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滴神呀
贠靖
陕西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极其丰富的,常听人说额(我)滴(的)神呀!(我的妈呀),惊得一愣一愣的。
其实,这一词语的覆盖很广。
你去新疆,见到一位阿达西,他来到一望无际阔大无比的草原上,或者站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看到一片金色的胡杨林,会忍不住心中的喜悦,发出一声惊叹:“歪江”(wāijiāng)!意思这也太美了!
鸟儿在蓝天上翱翔,“歪江”!太壮阔了!
我查了一下,“歪江”有“哦呦,哦吼,哎呦等意思,根据语调、语气的不同表达不同意思,例如:表示不耐烦时可能将“江”的声调改为四声或拉长。
有一次我去新疆旅游,在乌鲁木齐的巴扎上看到一堆人围着一个阿达西,他手里拿着一块鸽子蛋大小的石头。一个年轻漂亮的汉族姑娘挤过去看着他说:“阿达西,这块石头,我能上手看看吗?”“当然可以啦!”阿达西将石头递给姑娘。姑娘拿在手里翻看着,惊叹道:“石头太漂亮了,多少钱?”“一百五十万!”“什么?歪江!(不会吧,没搞错吧?)”姑娘惊得张圆了嘴巴:“阿达西,这么小一块石头,一百五十万?歪江!(太离谱啦)”
“石头,漂亮嘛。一百五十万不贵,有三十多克嘛,克价嘛五万不到!这么漂亮的石头,拿到和田,少说也要两百万!”“歪江——”(我去,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是蒙古人,他一定会说:“长生天——你睁开眼看看吧,这么小一块石头,他居然要一百五十万!(太黑心了,还有没有天理!)”一百五十万,
能买多少匹马呢!
“额滴神呀”与“歪江”一样,有着丰富的意蕴。我没有考证过,这一词语发源于何时。陕西的历史实在是太过久远了。
如果早的话,周天子迈出周原会不会感叹:“额滴神呀”!
那么,秦始皇一统天下:“额滴神呀”!
汉高祖入主中原:“额滴神呀”!
西域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额滴神呀”!
或许,千百年来,“额滴神呀”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不过后来更多的表达的是一种仰视(膜拜),意犹未尽的意思。比如有人第一次来到西安,一下车就眨着眼说:“额滴神呀”!这么大的城市,这么高的楼,这么多的车!
到了城墙底下,他仰起脸瞅着:“额滴神呀”,这么有气势的城墙,得用多少砖!
进了城门楼子,来到钟楼底下,仰脸瞅瞅:“额滴神呀”,这么大的金顶,得用多少金子!
再往西,穿过鼓楼,来到回坊街:“额滴神呀”(额滴爷呀),咋这么多人,这么多好吃的!
不知该吃啥,站在那思量半晌,过去要了一个肉夹馍,咬一口,嘴角流着油:“额滴神呀”,撩咋咧,美得太,馋和得很么!不知怎样才能表达对美食的敬仰!
也有意外的意思。比如,走在街上,突然遇到一个贵人(有可能是一个名人),一定会张着嘴半晌合不上:“额滴神呀”(咋会见到你?不会是做梦
吧!)
家里办喜事,来了一个人,有人慌里慌张跑进来说:“你开去看看谁来了!”(有可能是领导或上级),主人出来一看,惊得下巴差点掉在地上:“额滴神呀”(意思你咋被惊动了,你咋来了?天啦,真不敢相信,这是多大的荣耀啊,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让人惊讶的吗?!)
也有看见一件精美的东西,或得到一件超乎寻常的物品:“额滴神呀”,这也太精美,太奢侈,太贵重吧,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你来到西安,就会深深感觉到,值得说“额滴神呀”的地方太多了,一眨眼:“额滴神呀”,一转身:“额滴神呀”,满大街全是“额滴神呀”!所以,来的人多,来了就不想走了。
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额滴神呀”,美不胜收,值得一看的实在太多了!
羊肉泡馍、辣子锅盔、洋芋擦擦、荞面饹铬、子长煎饼,biangbiang面、臊子面、擀面皮,甑糕、油糕、豆腐脑,砂锅米线、黄辣丁,“额滴神呀”,咋这么多好吃的!
当然也有不好的意思,听说有人做了坏事,或贪了一个亿:“额滴神呀”,这么多?摇摇头:“不敢相信!”听说有人和女下属在一起:“额滴神呀”,还有这事?不可思议!
到了陕西你就会发现,这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其是西安,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一城文化半城神仙,赋予了“额滴神呀”太多的表达不尽的语义。
“额滴神呀”!
额滴神呀相关文章:
★ 东北行之一
★ 梦里水乡
★ 农民真幸福
★ 老宅的松柏树
★ 北湖的四季
★ 丑石的艺术
《额滴神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