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西沙”之南海行
70年代电影“南海风云”及其主题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印象深刻,关键词是湛蓝的大海,银白的沙滩,丰饶的海产,庄严的领土。一直有个亲眼目睹“西沙”的心结,然而始终未能如愿。一来努力不够,二来“西沙游”开放以来,由于环境,气象,交通工具等因素制约,始终处于“限制性旅游”状态。不对外国人开放,年龄上也有严苛限制。而且仅有两艘邮轮往来于西沙与三亚之间。如此,更有揭开面纱一探究竟的冲动。
2023年年末,我和晓东(夫人)开启了“圆梦之旅”,亲睹“西沙”真容,谨以此篇记之。
12月27日14时许,我们抵达游轮码头。凤凰岛国际邮轮港2007年投用,是个能停靠8万吨级游轮的码头。除了码头停靠的大大小小的船只,最吸睛的莫过于凤凰岛度假酒店,其独特的外形,恢宏的气派,俨然舍我其谁,王者风范。相比而言,候船大厅显得狭小拥挤了些。
在候船大厅的游客受理柜台,我们见到了负责我们组的导游蔡传龙,小伙子年龄在30岁上下,中等个儿,身材微胖,圆脸大眼,一头略见稀疏的头发与年龄很不相称。相比其他组的导游,蔡导稳重有余活力不够,话也少了些。听其介绍,陪伴我们全程的“南海邮轮”是艘2.45万吨级的邮轮。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首艘客滚轮改装而成。所谓客滚轮即客货两用的轮船,下面可以运载滚动车辆等货物,上面可运乘客。轮船共计10层,第9层是船员区,第10层是甲板。“南海邮轮”可载客720人,此次登船乘客452人,分别住在第7-8层,并未满员,被分为26个组,我们编在第9组,共计17人。
约莫16:20,我们的“掌柜”蔡传龙带领我们登船,并领着我们绕船一周熟悉餐厅,医务室,电影院,小超市等情况。通过蔡导的讲解与询问,我对“南海之梦”的行程有了清晰的了解,时长是3天3夜。大多时间是在邮轮上度过,除了食宿外,可在邮轮甲板上观无垠碧海,赏日出日落,亦可一张圆桌,三五好友,或打牌或品茗或聊天。可在邮轮上看电影,电视,看书,邮轮也会提供一些小型非专业的演出。邮轮停泊处距离三亚凤凰岛码头168海里,一夜航行可达。此时,邮轮变身为静态的酒店。两个白天4次登岛,西沙目前开放游玩的岛屿仅仅是银屿岛和全富岛,所谓4次登岛上的就是这两个岛。因为没有码头,登岛的方式是乘坐冲锋艇。邮轮航行在南海时没有网络信号,来回约有20多个小时,手机处于静默状态。
17:00“南海邮轮”正点起航。我们“西沙之旅”团队还在一起照了合影。约莫18:00轮到我们组吃饭。饭菜的花样不多,印象中有一款海鱼还不错。游客晕船的不少,对面房间几乎全军覆没,呕吐声此起彼伏,颇有些惨烈。
十分离奇的是,邮轮起航4个小时,大约21:00的样子,蔡导竟然来通知我们,说是船上有人突发心脏病,一度停止了呼吸,用了除颤仪。为抢救生命,邮轮返航三亚凤凰岛码头。拯救生命固然值得点赞,而以这种方式处置,毕竟侵害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权益,至少是多承受4-5小时的海上颠簸,如若再发生危急情况怎么办,这个事难道不应该给个交待??!!果然有不少游客气不过,跑到邮轮七层的总服务台与服务人员理论,一时间搞得剑拔弩张,沸沸扬扬!无论如何,我们的邮轮重返凤凰岛码头。在那儿又和愤愤不平抱怨不断的乘客协商并达成共识,这才再启旅程,讲起来耽误了6个多小时。平心而论,少数游客有失冷静,冲动过头,但是邮轮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也有失周全。在游客心中留下的阴影。
12月28日,蔡导通知我们13:40登冲锋艇上银屿岛,同时交待了涉及安全以及上岛的注意事项。我和晓东都换了一身短打扮,中裤,短袖T恤,洞洞鞋,雨衣。登艇是在邮轮3层的可折叠甲板处,游客们按照要求纷纷穿上救生衣,列队上艇。上艇既是件体力活儿,考量身体机能与反应。也是件技术活儿,游客被告知,要一拉,二踏,三坐,四落。即先拉住冲锋艇简易雨棚的不锈钢横杆,再踩踏到冲锋艇侧边的气垫上,继而下蹲坐到气垫上,最后滑落到冲锋艇内。后两个动作有安全及救护人员辅助完成。上艇的游客都有些小兴奋,压根儿就顾不上再晕船了。一艘冲锋艇可容纳15-18人。自“南海邮轮”到银屿岛大约10分钟多些,行程中但见大海起伏,波涛汹涌,快艇如箭,浪花飞溅,犹如踏浪前行,好不刺激!
