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母亲的散文

文/ 散文网 时间: 抒情散文

  我的母亲

  父亲我写过,而且从小到大,写过很多次,因为他是那么丰富,那么具体,那么,让我依恋。

  而母亲,我好像从未写过。

  因为从小到大,只要静心想到她,我就有抹不完的眼泪。

  也就是说,我从来不该真正面对那沉重的母爱。

  这两天声音嘶哑,打电话被母亲听到,她那着急、焦虑的语气让我实在没办法安慰,然后,不敢打电话给她。

  刚才吃晚饭,我又拨通家里的电话,母亲一接住就问喉咙,说:我都不敢给你打电话,怕你多说话……后边的话再没听清,因为我在努力控制我的情绪,怕自己哭出来。

  母亲就是这样,为了家可以不顾一切,家就是她生命的全部,我和弟就是她生命的支撑。

  在很艰难的日子里,我和弟却在同类孩子中有着绝对的优越感,因为母亲,什么都给我们最好的。

 

  而我们,知道那个最好,是母亲在不容易的情况下所给的,也就倍加珍惜。

  我们的懂事和优秀,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母亲最大的快乐。

  印象中有这么一件事,不知是几年级了,反正很小,妈让裁缝给我缝制了一身大红色的背带装,定着大大的白色纽扣,很漂亮,我穿着时妈妈高兴的看了半天,然后拍拍我的头,让我上学去。

  去学校的路上,我买了个修铅笔的小刀,就是不知快不快,当时身边有棵大树,有阴凉,天很热,我靠着树就坐下了,想起用小刀削削那树皮,可怎么也削不动,心想着那小刀不够厉害,无意识中,我就用小刀一下一下划开了我裤子上的膝盖部分,这下,一条条口子证明了小刀还是挺锋利的,我心满意足的上学去了。

  谁知回到家暴风雨就来了,母亲看着那被划破的裤子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我划的,再演示了一遍,还没说完,笤帚把就上来了,教训也来了,总之两层意思:一是新衣服怎么那么不爱惜,二是划破了自己的膝盖怎么办,我也没回答,因为笤帚把打的疼嘛,我只是哭。

  但是没过几天,一套一模一样的新衣服放在了我面前,妈说:穿上吧,过两天就六一儿童节了,我总不能让你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过节吧。

  当时我脸很红很烧,想起母亲那时时处处节省的样子,干活吃力的样子。

  印象中,每学期开始,母亲都要领我去村上当时的“大合作社”,(就是个较大的商店)给我买一整套崭新的文具,再让我穿一身新衣服,背上爸从县里新买的双肩书包,拿一把新笤帚,去开学报到。

  呵呵,去时像个公主,回来就像个卖炭的,而且,还得挨顿小打。

  因为我在学校认真的扫完地后,总会丢了那把家里最好的笤帚。

  总之,我的小学生活是快乐的,骄傲的,拔尖的,也是经常挨打的,因为孩子嘛,总是有那么一种好显摆的气,好挨打的茬……

  然后,到了中学,我的成绩让人由骄傲到焦虑到任其发展,再加上我的性格,母亲再也没动过我一根手指头,只是用那个眼神一直鼓励我。

  农村的人,很忙,可是我的住校生活,母亲的探视最有规律最频繁。

  每周三第四节课一下,就能看到母亲那热气腾腾面庞,捧到那热气腾腾的馒头。

  不同的是,母亲的面庞毫无呵护,而那馒头,却包裹层层……那个时候,只要母亲看到我,眼神就一瞬间也不会离开我的身上。

  记忆中有个母女四目对视,四行热泪的镜头定格。

  那是初三的一次模拟考,我没打到预期目标,妈一到学校,我就无言,无颜,低头领母亲走到宿舍,一看那精心准备的饭菜就哭了,转过身却发现,母亲已清泪两行。

  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哭,她说:“学生的住宿条件什么时候能好点啊!那么差的环境,你的情绪有那么差……”

  记忆中还定格了一个画面,是我星期天骑自行车回家时看到的,春耕时节,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是那么热闹,细看每一家田地上,耕作的任务,男人和女人的分工是那么明确,而在远处,有一个身影,却是那么孤单,而又那么坚韧。

