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白手起家的创业小故事
导语:白手起家是十分艰难的,但是有很多人都做到了。那你知道哪些白手起家的创业小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白手起家的创业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1、复制别人的项目赚钱。
一种手机充值卡买100元送100元的,打电话很便宜,但只能打电话,不能发短信。十分吸引消费者。每张卡可以赚8元,1个小时能卖30张,如果帮他卖,每张只需提成5元。卖出去100来张,就轻轻松松赚了500元。
2、借开店人的货为自己赚钱。
几个同样开鸭脖店的老板,大家生意都不好做。可以先卖货后付款。自己跑跑腿上各大网吧去卖鸭脖、鸭腿、鸭肠等等,每个网吧卖出去20个鸭腿,就能挣40元,给老板分10元,还剩30元。一天跑10家网吧,也能赚300百元。
3、不花钱卖土豆,一天就赚10000多元。
去菜市场发现土豆居然2元一斤,而且口感也不是很好。在他老家每斤还卖不到3毛钱,他邮寄了1袋土豆,请菜市场的老板回家炒菜吃,因为淀粉比较多,吃起来味道比较好,于是签了进货合同。小伙回家雇车收购了一车土豆,都答应先卖出去等回来再结款。一天时间,就把这一车土豆卖出去了。挣了10000多元。
4、利用餐饮行业的空档赚钱!
中餐馆是不做早餐的,每天付出一定的租金,每天早上五点到九点半,把这间店面出租下,第二步去找愿意供应豆浆、包子之类早餐的商家,价销售各类早餐,做好这一家之后,又另外找了一家老板合作,如果能承包了五家餐馆的早餐销售。你就可以轻松赚钱。
5、技术、客户,赚两头。
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商机,例如房产中介、保险公司等单位职工喜欢穿西服穿衬衫?你找一家裁缝店做西装,然后你去各单位谈谈西服定做的事宜。同时是不是应该再来一双皮鞋?要不要再来一支上等的鞋油?不用你投入多少本钱,投入点名片钱而已。
第2篇: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创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甚至会面临“生死”抉择。而且想要成功并不是光有一个好的项目就可以,还必须有足够的眼光,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超越“生死”的勇气,能够不在意一时的失败,将事业坚持到底。
2010年,向亮亮和两个同事一起,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效应还未完全散去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打算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向亮亮和其中一位同事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并且加上从亲朋好友那借来的一部分凑足了10万元起步资金,而另一个同事则以技术入股,三个毛头小伙就这样租了个店面,办起了公司,主营广告和营销策划,公司取名为“沁雅茗邦”。
信心满满却造打击
由于三人之前从事的也是广告行业,所以手上都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对于自己的创业公司前途信心满满。但是现实总是喜欢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人。
2011年的春节刚过完,沁雅茗邦就迎来了一笔大单,负责某品牌的活动推广,三个人接到项目后,没有签任何合同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但是在推广活动结束后,对方公司送来的却不是钱,而是坏消息,称活动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需赔偿相关费用。三人觉得很错愕,但是因为没有签合同,所以只能无奈赔付了费用。
事后,三个人才了解到,原来这个公司并不是原客户,而是中间人,他们将接到的单子再转包给向亮亮三人,而这个公司则拿走了所有的广告费,损失却让向亮亮他们赔偿。虽然很冤,但是苦于没有合同,向亮亮三人不得不消耗完自己的流动资金,用来赔付几万元的赔偿费。
吃了这么大的亏的向亮亮三人终于懂得了以后做任何事都要以合同为准。
打击再次降临