现实中的银屿岛要比想象中的小许多,以弹丸之地形容也差不许多。岛上有10户渔民,以下海捕鱼及经营海鲜美食为生。有一栋楼房,是岛屿的社区所在地。一个据说耗资几十万元的公共厕所,可以理解,其并非奢华,而是一应建筑材料都需漂洋过海,营造成本定是不菲。还有旗杆和标牌。旅游团队在社区前的海滩处举行了颇为隆重庄严的升旗仪式,唱响国歌,那一瞬间,浓烈的主权意识以及身份归属感喷涌而出,我的双眼竟是蒙上了一层水雾。
今个儿天公不作美,阴云密布,难见蓝天白云。逶迤的海滩,零落的渔船,伫立的界碑,少有的几栋建筑物便成了游客们的打卡处,蜂拥而至,难求一位。我们注意到银屿岛上还有椰子树及一种叫做银毛树的植物。后者是热带海岸特有植物,多见于热带海岸沙地或珊瑚礁石上。甚至还欣喜地发现了蔬菜与西瓜。它们都应该是岛上渔民或是政府管理人员所种植,在略显荒芜的岛屿得见一抹葱翠,心中泛起一丝暖意,不禁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以及自甘寂寞的境界感叹不已!!
一个半小时后离开银屿岛乘坐冲锋艇去全富岛,虽然两岛距离仅有4.5海里,行驶时间更短,但一路侧浪要大得多。更要命的是上岛不足10分钟就开始下雨,而且愈来愈大,颇有些风急雨大的味道,一时间,风追雨,雨赶风,风雨联袂追逐天上的乌云,天地都在风雨中。虽重新穿上雨衣,也难保万全。因为岛上并无避雨之处,浑身上下淋个透湿。雨下了约莫20分钟,许多游客选择了离岛回邮轮,我和晓东一直坚持到雨霁云开,颇有些“竹杖芒鞋轻胜马,一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以及任尔风骤雨急,我自岿然不动的阿Q劲儿。我们又拍摄些照片,乘坐最后一艘快艇回返邮轮。令我十分意外的是冲锋艇回返邮轮的路上侧浪更大,似有倾盆大雨的味道,尽管穿着雨衣,但是中裤,背包全部淋湿,脸上挂着海水,嘴里泛出咸咸的海水味道。悲喜交加,乐忧参半,在这儿有了最好的诠释。也许,这该是我们圆梦西沙的必然经历与代价。
自己对昨日银屿岛和全富岛的图片很不满意,天公不作美,阴云浓重,甚至雨密风急,压根儿就没有蓝天白云,海水湛蓝,沙滩如练的效果,极度失望。
12月29日上午,我们登冲锋艇再赴银屿岛。因为时逢退潮,冲锋艇也无法抵岸,需徒步涉水约100米登岛。在水深至大腿处的海水中跋涉,脚下满是凸凹不平的珊瑚礁,可是个力气活儿。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在海水里,虽无生命危险,但恐怕会饱尝海水且衣衫尽湿受凉。尽管对自身的机能与体力有信心,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晓东在海水中蹒跚前行。或许是泣极而喜,顺利抵达岸边时不禁现出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小得意!它缘自于人高腿长以及平日锻炼有素的优势尽显。廉颇老矣,尚能涉水乎??!!