  那是我的母亲。

  父亲在外,母亲一人包揽了了所有的活计。

  从精细的西瓜种植到繁重的拉土平地,她有女人的细心,又有男人的魄力。

  从简单的小麦种植,到高深的果树选培,她有传统农民的吃苦耐劳,又有进取者的肯学肯干。

  我们家的生活多姿多彩,别人认为是我爸在外有工资,而我们却知道,是因为母亲的勤劳致富。

  千万别认为我的母亲天生就是一块农民的好料,母亲在生下我之前,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要做农民,她一直在外上班。

  在工厂做过车间技术员,后来到电厂又做技术工,现在她还保留着自己的许多老照片,有自己的领导,同事,朋友。

  无论是工作照还是生活照,发黄之中却透着当时的时尚之气。

  而时代的问题,让她停业在家了,既做了农民,她就像模像样,甚至比农村一直种地的妇女还要地道,还要能干。

  是母亲,教会了我安身立命,教会我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寻找成功的喜悦。

  也正因为母亲有在外工作的经历,她不沾染农村妇女的好多传统陋习,妯娌之间的小小计谋,斤斤计较,她看的非常简单和不屑,虽然有时也觉得委屈,只是淡淡谈起。

  母亲,给我的概念,是永远无休止的忙碌。

  忙碌着春耕秋收,忙碌着维持生计,忙碌着锅碗瓢盆,忙碌着桌台小院,忙碌着老公公挑剔的饭菜,忙碌着孩子们赖着不做的家庭作业,

  现在,又忙碌着小孙子的一天天成长还有启蒙教育,忙碌着儿子儿媳在外一天等待着的温暖环境,忙碌着老爸康复不久的身体照顾……

  而我的母亲,纯粹的因为劳累,已倒下了两次,她的腰部,脚部,长满了骨刺,她的眼睛,泪管堵塞,经常流泪。

  而她的药,总是别人催了提醒了,她才记得喝。

  去年领她去西安看病,当老教授拿着那长满骨刺的X光片向我解释时,我的心如刀绞,最后,老教授总结:“这都是长时间超负荷劳动所致,就像人老了眼花耳聋一样,不可能完全康复,只能维持保养。”我再也控制不了我的眼泪,而母亲,没事一样,好像还在庆幸自己没得什么大病。

  随后,我躲在厕所里哭了好久,就是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歇不下来。

  但愿,母爱在可以轻松的岁月里,别再那么沉重!

  迟来的爱

  江南的小山城夕阳向晚,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沉静中透着许些庄严和肃穆。

  有归巢倦飞的小鸟在空中悄然飞过,留下几声鸟鸣。

  我在这座小山城开了一家咖啡店,至今有五年了,生意做的红火,来咖啡店里消遣的人们,多是年轻人,要么单身,要么成群,要么成双成对。

  一年一年的过去,顾客换了一批又一批。

  店里轻柔的音乐混着咖啡的味道,还有顾客们故作深沉的盈盈笑脸,在我的眼前成了一幅幅情景各异的图画。

  在这里,我品着他们的人生,叩问着自己的内心。

  一天天滑落的时光,在我眼里变成了一场又一场久违的心事。

  今年,我已经二十六了,慢慢步入大龄。

  可是,对于男孩,又有什么呢?男人越老越沧桑,越有韵味,我自嘲着。

  正当我静心冥想时,手机清脆的音乐响起,我看了看,旋即摁下了拒听键。

  那是一个烂熟于胸的号码。

  “剑锋,在干嘛呢?这么严肃!”

  我的所谓女友晓梅,袅袅婷婷的向我抛来媚眼,一身裙装裹住苗条身材。

  “没事,你怎么来了?”

