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化与文学之路

文/ 金萱 时间: 散文随笔

  我的文化与文学之路

  文/金萱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一些画廊看画展,也曾教育我,不要把金钱看的太重,要学习,要研究,要画画……

  以前我并不明白这些。

  后来,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着,经常听到外面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我才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是教我在这个社会上出淤泥而不染。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里。从小,父亲便是画家,经常窝在书房里看书或者画画,一待就是一整天。

  也许受着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从2岁起就学画画,虽然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却一直将这个爱好保持到现在。

  如今,四十不惑之年了,尤见父亲的话的可贵。他教育我不要为眼前的利益迷惑眼睛,要有长远的发展和目标,这些观念在现在的我看来非常适用……

  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社会中,诱惑无处不在,危险不处不在。父母的话语和家庭的耳濡目染像一盏明灯一样一直照耀着我。在任何时候,我都没有放弃写作和绘画。父亲让我以古为荣,经常怀古,母亲叫我不要改变阅读的习惯。所以我一直以来都把爬格子当做自己必做的事情。即使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也不要改变自己的人格和习惯。不要为外物所动。

  所以,即使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改变着世界的时代里,我仍然没有放下笔,仍然以笔为戎,以笔为荣。笔就是我的精神世界,笔就是我的人生,就是我自己。

  也许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经常崇拜着古人的逸气和生活方式,欣赏着唐宋八大家的才华横溢和忧国忧民之心。不知不觉,自己也沉浸在这样一种情愫中。

  来不得虚假的东西,也不喜欢阿谀逢迎,不喜欢清夸浮躁,也不喜欢快餐文化。唯有日久天长的文化才能吸引我。每天畅游在文字与文化的洗礼中,不觉得日渐晚已。而朽木终有一天会变成参天大树。我的诗歌也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有人说,当今社会是文化的沙漠,文人在这个年代一钱不值。我的价值不在外人眼中,而在同类人的眼中;不在同类人的眼中,

  在自己的眼中;不在世人的眼中,在古人的眼中;在诗人的眼中,在苍茫大地5000年的历史中。

  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愿人人都能有一个清醒的世界观、价值观,让我们的下一代迎接更加恢弘的文化与文学历程。

  【作者简介】金萱,硕士,武汉人。文案主管。发表诗歌近300首。华中科技大学夏雨诗社大湾区分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珠海校友会遇见海诗画社副社长,苏州诗歌诗人名家,全国最大的诗词平台诗词世界登载专栏,当代新诗坛签约诗人。散文、画作经常发表于媒体

我的文化与文学之路相关文章:

东北行之一

梦里水乡

农民真幸福

老宅的松柏树

北湖的四季

丑石的艺术

《我的文化与文学之路》

  我的文化与文学之路  文/金萱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一些画廊看画展,也曾教育我,不要把金钱看的太重,要学习,要研究,要画画……  以前我并不明白这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