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想和谁孕育一个后代

文/ 东方君子 时间: 优美散文

  曹公安排贾宝玉,把知己情给了林黛玉,把夫妻情给了薛宝钗,把情人情给了袭人等,但都给她们没有孕育后代。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曹公没有想过宝玉后代的事吗?现实生活中,虽然曹公有儿子夭折了,应该没有后代,但这不妨碍他为贾宝玉造一个后代啊,书中还真没有。但我推测,如果曹公想让贾宝玉有个后代,那也不是和黛玉、宝钗、袭人等这些年轻好看的人有后代,而是想和刘姥姥这样品性的人孕育后代。看官可能会骂我,胡说八道,要知道曹公可是体验了世间繁华,各种风月情债,就像宝玉说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悟透尘世一切的曹公,自然在孕育后天的思想上,有他的独到之处。大多人的优秀基因,根本不是后天修炼来的,而是遗传来的,人世间最高级的东西,也是遗传或者是自然而来,根本不是人为创造而来,我想曹公也深谙其理。

  刘姥姥并不是一般的农村老太太,刘姥姥和女婿狗儿都是京城人士,不过后来家庭破落,在城市生活不易,搬城外,回原乡居住才务农了。狗儿他爹也是京城里的官,狗儿娶的刘氏,家庭条件也不会太差,最起码是京城人,推测刘姥姥的老公也是个公务员,只是去世的早点。刘姥姥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能在城市生活,到了农村也一样生活,这点也不是谁都可以适应的。大观园里的许多女人,就像温室里面的花草,一旦没有温室的呵护,在野外就很难生存,这点曹公非常清楚。也许许多读者都会跟着书中的众人,嘲笑刘姥姥的土和没有见过世面,但真正的见过世面,不是去某个高级餐厅吃饭,也不是去世界各地旅游了一圈,而是在面对各种人和事时,那份平静和坦然。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曹公赋予了刘姥姥这样的品性。

  古代庄家人主要看天吃饭,即是放到现在,天气情况对农业的影响,依然极其重要。那年,一定是老天不赏饭,遭了天灾,王狗儿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刘姥姥看不过,便提出叫王狗儿寻王家救济,王狗儿觉得打嘴现世的不肯去。刘姥姥说出了极有劳动人民大智慧的话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刘姥姥便带着孙儿板儿,去了荣国府,寻求救济。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自己过不去的坎,放下身段,落下面子而去求人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人没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还真实践不来。

  聪明的人很多,但智慧的人就很少了,一个人在某方面拥有智慧,除了长期辛勤付出外,还一定要有一点运气成分在里面。智慧的人就像是拥有了一把锁的钥匙,可以把这个锁轻易打开,而没有钥匙的人就很难打开。刘姥姥就是有智慧的人,她可以慢慢把荣国府的锁打开。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实际没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多少智慧,得到了王熙凤设施的20两银子,也算不错,用刘姥姥的话说,这20两银子,够庄户人家一年的用度了。

  第二次进荣国府,应该恰逢农业大丰收,刘姥姥真心是去谢恩,并不是像头一次是为了打秋风。记住,真正大智慧的人是真诚待人,是爱的奉献,是把给予当成快乐,而不是把索取当快乐。事实就是这样,好人有好报,竟然得到了贾母的接见,而贾母也是个大智慧的人,两个有智慧的人相遇,也是惺惺相惜,相处融洽。期间把刘姥姥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的智慧,徐徐展现出来,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人的喜爱。从贾母在栊翠庵,让刘姥姥和自己共喝一杯茶,就知道贾母根本没有小瞧刘姥姥。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刘姥姥满载而归,也让姥姥对贾府感激涕零,至此,刘姥姥把贾家当成自己的大恩人,铭记在心。

  其实,聪明绝顶的王熙凤已经知道了刘姥姥不是一般人,才诚心让她为女儿起名,刘姥姥当仁不让,掐指一算,智慧一闪,取名巧姐,并给王熙凤强调说:“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从这‘巧’字上来。”见过大世面的王熙凤深信不疑。

  我不知道,大家给别人起过名字没有,还要得到人家的认可,这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我曾经为了给别人起名字,研究了一本书,也曾经给一个同学办的农场起名字,绞尽脑汁好几天,最后才从《滕王阁序》中,搜刮出一个不错的名字,注册成功。可以说,刘姥姥瞬间就起好名字,非常不简单,她的智慧超出绝大多数人,只是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罢了。