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后,三人意识到,自己对于公司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于是咬牙从上海聘请了一位高级管理。高管过来之后就对公司新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新建,取消了相关的业务,制定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却不想,半年过去了,公司境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越来越差,客户越来越少。高管也认为公司没有发展前途而留下一大滩烂事后辞职。
向亮亮表示:“高管是人力资源出身,他调整后的公司模式其实是为了方便自己管理的模式,对公司并没有创造什么价值,反而打乱了原来的架构。”这事还彻底伤到了公司的元气。
此时,那位技术入股的同事提出了一个要求,进公司时带来了客户,每年有十几万的利润要全部归自己所有。“维护客户用的是公司的钱,利润却归个人,这违背了合作创业的原则。”向亮亮表示,最后那位同事选择了离职。
经过了这一连串的打击之后。2011年底,沁雅茗邦彻底陷入了生存危机,公司的账目上只剩下了2600元,公司基本上已经面临到了倒闭的时刻。此时,之前偶有过来帮忙的三个朋友,再次帮忙,分别入股了4万元,这才帮助沁雅茗邦渡过了难关。虽然用这些钱还了供应商的债,但是还完之后钱也用完了,他们连*都发不下来了。
好服务拯救公司
转运在2012年来临,之前因为公司账目公私不分,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经过会有财务纠纷。2012年,向亮亮几人开始清理账目,设立了公司绩效考评制度,并且去掉财务包袱,开始专心于业务。
2013年,房地产开始低迷,楼市行情走低,广告和营销开始大有作为。向亮亮看准了这点,和同事商量了之后,决定开始主攻房地产行业,并且坚持在合作范围外,多为客户做点别的事,这番举措很快就引来了四五个大客户。因为客户都知道,向亮亮公司的业务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服务好。这一年,公司实现了200万元的营收。
新一年的年关又将至,向亮亮称,公司积压的活都做完了,准备放假回家过年:“今年公司每个人都有不错的红包。”、
向亮亮表示:“这点营收不算多,但有些创业经验却受用一辈子。”
第3篇:关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说个朋友父母的故事吧,我们的主人公称作W先生好了。
W先生的父母是做早点摊的,勤勤恳恳的工作已经20余年了,那20年的营收如何呢,在老家有车有房,不是大富之家,也算不错的了,所以说挣钱吗?挣,要不然怎么还会坚持干呢。
来说点具体的吧,W先生父母的主营项目是面,前面十几年一直都是,很多客户是从小学一直吃到了结婚,W先生偶尔去帮忙的时候,很多熟客会说,都这么大了啊,那时候你才那么点大(手比划着凳子那么高),后来业务又增加了饼,因为旁边卖饼的已经不做了。
每天早晨W先生的父亲都是亮点起床,和面,压面条,洗菜,点炉子,母亲每天五点起床(父亲让母亲多睡会),因为是露天的早餐点,所以每天都是出摊,收摊,五点二十左右出门,然后十点半收拾完回到家。不管是春夏秋冬,W的父亲都得在炉子边烤着。
十点多回家之后,洗刷一下,再吃个午饭,父亲开始补觉,母亲就去采购明天需要的一些材料,然后晚上吃过晚饭基本上八点多就休息了,这就是每天的日常。
小时候的W是很不理解的,跟父母住在二三十平的的出租屋里面,没有什么*的厨房厕所,那时候W觉得父母的职业让自己说不出口。父母每天都忙忙碌碌,唯一的假期也就是过年回家那个月。
现在的W先生已经踏入工作了,“我肯定没有他们挣得多,但是我不愿意做,我觉得他们真的很了不起,每代人都有自己致富的方式,而他们就是这一代里面最勤劳的”。W先生如是说。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个早餐摊宵夜摊虽然平平无奇但又是伟大的。
简单分析一下盈利状况吧,根据小五子的了解,这类的创业一般是夫妻店,然后基本上是全年无休状态,工作时长在12小时左右,因为除了卖早点,还要算上进货和准备的时间,收入方面的话根据城市不同也有区别,一般来说在年收入十几万到四五十万之间。
如果有朋友想做这个创业的话要注意两点,一是你能不能吃苦,二是选好城市和位置,这两点做到了你肯定可以赚钱的。
白手起家的创业小故事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