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香

文/ 刘海清 时间: 优美散文

  中华第一香

  刘海清

  一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父子,姓唐,住在深山里,以打猎为生,日子虽然贫穷,倒也平安无事。一天,父子俩在深山老林里打猎,儿子射伤了一只野雉,撒腿去追,不慎跌下山涧。唐老汉赶紧下到山涧,见儿子躺在地上不能动弹,唐老汉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忽然,山涧里山风阵阵,飘来缕缕奇香,绵绵渺渺,沁人心脾。儿子闻着奇特的香气,很快就清醒过来,手脚都能活动了,伤痛正被逐渐驱散。唐老汉喜出望外,又心生疑惑,这是哪里来的幽香?顺着香气寻觅,见不远处有一块不毛之地,香气正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老人扒开小土堆,发现一个馒头大小的长着细毛的香囊。唐老汉如获至宝,把香囊装入儿子的衣袋,带回家中。不久,儿子的伤竟奇迹般地痊愈了。后来,每遇到乡邻跌打损伤、疔毒恶疮或中风瘫痪,唐老汉就用香囊为其治疗,常常药到病除。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县令的耳中。县令垂涎三尺,派衙役抢走香囊,交给自己的小妾收藏。小妾视为珍宝,爱不释手,香囊发出阵阵奇香,令小妾遍体生香,使县令更加喜爱。正当小妾洋洋陶醉之时,哪知怀孕三月的胎儿坠了下来。县令勃然大怒,将香囊扔到河中。

  唐老汉失去香囊后十分伤心,一心想再找一个,怎么也没找到。

  其实,唐老汉得到的香囊,是一种叫做麝的动物,肛门和肚脐之间有一个装着分泌物的香囊,人们把这种东西叫做“麝香”。

  二

  《中华药典》这样描述麝香:“中药名,性温,味辛,归心经、脾经和肝经,具有开窍醒脑、活血化瘀、止痛、催产的功效。用于闭症神昏、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淤血闭经、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难产死胎、胞衣不下。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麝香具有抗炎、镇痛、强心、抗早孕、防治胃溃疡的作用。”

  《本草纲目》中也阐述了麝香的功用:“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积食,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症瘕。”

  麝香的用途十分广泛,多入丸散膏丹,含有麝香成分的中药就有300多种。以麝香为主药的安宫牛黄丸、蟾麝救心丸被称为救命神药。

  在林林总总的中药材中,有很多是带有香味的,一般这些药材都是以“香”字命名的,如:丁香、藿香、茴香、木香、檀香、九香虫、沉香、香附、青藤香、苏合香、香椽、排草香、降香、龙涎香、百里香、安息香等等共60余种。其中麝香是诸香之首,名香之冠。麝香以其独特而神奇的疗效,赢得了众多的美誉。它是中药四大香之一,中国的四大名香(沉香、麝香、檀香、龙涎香)之一,同时,它也有着“中药第一香”、“中华第一香”的美称。麝香也具有“软黄金”之说,价格是黄金的数倍,昂贵如美玉。

  我们听说过“苦”能治病,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很少听说过“香”还能治病。带有香气的中药以其独有的芳香走窜力强、穿

  透之力宏劲而达于病灶,常能收到祛瘟除秽、开窍解毒、药到病除、立竿见影之效。

  三

  麝香,来自于雄麝的肚脐和肛门之间的腺囊,是引诱雌麝的分泌物。麝是一种栖息兽类,别名獐鹿和香獐。麝是一种颇具神秘性的奇珍异兽,它的种类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等五种。形状如鹿而体型较小,无角,耳长,雄性有獠牙,善于跳跃,奔跑,号称“林中百米冠军”。我国的西南各省,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到处都有麝的足迹。但是质量最好的麝香,产于青藏高原和阿坝草原。

  麝胆小怯懦,性情孤僻,昼伏夜出,离群索居,雌雄分离,视觉发达,听觉灵敏,遇到特殊的声音,拼命奔跑,快如闪电。它们能轻快敏捷地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行走,能爬上倾斜的树干,站立于树枝上,还善于跳跃,能从平地跳起两米多高。

