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日的序曲,是一年中阳光最为灿烂的日子。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是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北方忙着抢收麦子,而南方则忙着晚稻插秧,象征着收获与播种的忙碌。意味着这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有“芒种不种,种了无用”的说法。每到这时,田野里的麦浪起伏,稻田里的秧苗柔绿,一切都在生长,都在期待。
芒种,顾名思义,“芒”字表明了种子的成熟,尖锐的芒刺,是植物生命力的象征。在这个时节,农人们忙碌着收割小麦,播种水稻,这是他们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然而,在这份辛劳之中,却也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喜悦和期待。这是对丰收的期待,是对自然恩赐的感激。芒种不仅是农民对大地的感恩时刻,人们通过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和庄稼的健康,表达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这个节气也是人们对未来收获充满希望和期待的象征。
芒种的天空,是夏日的蓝,清澈而深邃。朝霞与晚霞交替其间,像是天边最绚烂的画卷。白云悠悠,飘过稻田,飘过高粱地,飘过那些忙碌的身影。风,也不甘落后,它穿过田野,带起一阵阵麦香,那是夏天的味道,是芒种的味道。给人以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的感觉,给人以不断向前,继续努力的强大动力。迈开脚步,敞开心扉,去享受,去追求,去前行。
在这样的季节里,古人亦有许多赞美和记录。《诗经》中就有“黍离离,稷泄泄,于以播厥百谷”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芒种时节播种的情景。而在这个时节读《诗经》,你会发现,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也沾染了一层新鲜泥土的芬芳,让人读来心旷神怡。激情燃烧的岁月,不是诗人也会诗兴大发,感悟万千,用心记录这种美好。
芒种不仅仅是一个农事节气,它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在中国古代,芒种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习俗,比如“尝新”。“尝新”是在芒种这一天,人们会吃新麦制成的食物,以示庆祝丰收。这不仅仅是对食物的享受,更是对自然的感恩,是对生活的热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物来之不易,幸福来之不易,学会在幸福中享受,懂得在幸福中珍惜。
而在这个节气中,还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在流转。那是一种对家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许多离家在外的游子,会在这个时节,望着蓝天白云,思念着远方的家乡,思念着那片熟悉的田野。芒种,对他们而言,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情感的寄托。越是忙碌越是思念家乡,越是忆起肩上的责任,在思念中坚定的前行,不负家人日日夜夜的思念。
诗人们常常借助芒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写道“芒种芒种,我心悠悠。”在这样的诗句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限的留恋。芒种的风,芒种的云,芒种的雨,芒种的所有元素都成了诗人笔下的素材,都被赋予了一种深厚的情感,用心去体验就成为诗行,用情去抒情都成为文章。
芒种,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节气。在这个时节,万物生长,青春盎然。对于人来说,芒种也是一种心灵的成长,是对生活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感悟。在这个节气中,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力量,是岁月的厚重,是时间的流转。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在忙忙碌碌中过好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芒种,是一首长歌,是一幅画卷,是一篇散文,是一场丰收的盛宴。在这个节气里,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厚重,感受到了生命的热烈,感受到了文化的深邃。芒种不仅仅是自然的一个标记,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在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走进田野,感受那一片片波动的麦浪,听那一阵阵传来的麦香,看那一行行忙碌的身影,体会那份来自土地的馈赠。芒种,是夏天的开始,是希望的播种,是生命的礼赞。
文/许建忠(新疆)
芒种相关文章:
★ 芒种节气谚语
★ 芒种是什么意思呢
★ 今日芒种
《芒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