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平凡的故事

文/ 欣然 时间: 散文随笔

  剪辑平凡的故事(欣然)

  (一)

  刚搬来这个新的小区不久,我以为这么好的小区,应该不会有翻找垃圾桶的“业主”存在。可是有一晚7点半左右,真的看到一对肤色白皙、穿着干净的母女,在负一层的垃圾箱里翻找着。她们没有纸皮袋,也就是母亲手里有根小棍子罢了。

  当时我有点纳闷,她们丢失了什么呢?不好问她们,于是赶紧丢了垃圾,走进电梯回家。

  次日早晨,我骑了电动车上班,一眼瞥见,昨晚那对翻找垃圾的母女,身边还有一个头发灰白的盲公。他五官端正,神色安然。黑色的旧西服套装,里白衬衫衣领显得很旧,但很干净。他一首拿着二胡,一手搭在女儿稚嫩的肩膀上。母亲给女儿塞一把零散纸币,叮嘱女儿:慢慢的过马路,上了公交车,嘴要甜点,让好心人给爸让个座啊。

  “知道了,”女儿撅着嘴,“每天都这么说,到了晚上我们不都好好的回家来了。”

  有一天下午,小区的电瓶车正准备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气喘吁吁的跑来,让开电瓶车的保安叔叔等一等,他往后喊着“爷爷,姑姑你们走快点啊!”保安见到盲父弱女,赶紧把车转头去接他们。她的肩膀一边搭着父亲的手,另一边拖着行李架(架子板上搁着两桶10斤装的“龙井水”)。小孩搀扶爷爷上了车,有个邻居好心帮女孩把水提上来。问她:“你哥哥家没有桶装水吗,还要你们去提龙井的水?”

  女孩红扑扑的脸上,写满了喜悦:“我妈说龙井的水,长流不断,味道清甜,她等着我们带水回家做饭呢!”

  一车人无语。到了“彩虹桥”边第一栋无电梯的单元首层,他们三人赶紧下车了,母亲从一单元首层走出来接过一桶水,女孩拖着另一桶水,孙子扶着爷爷,走进他们的家。

  帮忙提水上车、下车的那位邻居叹息:山东一家人,儿子儿媳都是公务员,生了这个孩子,不敢要二胎了。把父母和妹妹接了过来同住,那三个上班上学了,这三个家务全包,吃的用的能省就省,父女卖唱、老妈捡垃圾,赚一分是一分的,尽量不给儿子添麻烦。真不容易啊!

  过了两三年,盲父长眠于市郊的公墓,母女俩搬到龙井街口租住。她们到清流不断的龙井去打水、洗菜只须走几步路。对面是“钱大妈”超市,整天唱着“不卖隔夜肉”,所以无论冬夏,子夜时分,店里剩余的猪骨、碎肉,都免费给她们拿回家了。儿子儿媳知道母亲和妹妹很喜欢这宜居地段,索性在房价低迷的时候,花了数十万买下了这三十八平方的两小居室。反正离我们小区很近,走几分钟就到了,真正“一碗汤的距离”。

  如今,女孩已年过三十,没有婚嫁,因为她那双水灵的大眼睛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逐渐的视物模糊。而她的母亲,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母女俩相依为命,同享岁月静好。

  欣然,原名何敏玲。《小区故事多》,喜怒哀乐都是歌,写一写身边的所见所闻,感悟人生的不易,有了他们的故事,我的日常生活很充实。

剪辑平凡的故事相关文章:

东北行之一

梦里水乡

农民真幸福

老宅的松柏树

北湖的四季

丑石的艺术

《剪辑平凡的故事》

  剪辑平凡的故事(欣然)  (一)  刚搬来这个新的小区不久,我以为这么好的小区,应该不会有翻找垃圾桶的“业主”存在。可是有一晚7点半左右,真的看到一对肤色白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