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相通

文/ 邵孔发 时间: 散文随笔

  艺术的相通

  一者,文字与自然。

  进入文明时期的汉民族祖先,在创造汉文字的全过程中,一直认为客观存在的自然之文是人类借以产生文字的根源。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唐代张怀瓘说:“文也者,其道焕焉,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五岳四渎,地之文也;城阙朝仪,人之文也。字之与书,理亦归一。”这一观念更早见于《周易·系辞上传》:“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刘熙载据以讨论文字的产生时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艺概·书概》)世界诸多象形文字的产生类此。

  二者,书法与心学。

  刘熙载继承了扬雄的“心画”说,以为书法直接导源于人的内心,声称“书也者,心学也”。他解释书之定义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汉字书法魅力的根源在于它能表现书家的内心世界、志趣和品格。

  三者,诗歌与绘画。

  宋徽宗成立画院,美术考试分成六科: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内容以文人诗句来命题,其一: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其二:踏花归来马蹄香。其三:竹锁桥边卖酒家。其四:深山藏古寺。其五:嫩绿枝头红一点。其六:蝴蝶梦中家万里。能以诗句命题作画者,盖因“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四者,书法与绘画。

  林散之82岁时为自己70年学书生涯作一总结,他说:“余之学书过程,即余学画过程,以作画之理写字,以写字之法作画,互为影响,以畅其机趣。作画法宋人,皈以元明,力戒浮华,旨在质朴天真,千丘万壑,求无俗迹,能除魔障,吾之愿也。”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最早概括了我国“书画同体”的思想,他认为,最早的时候,书画是合为一体的;“六书”中的象形就含有绘画之意。李苦禅说:“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

  五者,文学与生活。

  胡适在《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文中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如“间歇性小雨点”,河南话说“滴星”,便是文学。北京一所小学语文试卷填空题:冰融化了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填(水),有一名学生填(春天),便是文学。再如雨伞曰撑花、彩虹曰天弓、晒太阳曰借日、怕冷曰惊寒、心烦曰恓惶、昨天曰夜来、勺子曰调羹。

  文学产生历史悠久,孔子首开私人办学,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治、文学。言语、文学占其半,是儒学文化的重要门类,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天地、山川、万物至文字、诗歌、绘画中的共同之美贯通一气,共同之美蕴藏在艺术家的意识深处,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呈现,人们通过共同审美欣赏各种艺术。艺术通自然、人心、生活,故艺术须合天道,艺术家须道德高尚。艺术门类之间相通,故艺术家多才多艺,常有诗、书、画、印兼得者。

  作者:邵孔发

艺术的相通相关文章:

东北行之一

梦里水乡

农民真幸福

老宅的松柏树

北湖的四季

丑石的艺术

《艺术的相通》

  艺术的相通  一者,文字与自然。  进入文明时期的汉民族祖先,在创造汉文字的全过程中,一直认为客观存在的自然之文是人类借以产生文字的根源。刘勰《文心雕龙·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