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故事:人心
贠靖
东西丢了可以找回来,但人心丢了,就很难再找回来。
我妈说,北山上啥也不缺,就是缺钱。
她说,村里人嘛都穷怕了,就想着过好日子呢。
但包产到户几年过去了,村里还是老样子,除了囤里有一把粮食够吃外,没多大的变化。看着别的村热火朝天地奔上致富路,还涌现出了万元户,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开着小四轮拖拉机拉到镇上去接受表彰,村里人既眼红,又着急。
这可咋办呀?大伙在一起议论着,认为北湾之所以在致富上落后于别村,主要是因为村干部年纪大了,跟不上形势。于是他们背地里撺掇着,组织起来,要求村支书、村主任下台,并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重新选举新的村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镇上的领导还下来参加了会议,说这是个好现象,村民自治嘛,就是要发扬民主,让村民选出自己认可的人来当村干部。
新当选的村干部都是年轻人,脑子活泛,并且有朝气。但他们上台后,村民们却发现,他们并不像大伙预料的那样,没有把一门心思用在带领大伙致富这件事上。
当初村民们可是抱了很大希望的,为了给新当选的村班子壮威,他们还敲锣打鼓,请来县里的戏班子,在村头上唱了三天大戏。唱的就是新编现代戏
《支书下台唱大戏》,展现了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
然而,新班子上台后,并未给村里带来什么变化。他们每天除了催粮要款,挨家挨户吆喝着催收农业税、特产税外,好像就没别的事可干。说白了,就是记挂着那笔村提留嘛。
还有就是迎来送往,巴结讨好镇上的干部。
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但凡镇上的干部下来检查,他们就开着四轮拖拉机,拉到村口去下馆子。又是杀鸡,又是抓野味。吃饱喝足了,醉醺醺地打着嗝,回到村委会,关上门又打扑克。谁输了就往额头上粘纸条。有村民为地畔子闹了矛盾,来找村干部评理。年轻的村主任不耐烦地摆摆手道:去去去,没瞧见忙着吗,添什么乱嘛!
村民们大失所望,这一届还不如上一届。
后来,他们说啥村民们都不再相信,村上开会也没人去。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有一阵子受到镇上的批评,他们便想干出点成绩来,给上边看看。干什么呢?农民嘛只能在种地上想办法。问题是村里人根本就不信任他们,他们说东,村民们偏要向西。
不如这样……主任附在支书耳边耳语一番。
按照说好的口径:村主任在喇叭里一遍遍地喊着:村民同志们,要致富跟党走。我们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今年大家千万不要种西瓜,大荔、泾阳那边把地全都种了西瓜。都种西瓜卖给谁呀?要种建议大家还是种西红柿,谁家要西红柿苗,可以到村委会登记一下。
关掉喇叭,村干部们窃笑着。走着瞧吧,按照这些村民的个性,他们一定会选择种西瓜。这也是村干部的本意。
果然不出所料,村民们没人种西红柿,把留下的地都种了西瓜。
那一年渭河上游发了大水,把大荔、泾阳的西瓜全淹了。而上湾的西瓜大面积丰收,满地滚瓜溜圆。村民们在种西瓜时又施了油渣,田里的西瓜又大又甜,一开园每斤批发价就卖到了八毛钱,这下可把大伙给乐坏了。
西瓜卖了大价钱,村民们却没人感激村干部。
提起这届村干部大伙就气不打一处来:都怪我们当初瞎了眼,这些人哪是来带领我们致富的?他们就是来祸害我们的!幸亏没听他们的,要听他们的,还不把大伙日弄到阳沟里去!
