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村干部眼中的乡村振兴

文/ 胡成斌 时间: 散文精选

  一名村干部眼中的乡村振兴

  ——一位乡村干部的亲身实践与体会

  文/胡成斌

  “看到产业日益兴旺,村民日渐变鼓的钱包,代坡村发展这么好对于乡村振兴我也有一些粗浅感悟”。我出生在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二零一五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我进入村委班子,亲眼目睹了这几年代坡村的变化,而为村开荒铺路、架设光缆、环保整治的日日夜夜,仿佛就在昨天。因此,为了乡村复兴,我心中虽有烦忧喜悦,亦有一点粗浅感慨。

  代坡村位于汉滨区北部,历史悠久。撤镇并村前,一脏、而乱、三瘫痪,扯筋闹畔天天干。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村道二侧处处都是牛栏、猪舍、杂物堆,许多村民住宅已破败不堪,几乎都是上世纪建造的土胚房。村内交通不畅,无网络信号。青壮年呆在村内没有钱赚、难以养家糊口,导致青壮年相继外出,原来一千多口人的村子里,只留下了一百多个老人和孩子们。随着农村青壮劳力的不断流逝、留守老人也不断老去、大量留守妇女带着子女进城、土地大面积撂荒,代坡村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衰败。

  为改变这个状况,抓住乡村振兴契机,我认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首要因素。要振兴乡村,就必须用政策引导离乡村民回村创业,才能为乡村振兴事业增添新活力,留住乡村文明永续传承的根脉。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民生工程,就需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总结得失,稳妥进行。

  乡村贫穷,交通闭塞,无工可打,无钱可挣,导致大量劳动力不断外流;留守老人由于思想固化,基层干部很难做通他们的尘封已久的思想工作。只有让乡贤引导年轻人,年轻人劝解老人,才能逐渐让更多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为此,我们决定每周召开组长会,每月召开村民大会。必须先让村里有威望的人认同乡村干部,才能逐渐打开各项工作局面。治理乡村首先要有为民情怀、奉献精神,破除封建迷信陋习,科学有序推进乡村治理,处理问题做到一碗水端平。

  能干事创业的年轻人都在外地,几经寻找,我发现了在深圳工作的刘善成,他在深圳工作得很好,如果立即要他回国,也不大可能:一方面,他要为家乡而付出;另一方面,他有顾虑,毕竟家乡一穷二白,舍弃了在深圳工作的大好前程,很现实。但他还是喜欢家乡。我一再多次给他说了党委、政府关于支持回乡创业的政策后,他才最终答应了回乡,并将他聘为村会计。刘善成回来后,就马上创办了一家庭农场,与专业队伍进行了乡村发展如何的理论研究:发挥好农村先天自然优势,就一定会改造成一穷二白的代坡村了。但也要注意,村庄面积过大,就应该做自己的、独特的农副产品、文化商品、文化产业,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所以我们两委领导班子与刘善成这些有想法、有见地的年轻人商议,决心通过做实、做细等思想工作,引导村民们积极地投入到乡村振兴当中。人心是根本、是基础,只有老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打出一片新天地。

  经过多次的村民大会,我越来越熟悉了这片沃土上的农民,以及他们心中对新农村、新发展的向往。不少农民都表示,在外漂泊的苦日子已经过够了,很愿意回到农村。虽然也有质疑声音,我们都已经作好了准备,努力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动员年轻人带头,让群众看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定能改变的被动局面。

  代坡村在把种养业作为重点开发项目之后,拆除了有碍观瞻的牛栏、猪舍、旱厕,同时整治了河道,并对原有养殖户进行了改造。在镇产业办科技人员的支持下,完成了进村道路、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安全饮水、污水处理等重大项目。大力整治撂荒地,种植甜杆,酿酒等,梦想逐渐变成现实。盼望着、盼望着,一个美丽的新代坡村将会诞生。

  让外出能人志士返乡后有用武之地,就必须给出更多、更实的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主要是打动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的心回到家乡,无后顾之忧。乡贤的回归给乡村注入了新活力,催生了新动力。

  代坡村的推进模式,就是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引领作用,让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榜样,为群众树立良好榜样,并以此引导和影响广大群众。不断延伸的农民价值链,使农民们有事干、有钱赚,由先富带后富,并逐渐转化为等待观望的农民。

  后来,我们联系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黄璞教授,他是研究乡村振兴的专家。在黄璞教授的认真指导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最终把代坡村综合整治的方案确定了下来。本土人才和专业队伍共同发力,我相信代坡村振兴的这条道路将越走越好。

  这些年,由于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相继回乡,全村又再次充满了人间烟火,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代坡的返乡农户已达三百余人。同时,随着“善成香菇”、“广军生猪养殖”、“顺兴农场”、“善成白山羊”等种养殖大户的陆续开办,还带动了附近群众就业增加收入、致富。

  乡村振兴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符合乡情、村情、民情的特色产业,避免跟风和盲目建设、大拆大建、浪费资源、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也并非面子问题,真正要复兴的还是贫困农村。应该对症下药,提高“造血”功能,确保乡村健康持续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政府积极引导,但不强势干预。充分发挥乡贤、能人作用,让他们引领乡村发展。充分挖掘保护传承民俗文化,鼓励年轻人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让他们明白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乡村虽然也有泥巴的气息,但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并不是乡村的本色。保护好了民俗风情、民俗艺术、乡乐村剧等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古镇古街、祠堂民宅、古树名木等生物物质传统文化遗产。让村子里拥有了泥土的芬芳、古朴的气息、地方的特色、传统文化的厚度,还有现代的气息,村子里才会拥有无限乡愁。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代坡村一定会作为中国农村经济振兴的先进样板,走在中国美好新农村建设的前面。

一名村干部眼中的乡村振兴相关文章:

窥红尘

仲夏夜之梦

2011·夏

顾城的经典爱情诗句

顾城的爱情诗

白狐

《一名村干部眼中的乡村振兴》

  一名村干部眼中的乡村振兴  ——一位乡村干部的亲身实践与体会  文/胡成斌  “看到产业日益兴旺,村民日渐变鼓的钱包,代坡村发展这么好对于乡村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