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甲秀楼

文/ 余华 时间: 散文精选

  到贵阳甲秀楼,我意不在她的烟桥画柳、渌水黛山,也不在她的三檐四角、画阁雕栏,只一心要感知、探寻这楼蕴藏的独特文脉古韵。我不选在晨光清亮的早上,也不选在灯火葳蕤的夜晚,而是在一个闲适的黄昏时分随心抵达。

寻访甲秀楼

  我们是沿着南明河畔步行而至的,沿途穿越骤疏不定的风雨,走过繁密招展的花树,品读变幻万千的烟云。南明河上,一群群白鹭和白鸽,忽而贴住水面惊险掠过,忽而直飞冲上瓦檐云天,在果腹这眼前现实与翱翔那心中理想间不停奔忙。恍然不觉中,夜色初降,风雨尽散。阳光顿然一片明亮,空气澄澈透明,远处的黔灵山展露出如水墨般淡淡的峰峦,一派南国山水景象。沿河两岸霓虹灯火,三三两两。古今建筑林林总总,和谐共生。夕阳辉映着白昼最后的亮光,与晚霞明月共戴一天。人仿佛行在了时光交替的隧道之上,有着从铺垫到高潮逐层推进的节奏感,于不疾不徐间,眼前风景渐入佳境。前方甲秀楼由小及大,现出朦胧轮廓和瑰丽色彩,一如薄纱中的美人,玲珑婀娜。而南明河,甘愿成一位“垫场”的舞者,一路踏着轻盈的舞步牵引你直至楼前。耳畔淙淙不息的流水则自成序章,渲染衬托着那位“主角”的盛妆登场。

  拐过“城南胜迹”汉白玉石坊,立刻就跨上浮玉桥。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涵碧亭,桥下正对小亭的河面,因为桥石阻挡,水流回旋形成涵碧潭,潭水又将七个桥孔勾画成一个个月亮门。而甲秀楼,正伫立在桥中央。

  明万历34年,历时10年,巡抚江东之在河中一块形如巨鳌的矶石上,筑就三层木质楼阁,取名“甲秀”。建楼的用意可谓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并且激励当地“科甲竞秀,人才辈出”。画甍翘角,红棂雕窗,石柱托檐,烟窗水屿。既有汉文化雕栏玉砌的雅致,也有苗文化风雨桥的风韵。历史风吹雨打,几度损毁,几度修葺,楼立四百年不倒,自有她的精气血脉。果然,楼建好后,贵州明清两代竟然出了六千举人、七百进士、两位状元、一位探花,由此被士人学子奉为灵秀之地。而灵气还可以往上追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张三丰真人也曾云游至此,赞叹此地气象蔚然。历代,楼是文人墨客品茗弈棋、唱和交流的首选地,脍炙人口的吟咏佳作不绝如缕。其中要数清人刘玉山的174字长联最叫人津津乐道。此联胸襟开阔、气势恢宏,写尽贵阳的山川形胜、历史沧桑。

  甲秀楼南岸紧邻翠微阁,与甲秀楼是为一体。清道光8年云贵总督阮元题写阁名,并赋诗《书翠微阁匾后并题》。阮氏官高位崇,又是学界泰斗、文坛领袖,经他品题,翠微阁声名大起。阮元是江苏扬州仪征人,在扬州留下不少人文传说,曾考证隋炀帝杨广之墓。今天经我之足迹,有幸串联起阮学士湮没在历史中少人问津的心迹,也算是一种巧缘和意趣。

  甲秀楼与翠微阁,入夜即闭门谢客。本次无缘登高一览,临阁摩赏,也算是留些遗憾下次再了。楼内不能进入,但可以沿一楼外侧的回廊步至“甲秀楼”牌匾下的水上露台。此刻夜幕垂降,月色溶溶,灯影与水光缠绵缱绻,别有一番风情。放眼环顾,明朗的月空不知自何处飘来团团薄雾,将远山或遮挡或簇拥。甲秀楼四周高楼林立、灯火点点,如繁星点缀人间。南明河两岸的灯也悉数点亮,将河装扮成一条长长的炫彩的项链。这一楼一阁一桥完全被裹入现代气息之中,人则如置身于这座城市的古老与新鲜之间,回忆与憧憬之间。

  浮玉桥上人影绰绰,都匀毛尖茶香盈盈。我倚靠着临水的栏杆,看雨后清新,装点近处水生眼波、山聚梅峰,胸中丘壑妩媚横生;眺瞻远处浮云托月、天色如烟,沧海桑田尽在眼前。一任思绪天马行空,静听南明河水汩汩流淌,恰如这甲秀楼的文脉灵动而悠长。一块石,因执着坚韧的本质,默默承载起这一座楼;一座楼,因执着坚韧的热望,星火传承着这一座城的文脉与历史;一座城的文脉与历史,因执着坚韧的信仰,濡染养育了这一方水土的精神与气质。

  因着沿河风光带的美化,随着夜色渐浓,忙完了人间烟火忙休闲,河畔散步观光的人渐至骆绎不绝。夜贵阳在这一角灯火荡漾,南明河在这一刻凉风习习,类乡音在耳边言语戚戚,空气里弥漫着的紫藤萝清香,挤占了旅人的嗅觉。夏夜阑珊,月光如水。借高处,俯看今晚的甲秀楼,流光溢彩,树影摇绿、彩灯结红,灯影在水中摇曳徘徊。眼前的风景,不免叫外乡的人们流连忘了归途。

  今访甲秀,不去怀古,也不思今,只放下世间一切琐屑与羁绊。甲秀楼为古今文人雅士而生,也为每一个热爱生活与风景的人而生。我做不到像古人那样诗画歌赋,但可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留下思想火花和心灵文字,记录我情思在巨细之间的心路历程,造就我生命中注定的一段相逢与共振。郭平在《水流云在》里说,“一切美好事物,无不融合了微小与宏大,联结了切近与辽远,浑融了事物与情意。”再深的情,再浓的念,也终须要说再见。每一次转身离开,并不就意味着别离,却是为追寻更多的人生风景与生命体验。世间美好,譬如爱情、艺术、生命,哪一样不是在我们刚一抵达的同时又开始出发,在无限趋近的同时又不断远离?日子仍将一如既往按它自己的步点,朝云暮雨地轮转。但不论随意也好,经意也罢,今日在这楼驻足的一个个瞬间,感受的历史厚重,触摸的人文温度,却一定会再入我梦境,时时令我感怀,久久润我心田。

  作者:扬州市公安局江苏油田分局 余华

寻访甲秀楼相关文章:

窥红尘

仲夏夜之梦

2011·夏

顾城的经典爱情诗句

顾城的爱情诗

白狐

《寻访甲秀楼》

  到贵阳甲秀楼,我意不在她的烟桥画柳、渌水黛山,也不在她的三檐四角、画阁雕栏,只一心要感知、探寻这楼蕴藏的独特文脉古韵。我不选在晨光清亮的早上,也不选在灯火葳蕤的夜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