  贾宝玉是很讨厌老婆子的,一般老婆子给宝玉倒茶也不让,嫌脏,唯独对刘姥姥例外,就连妙玉还嫌刘姥姥脏,要把刘姥姥用过的成窑盅扔掉,宝玉给刘姥姥要回去,临走,派丫头送过去了,让刘姥姥拿回家,卖掉度日。当然宝玉的一切行为是曹公安排的,但让读者感觉毫无道理,和不可能发生的事,竟然让刘姥姥鬼使神差,在贾宝玉的床上酣睡了一觉,事后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这实际是曹公对刘姥姥最大的奖赏,因为曹公赞赏刘姥姥的为人处世,穷时没有办法,求助远房亲戚,受人资助,但知道感恩,并在关键时刻为救巧姐仗义疏财,尽自己最大能力回报恩人。

  人吗都想有个知己,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都想有个情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还想有个老婆,满足传宗接代的需求,如果说有一个人,都能满足这三方面的需求,说绝对没有,有点绝对了,说微乎其微,基本应该可以。宝玉想和谁共同孕育一个后代,把自己的基因和对方的基因重组在后代身上呢?曹公说了算,曹公就是想让刘姥姥这种好的基因和宝玉结合,生出后代,因为现实不可能实现,即是在书中也难于实现,最后迫不得已,令读者惊掉大牙的,让刘姥姥鬼使神差的在宝玉床上睡了一觉,以便暗示这种理想。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难得的一个好人,在贾府落败了这个时节里,她没有落井下石,反而雪中送炭。众人都对贾家的人唯恐不及,只有她还来看望王熙凤她们。刘姥姥善良正直,聪明能干,明事理,重情义,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她通世故而不事故,知道感恩,有超人的智慧,特别在知道贾家遭难时,不是远离抛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而知难而上,雪中送炭,不怕牵连的去看望贾家。刘姥姥在狱神庙,收到行将死去的王熙凤的重托,历尽千辛万苦,到千里之外的瓜州,找到了贾巧的踪迹,随后又折回来,卖房卖地,散尽家财,将贾巧从青楼中赎了出来。

  试想,即是放到现在,刘姥姥这种侠肝义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行为,又有几人能真正做的到呢?贾家可是落败了,再也不能给刘姥姥回报好处了,何况刘姥姥这次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贾家给她的好处,可她即是倾家荡产,宁愿自家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也义无反顾的去救恩人的遗孤,并且她已经是九十高龄,快入土的人了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至此刘姥姥的高大形象便真正树立起来了。

  作家余华说过:一个人文化再高,高不过善良,一个人容貌再美,美不过良心,一个人才华再好,好不过美德,一个干净的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不染世俗,而是灵魂深处有净土,思想背后有初心,坚守良知和道义,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说的不是刘姥姥这样的人吗。

  当然曹公即是有这种想法,也是一般人匪夷所思的事,就是在书中,也很难合理实现,硬让刘姥姥睡在宝玉床上,这已经让曹公下了很大决心,编的已经让读者感觉很不可思议了。

  生活中,不要高估任何关系,更不要低估人性,做好自己,亲疏随缘,时间会沉淀最真挚的情感,风雨会考验最温暖的陪伴。

  在大难临头时,王熙凤把巧姐托付给她舅舅,却被狠舅奸兄卖了换钱,巧姐流落到烟花巷,是刘姥姥站出来,把巧姐从水深火热中救了出来,最后嫁给了王板儿,做了一对贫贱夫妻,虽不富贵,却也平安喜乐。巧姐不仅嫁给了板儿,还为板儿生了个男孩,一家人靠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虽然曹公没能让宝玉和刘姥姥的基因直接传承下来,可让巧姐和板儿的基因传承下去,这难道不是替曹公实现了宝玉和刘姥姥传承后代的理想了吗?

  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替宝玉想的太完美,曹公就说宝玉: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据说曹公的祖先是曹操,曹操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虽说,曹公没有曹操那样的英雄气概,但他经过各种实践,比较平衡的结果,就产生了让自己的后代,像刘姥姥那样品性的想法。即是放到现在大多数人身上,“生子当如刘姥姥”,也胜过绝大多数人的后代,更不会侮辱了我们的祖先。

  《作者,陈本现,笔名,东方君子》

宝玉想和谁孕育一个后代相关文章:

春情荡漾散文(精选93篇)

春情荡漾散文【多篇】

芦花飞舞的季节

城里的月光

乡宴

春天的故事

《宝玉想和谁孕育一个后代》

  曹公安排贾宝玉,把知己情给了林黛玉,把夫妻情给了薛宝钗,把情人情给了袭人等,但都给她们没有孕育后代。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曹公没有想过宝玉后代的事吗?现实生活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