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攀枝花

文/ 徐伟 时间: 散文随笔

  火红的攀枝花

  ,徐伟

  初识攀枝花,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色彩。

  攀枝花的色彩是什么呢?红色,火焰般燃烧的红色。

  攀枝花的红色,是大自然的赐予。

  太阳公公特别眷顾这片热土。位于川滇交界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攀枝花,一年四季,那红彤彤的太阳似乎一直卡在了城市的树梢。夏日骄阳似火,冬日暖阳可人,全年日照近3000小时。这样的天候,自然孕育出独特的四时风物,别样的城市风情。

  在这座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木棉花、凤凰花、三角梅,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卉,当会应时绽放。即便是寒意瑟瑟的隆冬,可人的暖阳下,那满目红似火,艳若霞的团团花簇,会让你阴郁的心情一下子灿烂起来。当热情的主人捧上一盘盘烙上城市火红色彩的果蔬:冬桃、柿子、火龙果┅┅,阵阵暖意便扑面而来。

  于是,火红的攀枝花,成为人们总是心生向往的地方。

  曾在阳春三月来到这座城市。初到攀枝花,便被窗外繁盛的花事吸引。“那是木棉花,又叫攀枝花,我们的市花。现在正是盛开的时节”。长年享受“日光浴”,主人家的脸庞黑里透红。顺着主人手指的方向,一株株或列阵于大道两侧,或孤傲于大江两岸的木棉,绝少绿叶衬托,只有高大挺拔的黑色躯干和火红的花辨。远远望去,一株株红木棉昂首向天,尽情伸展出自已遒劲的枝条;无数遒劲的枝条,诗意般托举着一串串硕大的花朵;一串串硕大的花朵,如万千跃动的火焰,洒向蓝天………把盎然的生机高悬枝头,让花事绽放成一座城市的风景,将自已定格为一座城市的名片,这便是红木棉独有的情怀。

  曾在三角梅盛开的夏日来到这座城市。有“小山城”之称的攀枝花,参差错落于金沙江两岸。高可及人的三角梅,便深深浅浅的藏于依山就势的大小街巷。因为阳光充足,这里的三角梅开得极其的热烈。有的高悬于城市的腰间,远望如一团团云霞飘落。有的蓬勃于机关院墙,那翻卷的花浪,一泻如瀑。有的俏然于寻常人家,从容优雅,怡然自得。攀枝花人钟爱红木棉,同样钟爱这远自南美的三角梅,并将其花事做到了极致。在市区,有一座全国最大的三角梅主题公园。八十多个品种,三万多株三角梅,种植面积达120多亩。步入公园,便步入了三角梅的海洋。火红的骄阳下,红色为主,粉、白、紫相间,各色三角梅在平整的花圃、新颖的花墙、幽深的花廊竞相怒放。原来,三角梅的美艳也能以这样一种宏大的场面呈现。

  也是三角梅盛开的那个夏日,热情的东道主特意邀请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攀钢。步入阔大的厂房,一条长长的万能轧机生产线上,通体透红的钢坯一批接一批,不断线的传送、轧制。十多分钟后,粗短的钢坯变成了百米钢轨。“这百米钢轨,已被应用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上。我们生产的重载铁路、复杂铁路钢轨,国内第一、世界领先”。言谈中,年轻技术员红扑扑的脸庞写滿自豪。何以想象,五十多年前,脚下这片当地人称“弄弄坪”的地方,曾是一片荒山野岭。七户农家,还有一株孤零零的红木棉,稀稀落落的撒在一抹向阳的山坡上。突然有一天,寂静的小山村喧闹起来。因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全国各地五万多名干部、职工、复退军人,云集这片资源富集的“特区”。“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无数操着南腔北调的建设者们,就这样开始了一段艰苦卓绝且永载史册的激情岁月。记得儿时,每到逢年过节,便会有三三俩俩的昔日弟子,来我们家拜望从教的父母。其中,就不乏来自时称“渡口”的攀枝花建设者。

  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这片热土,早已完成从“7户人家的小山村”到“百里钢城”,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的华丽转身。

  钢花飞溅,炉火正熊。我突然顿悟,正是眼前这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眼前这挂着红朴朴脸蛋的一代代攀枝花人,与那大江两岸火滔般洒向蓝天的红木棉,与那怒放于大街小巷的三角梅,相互映衬,共同演绎出这座城市那火红的城市品质。

  作者徐伟。四川省作协会员

火红的攀枝花相关文章:

东北行之一

梦里水乡

农民真幸福

老宅的松柏树

北湖的四季

丑石的艺术

《火红的攀枝花》

  火红的攀枝花  ,徐伟  初识攀枝花,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色彩。  攀枝花的色彩是什么呢?红色,火焰般燃烧的红色。  攀枝花的红色,是大自然的赐予。  太阳公公特别眷顾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