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原文、注释与赏析

文/ 星启 时间: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lí)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翠柳:翠绿的柳树。

  2.西岭:指岷山,在成都西面。

  3.东吴:江苏一带,古代吴国地。

  【题解】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春,重返成都后在草堂中写的。这段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愉快,因此能够用闲适的心情去欣赏草堂附近的景色,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

  【赏读提示】

  全诗四句,两两相对,刚好组成两副对子,写的景色远近交错,形成一个完整的、辽阔的、有声有色的画面。“千秋雪”使人想到宇宙的无穷,“万里船”使人想到地域的广大,描绘出来的图景尺幅千里,容量极大,给人无限广阔的思索空间。这一四句皆对、一句一景的七言绝句,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如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色调淡雅和谐,图像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结尾一句也隐约流露出作者当时意欲乘舟东下的打算。

  本诗诵读的节奏动型是轻快的,应重在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在连续推进的画卷里上、下、远、近地“描”春。

  【推荐名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绝句》原文、注释与赏析》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lí)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翠柳:翠绿的柳树。  2.西岭:指岷山,在成都西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