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误读”闯进来

文/ 孙博璇 时间: 散文精选

  我们这代人年轻时,干了几件自以为很时髦前卫的牛事,但却让长辈很是错愕失望:穿喇叭裤、留长头发、玩录音机、听邓丽君、跳迪斯科。

  这些刚打开国门时涌进来的舶来品,在纯粹了几十年的土地上,表现出来的异端行为,虽然只是一种模拟效仿,但却眼花缭乱的让当时社会,很是惊慌失措,如同当代美国大片里,异形入侵般无法抵御。

  当时不知是哪家媒体,首创了这样的结论:毁掉的一代!

  厉害吧,我们本应该接过革命的枪,去武器的批判,去解放全人类,结果却变成八十年代颓废堕落的楷模,直至被口诛笔伐的四面楚歌后,我们才良心发现般的幡然悔悟,直至羞愧的痛心疾首。

  但在开放后的岁月里,我们经历短暂的狂欢后,依然像祖祖辈辈一样,在艰苦的劳动中生存,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建起了一座座城市,铺出一条条铁路公路,不但没有失却传统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在承受变革的阵痛时也没有垮掉,依然无怨无悔的承前启后,像先辈一样,甘做后来人的铺路石。

  于是,若干年后,我们用继承的古拙朴素表现,终于让老一代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他们恍然大悟,原来乌云滚滚只是一种假象,世界没有末日,大风吹过就会烟消云散。但我们依然挥泪致歉,让那些以各种名义爱我们的前辈们,提心吊胆的过了这些年,辛苦啦!

  风水轮流转,转眼间中华民族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来到这个世界,尽管这个时候物质还不充盈,精神生活还保持着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唱主角,但比起五零六零七零的生活,绝对好到羡慕嫉妒恨的层次。因为除了文化层面不可同日而语,几乎所有家庭,几代人的万千宠爱都幸于这根独苗上。

  但也有些家庭,不甘心传统继承有断代的危险,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强生了二胎,但结果都没能体体面面的收场,成为了上个世纪的一道伤疤,深刻在那一代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八零后,是民族开天辟地以来,有幸吃着国产奶粉长大的一代,或许是因此,他们牙牙学语时,就无所顾忌的裸露出独性十足的苗头。于是几辈人共同探讨他们的未来,像雨像梦还是像风?结果,老旧纯手工计算的风险指数,是负面分数远远高于向好的一面。我们忧心忡忡的百思不得其解,这一代人长大能做什么哪?那些懒散和倔强,会长出一棵什么样的树哪?是让我们欣慰、惊诧、还是痛心疾首?

  这个疑问,伴着我们和社会一起走过了三十年,当我们距退休越来越近时,我们看到了今天的一幕。他们中小的也已经而立之年了吧,他们现在创业的地方,就是我们昨天曾经白手起家的土地。只是这里如今更高大宽敞明亮了,他们在国货制造气息浓郁的氛围里,做事的方式方法被鼓励加入自己的思想,于是他们没有辜负这个时代的期望,用专业素养,把同样的事做得比前辈更好,把前辈还需要认知的事,做到了世界级的层面上。

  但不管谁生长在一个重启的2·0时代,一个万般皆下品,一切向钱看的时空里,都会意想不到的荒疏了,本来血脉中已经无法剥离的情感。那些从小被叮咛的历史文化,那些在成长中潜移默化的价值观,被一个时代的变异和现实的挫折,默默的擦除和淡化。

  于是,他们也浮躁的以为自己是超人的一代,不接地气依然可以呼风唤雨。他们宁肯亲力亲为的去实践头撞南墙的滋味,也不愿在前人标注的危险区域里止步。因为他们觉得偷偷的疗伤,比听长辈的叮咛更刺激且富有冒险精神,但忘却了时间成本大增造成的浪费,忘记了挥霍青春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他们就是这么桀骜不驯的复杂与大大咧咧。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们开始大规模生产富人的岁月,这是一个新旧规则扯皮推诿的年代,但无所适从里,并没有影响九零后这代新新人类的诞生。他们自持有超越八零后更好的物质享受,所以这一代人的乳名都叫宝宝,于是撞车的事会常常出现。每当有人群欢聚的场合,茫茫人海里,每每有温柔的声音呼唤宝宝,现场中所有的这代人,都会四顾张望这熟悉且腻歪的召唤来自何方。

  对九零后最好的了解,莫过于在大学校园里。从入学开始PK的品牌鞋子、服饰、化妆品,不可或缺的苹果手机、电脑,到军训、各种室外活动的不能累、不能晒,慢慢进化成层次分明的圈,阶级成分鲜明的群。

  这些潜规则里有富学生和穷学生的层面,有三观不同的层面,也有成长环境优劣培育的性格层面,慢慢在读书的时光里,把刚刚入学高中生的感情用事,归位到理性的人以群分。

  大家都有天生我才很寂寞的感觉,于是有人在忙着考研,有人忙着挣钱,有人忙着恋爱,有人忙着参与社会活动,有人忙着电玩。除了课堂交流,鲜有人有时间跟父母、老师探讨生活和人生。而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考虑毕业后会从事自己所学专业,大四时依然没有人生规划的大有人在。

  但我们这个不确定明天,会有什么奇迹发生的国度,其实每天都让人琢磨不透。

  几年前曾经问一位七零后校官,如今九零后的兵怎么带?他相声小品般的调侃了这样一个段子说:连长是爹,指导员是妈,排长班长是大哥,该训训该哄哄,方式方法两手抓。但他又严肃且自豪的说,我们的九零兵,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武器装备,都是世界上战力最强悍最专业的,有他们在,不用担心国家的安全!

