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母亲教我唱的歌

文/ 黄定黔 时间: 优美散文

  妈妈的母亲教我唱的歌

  我是一个年老退休的孩子,经过近八十年的努力和拼搏,感觉记忆力已经大不如前了,那些高深的数学公式和外语单词,早已埋藏在那些残留的记忆中。不过高兴的是,我的大脑偶尔还能够搜寻到一些久远的东西,我特别喜欢小时候学会的第一首儿歌。这一首儿歌应该没有歌名,当我的儿孙都不在家的时候,我还会悄悄地清一清嗓子,然后调整音高,装模作样的摆弄一下步伐,整理衣襟,一本正经轻声的哼哼唧唧,去寻找那个年代发出的声音。

  童年时我接触最多的是妈妈的母亲,我们并不叫她“外婆”,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称呼,她对我很好,我小时候常常坐在她翘起的腿上,听她用湖南长沙的方言唱:“摇一摇,摇大伢子捡柴烧,一天捡一担,十天捡一挑,又有卖又有烧,又有银子进荷包”。她总是耐心地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我总是南腔北调的哼,吐不清字、把不住调,给那些古老而沉重的乡音赋予了不同的内容,为此常常会让我和她哈哈大笑。其实这已经不是正正经经的学习唱歌,歌声夹杂的笑声是我们之间的交流,是心与心的碰闯。

  我长大一点之后,外婆还教我跳舞,记得那个时候家里来客,外婆就让我表演《三头黄牛》,这个时候我就会按照外婆教的样子,傻傻的,把两只小手放在头上,当着牛的两只角,然后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三头黄牛》可能有不同的版本,当时很流行,各地唱的内容应该不同,那个时代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没有网上那么多丰富的学习条件,老人们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可能很多像我这么大年纪的人应该都会,但是传唱的版本不一定相同。外婆教我的比较简单,但是我当时总是觉得好难,歌词那么长,很难得记住。

  三头黄牛,

  一呀嘛一个头,

  拉着那个车呀,

  拉着那个车呀,

  大轱辘车呀轱辘轱辘转呀,

  大轱辘车呀轱辘轱辘转呀,

  转呀,转呀,转到了咱们的家。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可能现在人们再也看不到用牛拉车了,我小时候我也只见过一头牛拉的车。我想,如果用三头牛拉车应该是在远古时代,只有当时的达官显贵出行才可能会出现,在众多穿作陋烂的人儿面前令人向往。我根据这样考古断定,这一首歌的出现应该是很久远的过去了。另外那个时候我也不会清楚,为什么三头黄牛怎么会只有一个头,现在猜一猜,会不会是说三头黄牛当中选一头牛作为头领?或者是这三头黄牛拉车,挑选其中一头牛排在前面?总之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在客人的面前显摆,傻傻的唱,傻傻的跳,而客人们总是给予赞美!夸我跳得好,唱得也好听,说我聪明,长大一定会有出息,其实那怎么能够算是跳舞,当时自己也美美哒自以为是,傻!

  外婆的声音很好,唱什么都是有板有眼,我小时候对她非常崇拜,痴迷的听她唱和讲述。我想如果她能够来到现在,我还会向她学习唱歌,好多好多的乡音和古调都跟随她去了。外婆小脚不能跳舞,所以她教我跳舞是坐在凳子上比一比动作,我往往能够心领神会,最喜欢他的鼓励,并自以为聪明!

  我们那个时候国家还比较穷,没有现在拥有的这些先进科学技术,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更没有现在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游乐设施,所以从来都不会拉着父母的手要干什么。那时候能够坐在外婆翘起的腿上,听她用湖南长沙的方言唱歌、讲故事就是最好的享受和亲情的交流。现在科技发达了,孩子们拿着手机不放,或者坐在摩天轮上不肯下来,和我们那个时候相比,亲情的交流相距就远了。

  当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歌显示的也是不同的时代精神,现在像“摇一摇,摇大伢子捡柴烧,一天捡一担,十天捡一挑,又有卖又有烧,又有银子进荷包”,这样的歌声已经跟随老一辈远远地离我们而去,并且代替《三头黄牛》的已经是最新版的踢踏舞或现代舞。看到儿孙们不同的世界和幸福的成长,我仍然会羡慕和感叹,羡慕他们美好的生活,感叹现在社会的进步。时代总是不断向前,催促人们推陈出新,激流勇进,迎接新的人生!

妈妈的母亲教我唱的歌相关文章:

春情荡漾散文(精选93篇)

春情荡漾散文【多篇】

芦花飞舞的季节

城里的月光

乡宴

春天的故事

《妈妈的母亲教我唱的歌》

  妈妈的母亲教我唱的歌  我是一个年老退休的孩子,经过近八十年的努力和拼搏,感觉记忆力已经大不如前了,那些高深的数学公式和外语单词,早已埋藏在那些残留的记忆中。不过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