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余光中,是从乡愁开始,也一直在乡愁。余先生走得远,乡愁从船票到了邮票,最终被隔了海峡。而我的乡愁啊,就是小小的一座木桥,隔断了我与母亲,隔断了城市与乡村。
又是一年清明到。提前几天就回家给母亲扫墓。给隔世的亲人点几炷清香,燃一些纸钱,寄托凡尘俗客的哀思。

袅袅香烟随风而逝,我猜你其实是没有感觉到的,只有我们自知您是曾经的依靠也是一直的思念。
你在,家在;你不在了,我就成了家。只有在你的墓前,又找到以你为家的那一根牵绊着大家的线,这根线就是袅袅婷婷的香烟,忽隐忽现、时缓时舒,但一直在,一直没有断。
回了家,祭奠了母亲,突然想起小时候的野温泉不知干涸了没有,哥哥就带我去小时曾与母亲沐浴过的温泉看看,重温一下童年的温暖记忆。
这一看,正正地勾起了我的乡愁。
温泉离家不到20公里的路。记得大概开春之前的农闲时候是乡民约定俗成的每年的沐浴节。没人吹哨子,十里八村的农民会乘着农闲自觉的汇聚温泉沐浴,一洗上一年的尘埃和劳累,甚至失意,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洁净自己的躯体开始新一年的轮回。上年过得得意的也乘机来这里显摆他家的腊肉、土鸡和白花花的一煮就香气四溢勾引得常年吃苞谷饭的胃蠢蠢欲动的大米饭。
40多年前的有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帮母亲背着简单的行李和食品走了半天的乡路去沐浴,到达时应该是满身的土灰,记不得了,只记得激动。现在有了车,20分钟就走了童年半天的路。可惜车上没有了母亲,也没有了曾经的那份急不可耐。
到温泉,要过一座小小的木桥。过了桥就是到达。
乡愁就是这一座小小的木桥。我在这头,童年在那头。
小时候,木桥很大,过桥的时候会很怕,得要有母亲的鼓励并有她大手的温暖牵引,亦步亦趋地过了河,赶紧挣脱粗糙的大手奔向泉边去触摸天赐泉水的温度。
今天,木桥很小,下面的溪水不够没膝。我已经成为勇敢,可惜没有一双怕怕的小手需要我牵引,需要我给予勇气。只有乡愁伴着我跨河过桥去重温童年。
那时,温泉天然分成鸳鸯两塘,上面一塘自然就是男人沐浴,下面一塘属女人。
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总有一些女民会跑到男塘里泡澡,赤身裸体的但尽量靠边一些,用岩石遮挡一点羞怯享受着赤身裸体的男人荒诞不经的嬉笑调侃。让不经世事的孩童们多了几份羞涩。曾经的大叔有些也尽量地往女塘边靠,眼睛总向着女塘溜梭,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
两塘里都是密密麻麻的胴体,赤身裸体或靠或站享受着微热的神汤的温存。温泉不是很热,没有大澡堂里的迷幻的热汽做一些遮掩,很多大人眼睛里的暧昧互相都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一些人对着荒诞不经的山歌,不时引起坏坏的大笑。
小孩子像自由自在的小鱼一样到处乱钻。这里捏一下他的大腿,那里拍一下她的屁股,引起一阵阵的嬉笑怒骂。
每天都这么热闹。
大部分山里人一年就洗一次澡,经年的污垢在这里被涤荡得一干二净,几天下来身子都会轻了很多斤两。
曾经的沐浴节,由于交通的便捷而消失。沐浴后的村民或乘车或坐摩托扬长而去,这里的夜就没有了像个小村落一样的莺歌燕舞;曾经听说的沐浴节的暧昧、爱情也离我们远去。塘边多出来的是很多的现代垃圾,各种酒瓶拉罐桶很是刺眼。
有人说,当你在感叹着乡愁,你的乡村已经变了模样。这个人应该是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了。
有人还说很多事已经是过去,很多人已成为回忆;过去已是一本尘封的旧书,不翻也罢,翻多了会扬起灰,迷了自己的眼。可有些旧书总是无法不被翻起。
乡愁就是暮年游子白发叹青丝的一份情愫,埋在心里,不时地拿出来晒晒,告诉自己从哪里来?
乡愁,是一座小小的桥相关文章:
★ 天桥上遇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