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知何处去

文/ 范冰倩 时间: 散文随笔

  《人面不知何处去

  提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几乎人人都能朗朗吟诵,那你可知在这首让崔护一夜爆红的诗词背后,隐藏着怎样一个原定三生的爱情故事吗?而这段在人们看来曲折神奇的经历也自此被人们戏称为“桃花缘”。

  崔护出身博陵崔氏家族显赫,天资纯良,由于平日里只知道埋头苦读,所以极少与人交往。即使外出闲游也多独来独往。这日结束科考的崔护一身轻松的来到都城南郊游玩,一路慢行只见杨柳花繁,暖阳和风,气爽神清,一路看山看水,浑然不觉已离城颇远,待察觉身体疲累寻思着就近找一户处农户歇歇脚,讨些水喝再行返回,只是此处地处偏野,屋舍零星,举目望去唯见不远处的山坳处于桃花掩映间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崔护加快脚步向茅屋走去,行至眼前才发现此处乃一处桃林,只见灼灼桃花缀满枝桠,微风袭来直叫人误认为入了桃花仙境,而在桃林掩映中的茅屋虽简陋却文雅野趣,门板之上更有墨迹未干绝句一首,“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魂似我,零落此山中”。也不知是何方高人隐居于此,就买崔护心生疑问之时,一窈窕少女似有所感般从院内托着茶盘盈盈走向崔护,轻唤一声,“相公,请用茶”,纯真灵秀的女郎就好像春风中最娇嫩的一朵桃花,让崔护不觉心生摇曳,难以自持,如此美景,如厮佳人,崔护不由诗兴大发,而面对这样一位气宇轩昂又文采斐然的少年郎羞怯怯的降娘也心不由己情意荡漾,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不知不觉间日已偏西,恳切道谢后,崔护不得不起身告别,而这明丽春日里的一场偶遇让两人心中都泛起了层层涟漪,只是科举落第的崔护自归家后便忙于课业,心无他故,时光流转,又是一年春日到望着盛放的桃花崔护触景生情不由回忆起去岁的旧事,一路繁花如旧,景致依然,然昔日茅屋旧舍此时却寂静无声门窗紧闭,崔护顿觉一瓢冷水兜头淋下,怅然若失,枯坐在桃树下任花瓣缤纷散落仍不见降娘身影,日已西斜崔护无奈起身,临走时,思忆起当日大门上写的绝句不由提成写下这首《题都城南庄》来聊表心意,而归家后崔护仍时不时的想起降娘,魂牵梦萦,茶饭不思,数日之后终是忍耐不住再次来到茅舍,可尚未走进便听到茅舍内传来阵阵哭声,崔护心下一紧忙上前追问,原来自去岁清明一别,降娘日复一日等着崔护再访,可无奈春去秋来总不见崔护踪影,降娘牵肠挂肚,本已绝望谁料才去亲戚家小住几日回来便看到题在门上的诗句,心之自己错失心上人,心下悔恨忧思成疾竟一病不起,崔护闻言心痛不已立刻奔入内室怀抱起奄奄一息的降娘,声嘶力竭的哭喊“你若身死,我必随之”,许是崔护的真情领苍天所感,本已昏迷不醒的降娘竟悠悠转醒,崔护大喜,随后便归家将情况秉明父母,依礼下聘,得此良妻,此后崔护进士及第外放为官,政绩卓越,留名青史,夫妻恩爱,共携白首。

  注:真实的故事是崔护科考前去南庄游玩,偶遇桃林,拍门讨水,看农户小女婀娜动人便心生欢喜,借此赠送定情信物并许诺,考试结束便娶其为妻,结果崔护进士及第后得当朝高官赏识引他为婿,崔护就把桃林农家女忘的干净,多年以后故地从游忽然想起还有个约定便去查看,未曾想茅屋仍在,女子苦等多年忧思成疾已经香消玉损,崔护心生愧疚,提笔写下《题都城南庄》,我属实看着心痛,自古痴情多女子,给她撰个美好的结局……

  2024.2.8小倩于读《题都城南庄》有感

  个人简介:​

  姓名:范冰倩(原名:范玉凤)1989年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毕业于南京大学;现定居昆山爱好诗歌、散文、绘画、茶道等。昆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海拉尔诗词协会会员,高级茶艺师,编纂发表诗集《雾语清音》;

  诗歌和散文作品同时发表于《现代诗歌文学社》《中国现代诗》《诗刊》《散文网》《读者》等

人面不知何处去相关文章:

东北行之一

梦里水乡

农民真幸福

老宅的松柏树

北湖的四季

丑石的艺术

《人面不知何处去》

  《人面不知何处去》  提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几乎人人都能朗朗吟诵,那你可知在这首让崔护一夜爆红的诗词背后,隐藏着怎样一个原定三生的爱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