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小小说)
胜埭村是个偏僻的小村庄,方圆十里群山连绵,村庄北面有一间平屋,因常年荒旧,大家都称为“破平屋”,然而在这间屋内住着一对父子,父亲叫阿杏,儿子叫喜旺,三十年来他们相依为命,过着简朴拮据的日子,每月靠政府补贴来维持生计,是村内知名的“底边户”。
由于母亲去世较早,当时还尚在襁褓中的喜旺就断了奶,每次见到儿子嗷嗷待哺,阿杏虽看在眼里,却痛在心间,可他无钱买奶粉,只能靠薄粥、米糊来喂养他,见这般状况,他常忍不住地流下眼泪。
两年后,喜旺开始蹒跚学步,有一次,因农忙空闲,阿杏准备去外地制篾修棕,以赚些外快,来充当生活费,不过这一走时间最少也得一年半载,将儿子带在身边很不方便,他思来想去,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将喜旺去县城小姨子家寄养,因为她有一对儿女,也就是喜旺的表兄妹,大家年龄相仿,这样喜旺也就有了玩伴,而且是在小姨子家,他也比较放心。
在姨妈家,起初喜旺的生活还算不错,可是后来,因姨妈去外地出差,喜旺生活却变得越来越糟,姨妈家的一对儿女,经常欺负他,零食也不给他吃,玩具也不给他玩,动画片更不给他看,甚至将垃圾桶套在他的头上,然后将果皮纸屑朝他丢去,笑话他。
喜旺的姨父是一位“势力眼”,他见后,非但没有责怪自己的孩子,还狠狠白了喜旺一眼,边走边说,“滚!穷鬼,别来我家”,字字带有羞辱之意,压根就看不起连襟阿杏一家,可喜旺毕竟还小,听不懂他说的话,但他却十分讨厌姨父,更不想在这里生活,一直吵着大哭大喊,以至闹个不停。那年冬天,有一回,受寒潮影响,室外温度跌至零下,姨父和表兄妹们狠心地把他关在门外,可怜喜旺只能哭着嚷嚷,幸好邻居们及时发现,并将他抱入屋内,还问喜旺的姨父,“看到他这样,你们于心何忍”,姨父一时说不出话来,以后,可以说,一日三餐,喜旺几乎没有吃饱过,尝尽了寄人篱下的百般滋味。
几个月后,当阿杏去县城姨子家接小傲时,看到喜旺瘦骨嶙峋,另他意想不到的是,儿子竟成了这幅样子,随后他渐渐有些明白了,不忍心看到儿子在此受虐待,便决定将他接回家去,在回去的路上,他既懊悔又心痛,不该将儿子寄养在此,当经过妻子墓地,他想到儿子在别处受到委屈,又想起妻子患病无钱医治,最终撒手人寰,丢下他们父子,便失声哭了起来,喜旺见父亲,憋憋嘴也哇哇大哭,随后父子俩抱头痛哭。以后,即使手头工作再忙,阿兴也没有将儿子寄养在别处,都是自己带在身边。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一晃十年过去了,喜旺也渐渐长大了,比之前更加聪明与懂事,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直没有离开大山,在村内接受教育,对于读书,阿杏非但没有反对,而且十分支持,为此他也向亲戚朋友也借贷了不少钱,因为他想让儿子以后过上好日子,他明白读了书,肚里就装了实货,并坚信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不再跟他吃苦受累,盼望他过上好生活,能走出小山村。
但凡双休日或放学回家,在完成作业后,喜旺还要帮助父亲做不少家务,邻居与亲戚都称他“小当家”,另外在学校,有同学受欺负时,他爱站出来打抱不平,有同学遇到困难时,尽自己所能,主动去帮助他们,为此他也得了一个绰号,叫“百事通”。
由于学习勤奋刻苦,喜旺的成绩总是在班内名列前茅,而且每年获评“三好学生”荣誉,也是班上第一个参加少先队与挂红领巾的学生,家中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类奖状,有演讲赛、运动会、黑板报、小主持人等等,可谓品学兼优,是同学们心中的“好榜样”,在学习方面,大家常和他讨论交流,考虑他家的生活情况,大家多次帮助与照顾他,班主任更是每年来他家走访,并带来校方资助金与校领导的问候关怀。
后来,喜旺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走出了小山村,成绩优异的他通过自身努力,每学期获得奖学金,同时他还在学校勤工俭学,省吃俭用,每月按时寄给父亲生活费,并帮助父亲还借贷款,为他分忧解难,而且写信告知父亲,他想着毕业后,回乡创业,留在父亲身边,孝敬和照顾他,以此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希望能让他过上好日子,脱离“底边户”,实现“富裕梦”!
姓名:戴哲恒
父与子(小小说)相关文章:
★ 官场小小说:红包
★ 经典小小说:病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