这一年山东那边的西红柿丰收卖不出去,全拉到了陕西,一斤两毛钱也没人要,一车一车的西红柿都烂掉倒进了沟里。
村干部们更是有口难言。
村民对他们彻底失去了信任。
不行,不能让他们再祸害村里了。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又选举了新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想要取代那一届不作为的班子。其实大伙的心里很简单,不管谁上台,只要给大伙办事,愿意带领大伙致富他们就支持。
往往事与愿违。新班子选出来后,那一届班子死活不交权,还扬言说他们的选举是非法的,要上县里去告他们。新当选的班子自然不肯示弱,又急于求成,想给村民一个交代,就自己找人刻了一套印章。这下,村里就有了两套班子。
这事在县里一下子炸了锅,也成了全镇人的笑话。
结果两个班子都被解散了。
再选,却没人愿意干。
一段时间里,村委班子基本上处于半瘫痪状态。直到县里搞扶贫攻坚,派来一个年轻的第一书记,村班子才算慢慢地恢复了正常。
这第一书记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娃娃,大学刚毕业分到县里一个单位,屁股还没挨板凳,就被派下来扶贫。名义上是第一书记,可那是个没人愿意当的官儿。村里人见了那女娃娃就打量着她:这娃长得蛮精神嘛,瘦瘦高高的,脸也白白净净的,可别让那帮人给带坏了!
他们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怀疑和不屑:不是我们小看这第一书记,就凭一个黄毛丫头就能把村子给搞好了?
这第一书记看上去是下了决心要在村里干出些名堂来。但这谈何容易,村民们压根就不信任村干部。
有人说,瞧着吧,她也就是图个一时新鲜,待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灰头土脸地回去。村民们都等着看笑话:这娃真不自量力呢!
这第一书记来我家走访,一进门就被我妈取笑了一番。
我妈看着她说:哟,这是谁家的姑娘呀,长得这么好看,咋没见过呢?她说:婶,我是咱们村新来的第一书记,我叫李梦,木子李,睡梦的梦。以后还请您多支持我的工作!
她伸出手和我妈握了一下。我妈一个农村妇女还没跟人握过手,她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才伸出去和她握了一下。她的手很细嫩。我妈握着那细嫩的手,不自然地笑笑:我一个大字不是几个的农村妇女,能支持你啥工作嘛!你不介绍,刚才我还以为你走错门了。坐,快做嘛,我去给你倒杯水喝。
她说:婶,谢谢,您别倒了。我来就是想听听您对村里有啥意见。我妈说:我?我能有啥意见嘛!她心想,这村干部啥时候把我当过一回事,提意见也
是白提嘛。
但我妈想一想还是说了一句:姑娘,听婶一句劝吧,你就别费那个劲了。不是婶给你泼冷水,没用的。这李梦笑笑,坐下说:还没干怎么就知道没用呢?她说:婶,咱村的资源不错,只是没很好地利用到致富上。你看,咱这北山,海拔高,土层厚,光照充足,这么好的条件,为啥就不栽种水果呢?
我妈还是摇着头:你说这些我不懂。她故意岔开话题:姑娘你和村里那些干部不一样,一瞧就不是个奸诈狡猾之人。婶问你,你是不是县里没人?不然的话,一个刚工作的大学生,咋会被下放到村里来!要不就是得罪了人!
李梦看着我妈笑了。她往我妈跟前坐了坐,拉着我妈的手说:婶,跟您说实话,下来前我还真犹豫过,怕干不好。但下来一看,这一步算是迈对了。你说村里工作要好做,那还要我们来干什么?
我妈偏着脸,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像是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呵,小姑娘蛮有志气嘛,这性格婶喜欢!
婶,那您快跟我说说嘛,您对村里有啥意见或者建议?
我妈抿嘴一笑说:要我说呀,就村里眼下这情形,说啥也没用,磨破嘴皮,不如干出样子嘛!
就这么简单?可不就这么简单嘛!
李梦似乎有所启发,她站起来,甩了一下很飒的短发,握住我妈的手:婶,谢谢您!
她朝我妈摆摆手:婶,我走啦!
望着她瘦峭的身影,我妈嘴里嘀咕着:还是个小姑娘嘛,这么重的担子就压在了她的肩上。
这一刻,我妈的心里有些湿润。她想,我也是有姑娘的人嘛。
谁也没料到,这看着瘦瘦高高的小姑娘还真有两下子。来村里不到一个月,就从县里要来拨款,叫来碾路机,把村里那条土路给碾平了,铺了柏油。
望着眼前平展展的柏油马路,我妈说:再不用担心把屁股颠成两瓣了!
路还没铺完,人心就开始回来了。
乡村故事:人心相关文章:
★ 乡村故事:挣钱
《乡村故事: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