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回忆

文/ 凌纪元 时间: 散文随笔

  温度的回忆

  凌纪元

  上世纪六十年代,伊川县城关小学紧邻小河边的操场上。有一块床席大的地方,再热的天也没有蚊子,传说是当年王莽撵刘秀时,刘秀在此隐过身的缘故。这块地方是夏天晚上乘凉时,村里德高望重、说古论今郭大爷的专属位置。大约是在1967年的一个夏夜,我们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围在郭大爷身边听“瞎话”。他说,伊川县在北京有位将军,当年在延安参加革命,他家人如何挂念,担心云云,曾经托县城南府店村,在延安打铁的手艺人给将军捎过大洋,当时我就记住了这个细节。若干年后,缘分到了——传说中在延安打铁的手艺人成为我的岳父。

温度的回忆

  后来,我同孩子们聊起第一次去他们母亲家相亲的情景,我那可是精心准备啊。我趁着去郑州出差,买到了当时最好的过滤嘴“大前门”香烟,一瓶没包装的“林河大曲”,又到洛阳老城商场买了盒装点心。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东西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得有凭证才行。

  难忘第一次去见他老人家,心中满是激动,想象着早就耳闻的传奇老人家是什么模样?一见面,老人用宽厚、温暖的大手握住了我,亲切感一下就涌上心头。聊天中得知老人家同我是一个属相,都属羊。比我年长48岁,我去他家里见面那年,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我一直觉得老人家似曾相识,后来看到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才明白,老人家就是现实版。再后来同老人家交谈过多次,我才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惜言如金”。我问过传说中的他往延安捎大洋的事,老人没作解释。知道了他是在1931年河南大旱,为了生存,同大哥一起背着打铁用的风箱等工具,一路向西谋生。在过去,半岛的山东人靠海生存不下去了,就去“闯关东”;内陆的人生存不下去了,就去“走西口”。这两条线路构成了颇具旧中国特色流民的迁徙图。

温度的回忆

  他们从伊川县城出发,一路向西,经洛宁、走卢氏、过潼关、跨渭南、越西安、涉铜川、度黄陵、行富平、下甘泉,一路走,一路干活,老人说:“那是巧要饭”。走了两个多月,他们才到延安,后来他们定居在延安市蟠龙镇,直到1965年前后才又回到了老家伊川县南府店村。有一次和老人聊天说起,上世纪新中国没建立前的年代,如果他从延安往伊川捎回钱物时,要经过好几个路上不太平的地段,怎么办呢?他说:“我赶着一只羊,带一条狗,这样在路上才不会引起劫道的注意,刀客歹人还以为是附近村里人,如果是单身一人一定会遭遇歹人劫道”。我顿悟,什么年代有什么年代的生存智慧啊,这些画面时常浮现在我眼前。难忘啊!我成家后,老人家一趟趟从县城到水寨、白沙乡我工作的地方,不是给我们送蔬菜,就是帮我们开拓荒地种蔬菜。我母亲去世那天,老人家带着他孙子去家里陪了我一个晚上。老人家话不多,却总是用实际行动帮我、助我。

  我一直为有这样的岳父感到幸运和自豪。老人84岁那年在安详中告别了人世,我深深地怀念老人家!现在我也晋级为人岳父了,正在学习他老人家,力争做一个善良、勤劳、慈祥,有责任、有担当的父亲。

温度的回忆

  文章创作者:凌纪元

  欣赏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状态。

  向往从容、简单、平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生境界。

  退休后,拣起笔在报纸副刊版刊发80余篇散文。

温度的回忆相关文章:

好听优雅的女生网名 最美的痕迹叫做回忆

活在回忆里的网名女生_回忆你

伤感回忆的QQ女生网名_回忆还我

关于回忆的女生网名_陌生的回忆

心痛的回忆女生网名__丁香花的回忆

一抹阳光的温度

《温度的回忆》

  温度的回忆  凌纪元  上世纪六十年代,伊川县城关小学紧邻小河边的操场上。有一块床席大的地方,再热的天也没有蚊子,传说是当年王莽撵刘秀时,刘秀在此隐过身的缘故。这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