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那些年代的父亲

文/ 黄定黔 时间: 优美散文

  走过那些年代的父亲

  过去的那些年代,国家没有现在这么繁荣富强,好多艰难困苦的岁月、好多现代人都想象不到的困难,都被老一辈踩在脚下。他们就这样走过去了,为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铺路,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珍惜当下每一天。

  那些年代,差不多每家的父亲都是那个家的支柱,赚钱养家是父亲天经地义的事。我的父亲是铁路工人,那些年常年住在工地,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他常常需要带领数百人的队伍,往往几年才能够回家一次。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他一生都是转展反折在不同的建筑工地里,所以记忆中那些短小的片段常常不足以描抹父亲的一生。父亲后来和我们住在一起时,他已经很老了,岁月的长河那么快就离他而去了。我的父亲和中国大多数老一辈的人一样,在苦难中摸索,从艰苦生活中滚爬,为我们搭建不同的未来。

  老的一辈都没有享受过今人普遍具有的丰厚生活,留给我们的是思念和回想。我的父亲黄守恕祖籍湖南,小时候家里穷,只读过三年的私塾,不过已经是当地有一点文化的了,要不是后来怎么能够带领数百人的施工队伍!他儿时在家砍柴、捡石灰,十四岁在株洲袁春胜鞋店学徒,三年学成后留店或者转株洲袁复茂鞋店帮工,所以父亲有一套做鞋的手艺,后来他一直带着补鞋的工具,乐于给我们和朋友修修补补。

  那个时候国家很穷,即使是我们年轻的时候,很多美好的东西都不属于这个社会。社会在不断进步,现在人们可以享受到过去做梦也不能够达到的境界。父亲从十四岁学徒,他的简历很长,反映老一辈的执着和辛劳,对照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我这里描述的是千千万万老一辈同样的人生,描述的是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8年十四岁在株洲袁春胜鞋店学徒;

  34年在澧陵县保安团当新兵二个月;

  34年10月至36年5月在衡山县粤汉铁路局株韶段第七总段四分段工人;

  36年6月至37年5月调湘潭等地湘黔铁路钻探队工人;

  37年6月至38年1月调衡阳湘桂铁路衡桂段第一总段第一分段长工;

  38年2月至39年12月调广西明山县湘桂铁路南镇段二总四分段测量工;

  40年1月至40年7月调云南昆明至河口滇越铁路抢修测量队测量工;

  40年8月至41年3月借调云南富民县螳螂川水力发电厂任监工;

  41年4月至41年11月借调云南昆明马街昆明电厂任事务员;

  41年12月至43年1月到云南驿平浪云成公司任监工;

  43年2月至43年7月调云南云南驿工程委员会第三工程处任测工;

  43年8月至44年6月调湖南衡阳工程委员会第十二工程处任监工;

  44年7月至46年4月调云南呈贡工程委员会四十七处任监工;

  46年5月至49年11月调贵州贵定湘桂黔铁路都桂段第二总段四分段任监工;

  49年12月至50年2月调贵州重安江支前抢修重安江大桥工程队普工组长;

  51年3月至51年4月调贵定西南铁路局贵阳工程队领工员;

  51年5月至52年4月调四川内江成渝铁路五总段十三分段凉水井支段领工员;

  52年5月至53年3月调四川德阳宝成铁路第一段三建工区领工员;

  53年4月至57年11月调陕西宁强宝成铁路第七段二十三工区改善工程队领工员;

  57年12月至59年10月调贵定西南铁路四段领工员;

  59年11月至60年3月调云南大关西铁四处三工程队领工员;

  60年4月至61年5月调四川宣汉西铁川豫铁路三工程队技术员;

  61年6月至62年6月调四川中坝西铁宝成铁路第四处第三工程段技术员。

  62年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开始参加党组织活动,国家困难后退职,退职金1千8百多元;

  63年做小生意,卖干辣椒、黄豆等等,收入微薄,不够支撑全家生活;

  63年12月至64年11月去贵阳新天寨农田水利局临时工;

  64年12月至66年6月垒庄机场民工队临时工;

  66年7月至66年12月在水城0533工地分队长;

  67年1月至70年11月在贵阳南明区民工大队011工地工斑长;

  71年父亲带7岁的小儿子回老家湖南,在镇上的石料工地劳作,收入微薄,生活困难;

  88年末我接父亲回到贵阳;

