大王的专宠,而是认为这样有损大王的形象。因此能够引进和我一样地位的妃嫔数人。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却没有引进一个贤臣,如果他知道谁是贤良的人却不引进,那么他就是一个不忠的人;如果他不知道哪些贤良的人,那么是他不智。这样一个不忠不智的人,怎么能让他成为大王贤臣呢?’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虞丘子,虞丘子磕头说:‘我会像樊姬说的那样做的。’于是虞丘子辞职,而将孙叔敖介绍给楚庄王让他做楚国的丞相,(在孙叔敖的治理下,楚国)国富民强。楚庄王最终得以成为霸主,有樊姬的功劳。
第2篇:樊姬谏夫强国阅读*及原文翻译
樊姬谏夫强国
樊姬,楚国之夫人也。楚庄王①罢朝而晏②,问其故。庄王曰:“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为虞丘子。”樊姬掩口而笑。王问其故。曰:“妾幸得执巾栉③以侍王,非不欲专贵擅爱也,以为伤王之义,故所进与妾同位者数人矣。今虞丘子为相十数年,未尝进一贤。知而不进,是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不忠不智,安得为贤?”明日朝,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虞丘子稽首曰:“如樊姬之言。”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孙叔敖相楚,国富兵强,庄王卒以霸,樊姬与有力焉。
(选自《新序校释杂事》)
【注释】①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君,号称春秋五霸之一。②晏:晚。③巾栉:泛指盥洗用具。
宴:晚,迟。
执巾栉(zhì):指做妻子。执,拿。栉,梳子。
擅:独揽。
进:推荐。
稽(qǐ)首:跪拜<动>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7.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旦与贤相语(谈论)
水尤清冽(格外)
b.未尝进一贤(推荐)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孙叔敖相楚(宰相)
小大之狱(案件)
d.庄王卒以霸(最终)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知日之晏也
当求之于上流
b.樊姬掩口而笑
面山而居
c.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
计日以还
d.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
皆以美于徐公
9.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樊姬是一个既“忠”且“智”的人。
b.文中的樊姬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都善谏,樊姬把自己与虞丘子进行对
比,邹忌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二者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虞丘子辞位的原因是樊姬力荐孙叔敖。
d.选文主要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忠不智,安得为贤?
译文: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参考*
7.c(2分)
8.b(2分)
9.c(2分)
10.(1)不忠诚,不聪明,怎么(哪里)能称为贤能的人(贤相)呢?(2分;“安”、“贤”译对1分,表达顺畅1分)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分;“乱”、“劳”译对1分,表达顺畅1分)
参考译文
樊姬,是楚国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下朝回来晚了,樊姬问楚庄王原因,庄王就说:‘今天和贤臣对话,不知不觉的天就黑了。’樊姬说:‘那么这位贤臣是谁呢?’王说:‘是虞丘子。’樊姬手掩嘴巴轻笑。王问她为什么发笑。樊姬说:‘我有如此荣幸可以伺候大王,并不是不想得到大王的专宠,而是认为这样有损大王的形象。因此能够引进和我一样地位的妃嫔数人。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却没有引进一个贤臣,如果他知道谁是贤良的人却不引进,那么他就是一个不忠的人;如果他不知道哪些贤良的人,那么是他不智。这样一个不忠不智的人,怎么能让他成为大王贤臣呢?’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虞丘子,虞丘子磕头说:‘我会像樊姬说的那样做的。’于是虞丘子辞职,而将孙叔敖介绍给楚庄王让他做楚国的丞相,(在孙叔敖的治理下,楚国)国富民强。楚庄王最终得以成为霸主,有樊姬的功劳。
第3篇:樊姬课外文言文翻译
樊姬,楚庄王的王后。樊姬为了劝阻楚庄王不要因打猎,玩物丧志,就不吃禽兽肉,以此来打动楚庄王。而楚庄王从此改过自新。张说曾说:“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樊姬课外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参考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处理政事很勤敏。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也许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荚起来。楚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后很高兴。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丁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蛤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颂:樊姬谦让,没有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非议讽刺虞丘于挡住了贤人进身的路。楚庄王听从她,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樊姬谏夫强国》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