  零零后好像正在被自己读懂,而世界则看不出,生在这个时代是幸运还是遗憾。因为,这是隔代争相呵护的一代。

  四位老人家满头大汗的边追逐游戏,边喂水喂饭。而这些呼吸着国产雾霾,喝洋奶粉长大的孩子,生来就被父母全托给了一个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娘组成的,百依百顺志愿者团队,因为这个时代只生不养逐步成为集体时尚。

  那些在心理上,自我感觉还没有长大的父母,忙的有时开森、有时不开森,因为他们要工作,要聚会,要美容,要健身,要去看世界,要埋在手机的屏幕里期盼刷出红包,刷出好运,刷出人品大爆发。于是,一个个白白胖胖憨态可掬的小人,除了吃喝拉撒被呵护的细致入微,成长的过程,便由一个缺失父母亲力亲为的本能培育替代掉。

  但父母之爱有时也会不确定出现。

  比如忽然有一天,父母从碎片式阅读里发现,孩子竟然还需要健康人格的培育,还需要生存能力的教育,或许会痛哭流涕,发誓要担当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想通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以减轻自己的愧疚之感。

  但这时的零零后,早已自主迸发出超级原力,他们已一跃成手机时代的主宰。那些千难万险的网游早就不在话下,准确打赏让他们愉悦的主播网红,可以信手拈来。如此这般的他们,已不得不受累引领时代了。当他们面对忽然良心发现的父母时,真的很奇怪,因为在我不需要你时现身,你是如何显灵的哪?不会是你们这代老年人,还相信老掉毛的昏话:不抛弃、不放弃?

  有一位硕士小帅哥,心甘情愿的考入一所中学,做了初一班主任。他是那种喜欢平平淡淡做事,不求功名利禄的小朋友。他说,我把管孩子的力气留那么一点点,每月拿出一天用来免费培训家长。功课简单但会有清晰的具体任务要完成。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是需要按规定动作密切配合的,家庭的学习氛围你必须参与和营造,还有生活细节的陪伴,具体又有技术含量等等。当下一次培训课时,这些是要逐个汇报交流的,而且要有孩子的书面鉴定意见。假如你把家庭教育全托在老师身上,不能与这些内容合拍,我希望你把孩子转到更好的班级,更好的学校,让我汗颜一次,让我流泪一回。

  由此可见,零零后真的了不起,他们小小年纪已经在配合学校教育,逆向帮父母考取父母资格证了。

  当然,一零后,在看娃神器的呵护中成长,更是后浪拍死前浪的高手。

  段子里说,有位一零后出生时,很不耐烦的对护士说:拜托,别烦我,我与这个世界上所有年龄段都有代沟,等我睡醒来,别忘了给我喂奶就好!

  与人有代沟还要人来服侍,多么有未来霸主的底气,多么像魔幻小说里的超级生命。

  其实,把一代代人生经历仔细的连续在一起,按螺旋式上升,拼接成一幅和谐直观的图画,可以看到,再牛的履历,也要服从生命的规律,过往必有退出舞台的那一天,现在总会有人驾驭。所以至于眼前世界上的人与事,拿一点耐心,去等候那个执著的探险者归来,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人生游戏规则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明明上一代人知道答案的结果,但却谁都无法单方完整传递这个数字,只能静等后来人主动加入这个闯关游戏,亲手破解,横担在代与代之间的那个密码,以解锁那个占用了人类太多时间和情感的误读。

  但这个需要殊途同归的旅行,如果前人感觉总像九斤老太的秤,那可就真会目光短浅的与时代渐行渐远,会被时代生生剥离,活活淘汰掉。

  同理可证,如果后辈以为前辈生来就那么老,只有自己青春过,且帅的一塌糊涂,那他们前行的道路,肯定会崎岖坎坷,也避免不了被他们的下一代人打脸。

  传承告诉我们,后辈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走的更高更远,而没有这个过程的社会,一定是僵硬、没有发展活力的社会。比如全体只读一本书,永远不变的一贯制,几代人只有年龄上的生理差异。

  而一个健康繁荣的时代,都会有消弭纠结和隔阂的机制,激励所有人努力不断翻新自己,激活潜能,保持与时代同步的默契,从而可以信心满满的做最好的自己,过自由快乐的生活。

  作者:孙博璇

有个“误读”闯进来相关文章:

窥红尘

仲夏夜之梦

2011·夏

顾城的经典爱情诗句

顾城的爱情诗

白狐

《有个“误读”闯进来》

  我们这代人年轻时,干了几件自以为很时髦前卫的牛事,但却让长辈很是错愕失望:穿喇叭裤、留长头发、玩录音机、听邓丽君、跳迪斯科。  这些刚打开国门时涌进来的舶来品,在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