  93年病逝。

  我小时侯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很少,52年跟他去四川德阳、57年跟他到贵阳,他匆匆忙忙的来了,安置好我们又走了。父亲一生很辛苦,他把自己交给了这个社会。父亲爱国爱党,每一次和我交谈首先是问我“为什么还没有入团”,我们在一起最多的时候是他最后最困难的时期,那个时候也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62年他在单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开始参加党组织活动,想为国家分忧,几千人的工程处最后只留了三个人,他回家也找不到工作。

  这一段时间,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自信和威严,他困惑,不知所措,生活困难。有一次他好不容易“买”了一点点肉,吃饭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原因他没有动筷子,看到我们高兴的样子,他问我好不好吃,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哭了,哭得很伤心!他茫然,他一定很苦,我也太不懂事,后来我才知道,家里没有钱,父母都去卖过血,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哺育了我们!

  我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他在湖南老家,我每年探亲假都要去看他和小弟弟。每次回去天还不亮,他就提着篮子去买菜,常常是买2斤猪肉或者是一条一斤多重的鱼,父亲很会做菜,他最拿手的是红烧肉和烩金秋鱼。有时候他还会买到团鱼、麻拐(当地人对青蛙等的称呼),他告诉我团鱼的血不要丢,做好菜后放进去是味精……

  每天天一亮,他就做好了早饭,吩咐几句就上工地去了。石料工地离江边好几百米,江碮很高,每一次看见他头发花白了还要和镇上的工人一起挑石装船,挑着百十斤重的担子,颤颤威威的踏在登船的跳板上,我看到这些心中真不是滋味!这不是他指挥庞大施工队伍的场景。他不让我们看他劳动的场景,可能他害怕看见我们的目光。那个时候我每月可以领到40多元的工资,每年我都要抠出120元寄给他补充补充,天才知道我那个时候有没有钱。后来我把小弟弟接回了贵阳,这个事情确实他不愿意,养儿防老嘛,身边又没有一个人陪伴,可能考虑到没有钱和我们兄弟的情意。

  88年末石料工地单位来信说到他年老了,前不久还煤气中毒抢救过来,所以我和两个儿子去湖南接他回到贵阳。离开故地镇领导和有关部门都没有来送行,我们也没有去祖坟祭拜。以后每个月镇上寄52元退休工资,其中2元是医药费。显然这个收入是不够的,他的血压200以上特别高,去医院叫住院,我们没有钱,也没有地方报销,也不懂,没有留意和关心老年人的知识,简单的生活拖垮了他。

  父亲回到贵阳以后我们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陪父亲到处走一走,留下了一些照片,但是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喜欢独来独往。父亲很勤劳,每天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那一段时间家里买菜、做饭都是他完成。那时我们经济上还不好,生活上当然就比较简单了,有一次他连续几天都是炒一个菜,天天都是“窝芨菜”,他以为我们很喜欢吃,为此就没有再让他买菜了。回忆这一件事我很后悔,他习惯劳动,停下来一定很不习惯,对身体健康状况造成不好的影响。

  父亲血压很高,应该是没有钱治疗,我们也不懂,93年2月11日脑溢血送医院,父亲说希望能够在医院住几天,他说毛衣口袋里还有过年剩下的32元钱,他认为住几天医院的钱应该够了,对此我说不出话来。我老老实实地告诉医生有1000元,没有单位可以报销,医生诊断后认为关系不大、推脱说没有床位。我们好说歹说在医院停留了几个小时,只好抬回家,随后请单位医务室打了一针。不专业的医生不应该打止血针,1小时以后病情恶化,脑部血管堵塞不能言语,最后时刻我陪伴着他,我无能为力!

  父亲正直善良,他晚年很穷困但是没有潦倒,我觉得他很伟大,但是又很傻!傻到关键时刻不能够保护自己。他对这个社会惊天的变化没有足够的反应,不会保护自己,对领导的安排和调动总有一种军人的情节,默默地付出,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面镜子。

  过去的那些年代,国家没有现在这么繁荣富强,好多艰难困苦的岁月、好多现代人都想象不到的困难,都被老一辈踩在脚下。他们就这样走过去了,为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铺路,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珍惜当下每一天。

走过那些年代的父亲相关文章:

春情荡漾散文(精选93篇)

春情荡漾散文【多篇】

芦花飞舞的季节

城里的月光

乡宴

春天的故事

《走过那些年代的父亲》

  走过那些年代的父亲  过去的那些年代,国家没有现在这么繁荣富强,好多艰难困苦的岁月、好多现代人都想象不到的困难,都被老一辈踩在脚下。他们就这样走过去了,为我们今天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