  我漫不经心的问道。

  晓梅,大学毕业刚半年,貌似喜欢我,可我对她没感觉,或者说,在我眼里,晓梅虽然漂亮,但是就如一个花瓶,没有什么内涵。

  “我来看看你啊,有点想你了。”晓梅自己斟了一杯咖啡,转动着杯子,煞有其事的看着我。

  晓梅的家就在咖啡店隔壁,晓梅因为经常光顾咖啡店,所以就跟我认识了。

  我掏出一根烟点燃,吐出一个个烟圈。

  然后,望着空荡荡的吧台说:“晓梅,你帮我照看客人吧,今天顾客不多,我出去一会儿。”

  晓梅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乐意效劳。”

  晓梅乐颠颠的,认为这是她表现的最好时机。

  我出去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

  靠街角的酒吧里,灯光闪烁,音乐震耳欲聋。

  我的中学同学来了很多。

  但是,在众多人中,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她,我的初恋月琴。

  我举杯向她敬酒,月琴大方的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我喜欢月琴,一直到现在。

  月琴已经不是学生时代的样子了,一头干练的短发,一身精致的职业装,圆脸上依旧是那一双神采飞扬、顾盼流转的眸子。

  我的心,瞬时又活了过来。

  我邀请月琴到我的咖啡店里坐坐,月琴很高兴的答应了。

  但是眉宇间,我发现月琴总是有悲伤的影子。

  看见我领着一个女人走进了咖啡厅,晓梅给她倒了一杯咖啡,便悄悄地离开了。

  那年,我喜欢月琴,是同学们都知道的事。

  可是,月琴不喜欢我,后来听说月琴有了恋人。

  这时,电话又响了,那行熟悉的数字再次跃入眼帘,我皱了皱眉,又挂了电话。

  “是你的母亲吗?剑锋。”月琴在一边轻声问道。

  我的很多事,月琴是知道的。

  从小,我的母亲,对我苛责有加,我努力表现自己,却总是换不来母亲的赞赏。

  有一次,我数学考了满分,我兴冲冲的跑回家,拿给母亲看。

  我记得,母亲的脸上是不带丝毫笑容,冷冰冰的话语,直到现在还在耳边回响:“剑锋,你的满分是我意料之外的,你根本不可能考满分,要凭自己的本事,而不是抄袭别人的。”母亲一字一句的说道。

  母亲的话,在我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我跑出去,撕了试卷。

  然后,跑进自己的房间。

  母亲是一个南方乡下女人,身材矮小,印象中,她总是挽着高高的髻,前额是一层薄薄的刘海,似乎要努力遮掩因风吹日晒而留下的皱纹。

  不止一次了,母亲给予我的打击,都是狠狠地印在我的心灵上。

  我是一个男孩,渴望母亲的赞美和肯定。

  可是,每次母亲那冷冷的不带感情的话,都深深地烙在我心上,是一生痊愈不了的殇。

  而我的父亲却仁爱慈祥,我每次向父亲哭诉心里的委屈,他总是百般地安慰我。

  然后,在乡间小路上便留下了我跟父亲那相依相偎的身影。

  我总想,父亲为什么能跟母亲在一起,他们两个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母亲要强,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而父亲,在母亲的身边却显得懦弱而又没有主见。

  也许,是两个人相爱,这些都不算什么吧?可是,我明明看见,母亲对父亲,也是如待我一般冷淡有加。

  我离开家中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不曾回去看望母亲。

  父亲已在我十五岁时染病身亡,我欲哭无泪,在这个世上,对我最好的父亲,就这么离我而去。

  离家时,我认为再也不会见母亲。

  尽管她对我有着养育之恩。

  可是,年少的记忆过于悲凉。

  我不想再次揭开伤疤,让我的尊严无处可觅。

  我依然记得,离家时,母亲欲言又止。

  我还见她偷偷擦拭眼睛,想来是一个人在家会感到寂寞吧。

  走出大门的时候,母亲把一个白底蓝花的包裹寄到我手中,红着眼睛说:“你到车上再打开吧,是一些吃的。”

  我忽然有了感激,到了车上打开包裹,一张纸条飘然而落,上面有母亲的笔迹:在外一切要注意。

有关于母亲的散文相关文章:

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摘抄35条

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通用180句)

关于尊严的名言名句

尊严名言名句大全,有关于尊严的名言(61句)

《有关于母亲的散文》

  我的母亲  父亲我写过,而且从小到大,写过很多次,因为他是那么丰富,那么具体,那么,让我依恋。  而母亲,我好像从未写过。  因为从小到大,只要静心想到她,我就有抹不完的眼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