  然而,麝也有弱点,舍命不舍山,七上八下九归巢。而且喜欢休憩于石头裸露的高地,容易暴露目标。公麝还有尾腺标记的习性,每年春天,香腺胀得难受,用爪子挠开,或挤或压,把麝香涂在树上,称为油桩,这样的麝香极为名贵难得,这就给盗猎者提供了标记。麝的路线一般都是固定的,习惯于走老路,这就给偷猎者带来了方便。

  我国是麝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偷猎和盗猎,加之对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使我国的麝资源急剧减少。目前,各种麝类已成为濒危物种,拒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麝类动物资源的总量估计约有60

  万头,仅为五十年代的五分之一。我国对麝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措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并大量人工养殖,改变了以往杀麝取香的办法,逐渐摸索出了直接取香的科学方法。

  四

  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留下了赞美麝香的名篇佳句。杜甫《山寺》诗云:“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梅尧臣《和王仲仪二首麝香》诗云:“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傥或益於用,捐躯死其常。”张祜《寄题商洛王隐居》诗云:“近逢商洛口,知尔做南塘。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随蜂收野蜜,寻鹿采生香。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这些咏麝香的诗句,意境空灵,情景交会,妙语如珠,警语叠现,描写细腻,赞美有加。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就是麝香的产地。麝香是驰名天下的传统名贵药材,是极其珍稀的上等香料,是流传几千年的国粹瑰宝。

  五

  我有一朋友,是气功大师,中国灵维书画的创始人,现居北京。他常给重要人物发功治病。他说曾经抢救过一位突发心肌梗死、陷入昏迷的老干部,他素手剑指,全力发功,满室生香,闻起来有一股麝香的味道,很快打开病人心窍,疏通血脉,扩张心脏外周血管,病人很快转危为安。

  另据传说,麝香不能让孕妇闻到,刚一近鼻,旋即流产。携带麝

  香,不能去开着花朵的地方,匆匆走过,花朵即枯萎落地。将麝香放在刚出生的小孩的肚脐上,小孩就不会闹肚子。人的伤口不容易愈合,将麝香用水化开,抹在伤口上很快就会愈合。患了胃溃疡、胃炎、肠炎,用馒头蘸着麝香吃下去,效果特别好。许多麝在遭到捕杀前,会拼命咬破自己的香囊,或吃掉,或在地上把香囊蹭烂,用死亡捍卫尊严,让猎人发财的美梦破灭。赵飞燕体态轻盈,舞姿优美,就是用麝香保持窈窕的体型。但也因长期过量使用,毒素滞留于任督二脉,造成终身不孕。

  清代曹炳章在《伪药条辩》一书中说,雄麝有个生活习性,仰卧草地,四蹄朝天,香脐大张,任太阳暴晒。这时如果蜂、蜈蚣爬进,而分泌出的香脂称为红头麝香,其品质较佳。当毒蛇吮吸香眼时,麝因惊痛,猛地用力将脐囊缩进,并且狂奔,而蛇头纳入脐囊,蛇被荆棘、灌木乱刺而头身分离,头被碾烂,这时分泌出的脂液叫做蛇头麝香,品质最佳,用其治疗毒症,效如桴鼓。

  在摩洛哥古城马拉喀什,矗立着一座67米高的清真寺尖塔,建于1195年,当时遵照国王的旨意,在黏合石块的泥浆中掺入大量麝香,建成此塔。八百多年来,这座塔依然香气袭人。

  以上这些,乃为关于麝香的神话般的奇谈,有的我们不必验其真伪,只是了解麝香的神奇、神秘、神异和神妙罢了!

  刘海清,河北省秦皇岛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海外文摘》《河北作家》《河北文学》《当代人》《秦皇岛日报》《南方散文》等报刊,入选《当代华语作家文选》、《当代作家散文卷》,文学评论在《名作欣赏》《阅读与写作》《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等6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曾获2021年、2022年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

中华第一香相关文章:

春情荡漾散文(精选93篇)

春情荡漾散文【多篇】

芦花飞舞的季节

城里的月光

乡宴

春天的故事

《中华第一香》

  中华第一香  刘海清  一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父子,姓唐,住在深山里,以打猎为生,日子虽然贫穷,倒也平安无事。一天,父子俩在深山老林里打猎,儿子射伤了一只野雉,撒腿去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