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韩三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原文及翻译
韩三·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
作者:刘向
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也,谓韩公仲曰:“今公疾攻魏之运,魏急,则必以地和于齐、楚,故公不如勿攻也。魏缓则必战。战胜,攻运而取之易矣。战不胜,则魏且内之。”公仲曰:“诺。”张丑因谓齐、楚曰:“韩已与魏矣。以为不然,则盖观公仲之攻也。”公仲不攻,齐、楚恐,因讲于魏,而不告韩。
文言文翻译:
张丑联合齐、楚两国同魏国讲和,对韩国公仲说:“现在您猛攻魏国的郓邑,魏国情况危急,就一定会割让土地与齐、楚两国求和,所以您不如不攻打魏国。魏国形势得到缓和一定会同齐、楚两国交战,如果魏国打胜了,你们乘魏兵疲敝攻取郓邑,就容易了。如果魏国打败了,魏国就会把郓邑送给韩国。”
公仲说:“好吧。”
张丑于是对齐、楚两国说:“韩国已经同魏国联合了,如果你们认为不是这样,那么何不看一看公仲是否还攻打郓邑。”公仲没有攻打郓邑,齐、楚两国非常恐慌,于是同魏国讲和,并且没有告诉韩国。
第2篇:《战国策·韩三·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原文翻译
【原文】
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也,谓韩公仲曰:“今公疾攻魏之运,魏急,则必以地和于齐、楚,故公不如勿攻也。魏缓则必战。战胜,攻运而取之易矣。战不胜,则魏且内之。”公仲曰:“诺。”张丑因谓齐、楚曰:“韩已与魏矣。以为不然,则盖观公仲之攻也。”公仲不攻,齐、楚恐,因讲于魏,而不告韩。
【译文】
张丑联合齐、楚两国同魏国讲和,对韩国公仲说:“现在您猛攻魏国的郓邑,魏国情况危急,就一定会割让土地与齐、楚两国求和,所以您不如不攻打魏国。魏国形势得到缓和一定会同齐、楚两国交战,如果魏国打胜了,你们乘魏兵疲敝攻取郓邑,就容易了。如果魏国打败了,魏国就会把郓邑送给韩国。”
公仲说:“好吧。”
张丑于是对齐、楚两国说:“韩国已经同魏国联合了,如果你们认为不是这样,那么何不看一看公仲是否还攻打郓邑。”公仲没有攻打郓邑,齐、楚两国非常恐慌,于是同魏国讲和,并且没有告诉韩国。
第3篇:《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的原文及翻译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人多为张子于王所。惠子谓王曰:“小事也,谓可者谓不可者正半,况大事乎?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大事也,而王之群臣皆以为可。不知是其可也,如是其明耶?而群臣之知术也,如是其同耶?是其可也,未如是其明也,而群臣之知术也,又非皆同也,是有其半塞也。所谓劫主者,失其半者也。”
文言文翻译:
张仪想把魏国和秦国、韩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楚国。惠施想把魏国同齐国、楚国联合起来而按兵不动。人们大多都到魏玉那里替张仪说话。惠施对魏王说:“小事,说可以做的、说不可以傲的恰好各占一半,何况是大事呢?把魏国与秦国、韩国联合起来去进攻齐国、楚国,是件大事,而大王的群臣都认为可以做。不知这件事是否可行,如此难道不是很清楚了吗?莫非群臣知道的治国之术,如此相同吗?这件事是否可行,没达到如此清楚的程度;丽群臣知道的治国之术,又并非完全相同,这其中有一半人是糊涂不明的。所说的能够威胁君王的,就是君王将失策予这一半糊涂人的说教上。”
韩三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