在岛上逗留两个小时还多,拍摄相片为首要任务,其次就是品尝海鲜。我们吃了海胆,还有石斑鱼,两种海鲜全部都是清蒸。我觉得海胆一般,基本上就是蒸鸡蛋羹的味道,两个共计20元。石斑鱼个头不大,但是味道鲜美,100元6条,我觉着挺值。银屿岛上有10户渔民,靠渔业为生,淡水以及一应生活必需品全靠政府补给船定期供应。生活尽管与过往有改善,但也还蛮清苦的。游客们上岛光顾海鲜档,饱尝海鲜之美,也是对渔民的一份体恤照顾,双赢之举。
下午再登全富岛,转悠一个半小时。有别于昨日下午遭大雨洗礼的狼狈与匆忙,今次多了些从容不迫。细细观察,这座荒无人烟,供渔民临时歇脚的小岛,竟有着一种纯净、原始的美。全岛被细软的白色沙滩所覆盖,清澈透明的海水犹如一面巨大的玻璃,倒映着天空的蔚蓝和云彩的洁白。站在岛上,近观海水晶莹剔透的美丽,好似进入一个玻璃海的世界。远眺一望无际的大海与天际线相接,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未被开发的世外桃源。
全富岛虽然小且仅有一架竖立的秋千,一方排球场地,几块聊以表明身份的木牌。但它的美却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一些个贝壳、海星,点缀在白色的沙滩上,更显得小岛的纯净和美丽。在这里漫步,只闻海浪与脚步的和鸣,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噪音,只有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和色彩。都道是境由心生,我却深深感受到这无人小岛所带来的内心平静和安宁。
我们在岛上拍了不少照片,而且大多是人物照。晓东模特出演,各种pose摆拍,只可惜天不假象,片子打了许多折扣!因为担心下雨,尽管恋恋不舍,我两个还是16:30回到南海邮轮。
在邮轮上我曾多次光顾10层的甲板。甲板上有几处用简易篷布搭起来的游客休息区,屋顶的形状好似展翅的海鸥。还有个小卖部,出售酒水糕点等。在这儿休憩的游客络绎不绝,也有三五乘客或相机或手机,镜头瞄准夕阳以及朝霞浸染的海面。
站在邮轮的甲板上,面对浩瀚无际的大海,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敬畏。相比广阔无垠、深邃蔚蓝的大海,自身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远眺海天一色,任凭海风拂面,耳听海浪拍打。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忙碌,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少一些虚无妄念,多一份乐天安命;少一些纷繁喧闹,多一些简单宁静,身心得以平静和放松,心灵得以洗涤与净化,不知不觉中进入一种梦幻状态。
返航前甲板大厅里有一台邮轮组织的“分享晚会”,表演者除了邮轮乘务人员外,竟然还有些游客,有个“游击队之歌”的男女生小合唱真不错,颇有些专业水准。看起来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大叔大妈,老头老太们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啊。
12月30日上午,我们的邮轮抵达三亚凤凰岛码头。下船后换乘邮轮公司大巴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搭乘南航CZ6623航班返回。
至此“西沙圆梦”之旅奏响休止符。此行有收获,有遗憾,亦有感慨。收获一,有感于友情关爱,晓东的发小于俊卿给予许多关照,南海邮轮票,三亚住宿,三亚一日游,海鲜款待,让我们省去许多麻烦;收获二,三亚湾景色秀美,气温宜人,人气鼎盛,烟火浓郁,画面亮眼;收获三,晓东的退伍军人优待证在机场颇有优惠,优先办票,优先安检,优先登机;收获四,“南海邮轮”游是全新的体验。西沙银屿,全富两岛展现一种纯净、原始、自然的美。它没有繁华的街市和喧嚣的人群,但却有着最纯净的海水和最美丽的沙滩,无不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喜纳心灵的洗涤与净化。更是得偿一直以来圆梦西沙的夙愿,有幸成为第101286和101287个登岛人;收获五,徒步百米涉深水登岛甚是辛苦,冲锋艇上备受海浪折磨,颇有些不经历海浪洗涤,不尝尝海水滋味,难以登岛的味道。既是磨难,也是历练,更是经历与财富。遗憾的是,此行天公不作美,鲜有蓝天白云为伍,海上也难见夕阳壮美,朝霞绚丽,预期的行摄质量大打折扣。感慨一,自2013年开始,截止目前的西沙群岛游览,就仅只邮轮游的方式,而且只有“南海之梦”与“公主”号两艘邮轮,同属“中旅集团”,完全是垄断市场的运行模式,没有一丁点儿竞争。正因为此,比较其他邮轮旅游,其性价比落后许多。此次邮轮遭遇突发事件,生命救援的危机应对与处置欠妥,完全漠视伤害游客权益是不争的事实。丰富旅游方式,完善旅游设施,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切实满足国民圆梦西沙的需求,应当做得还很多,任重而道远!!感慨二,“西沙游”以60岁左右的大叔大妈为最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群体既无案牍之累,又无衣食之忧,既无油盐之困,又无疾患之虞。换言之,大叔大妈们是“西沙游”的消费主体,放大了说,这个人群也是国内乃至境外旅游市场的消费主体。看着他们洋溢脸庞的笑容,望着他们嬉戏海滩的身影,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年轻的心态,由境而发的快乐。无论其“西沙游”有几许收获,都是认真且投入地享受了当下的生活。其实,生活的本真是平淡且知足,珍惜“黄金岁月”,不负年华,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度平凡时光,就是最美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活法。
最后有个友情提醒,也算是经验之谈:洞洞鞋,雨衣实为游览西沙之必需品;因为海上颠簸,登快艇,涉深水的原因,有晕车晕船症或是患有慢性疾病,身体虚弱的慎行西沙,否则真是花钱买罪受的节奏。
揣着一份梦想成真的喜悦,我们离别了“西沙”,此时我耳边又响起“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明快悠扬的曲调,“银屿”,“全富”的画面交错而出,久久挥之不去——
王晓光
圆梦“西沙”之南海行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