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的记忆

文/ 袁克贤 时间: 优美散文

  作者:袁克贤

  我出生在中原大地的农村,这里有广阔的田野,金灿灿的麦子,绿油油的玉米,黄澄澄的稻谷,白花花的棉花,洁白如玉的萝卜,一清二白的白菜,甘甜美味的红薯,硕果累累的果园,幽静的乡间小路,温馨的农家庭院。蓝天白云下,布谷鸟、喜鹊、麻雀、蚰子清脆悦耳的叫声响彻在春夏秋冬,构成了一幅农村美丽动人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一生难以忘怀。

  在宁静的村西南,有一片如明镜般的水塘,因临近黄河分支水源充足,面积广阔而闻名。每当放学我会和小伙伴们到水塘边玩耍,漫步在水塘边崎岖的小路上,清新的空气,翠绿的树木,娇艳的花朵,翩翩飞舞的蝴蝶,就仿佛置身于一幅如诗如画的画卷之中,让人流连忘返。

  站在水塘边望去,湛蓝的水面上小白鹭成双成对,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你追我赶;鱼儿畅快地在水中游戈,时而跳跃出水面溅起层层水花;不知谁家的一群洁白的鸭子,摇摆着肥大的身子,拥拥挤挤跌入水中,自由自在相互追逐,嬉戏玩耍,不时用嘴舔着身上的羽毛,不时侧脸″呱呱"地欢歌;烈日当空,做完农活的大叔、大哥会到水塘洗澡,他们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蛙泳,在水中的矫健身姿和优美动作让我羡慕不已,蠢蠢欲动。

  每当夜幕降临,我也会和大人们一起来到水塘边观看美丽的夜景。站在观景台上望去,月亮在水塘里投下了美丽的身影,水面披上了一层层银纱;水塘中的荷花与月光相映如画,让人目不暇接;湛蓝的水在晚风的吹动下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发出沙沙的声音;仰望蓝天一颗颗星星微光闪烁,无比瑰丽,不时有流星划过深邃的夜空,留下一道璀璨的光芒。公园长廊内,时而有人吹起长笛,时而有人拉起二胡,时而有人放声高歌,乐声、歌声悦耳动听,让人心旷神怡。

  我的学校坐落在绿树成荫,小河环绕的村北街,是一所担负着周围几个村教学的中心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校院内有青砖绿瓦宽广明亮的教室,平坦宽阔体育器械齐全的操场,枝头开满花朵的桃树、杏树,鲜花盛开的月季、牡丹园。

  早晨,我被公鸡打鸣的阵阵叫声从梦中惊醒,急忙穿上母亲放在床头的衣服,叫上同学结伴而行,穿过大街小巷,打打闹闹之中来到学校。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在班长的领队下,我和同学有序集合到操场上,参加每周的升国旗仪式。随着雄伟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仰望五星红旗,想起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我热血沸腾,思绪万千。

  早读开始,老师走上讲台,在他严肃的注目下,我和同学认真地翻阅前几天学习的课本。有的低头看书,有的记录重点,有的补记作业,有的向老师提问不解难点,不时有同学窃窃私语惊动了老师,会被大声呵斥一通。时间过半,老师会领着我和同学开始课本的朗读,教室瞬间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如同轻快旋律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当早读结束,老师刚一走,我们就活跃起来了,女生唧唧喳喳的交谈声,男生讨论问题的争吵声充满了教室。早读的美好,让我心旷神怡。

  早晨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结束,我和同学纷纷走出学校大门,一眼望去,村庄已经热闹起来,炊烟在各家各户袅袅升起,在上空形成团团的云,随着微风飘向那遥远天际。走在街上从各家传出来的饭香扑面而来,使我本来就饿的肚子更是咕咕叫个不停,此时,我会加快脚步迫不及待地向家奔去。吃过母亲做的美味早餐,打着饱嗝短暂的休息,我又回到学校里,这种重复而有诗意的学习生活,伴随我从小学至初中的全过程,时至今日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我学习时期的生活是多彩多姿的。课外我会和同学在乡村小路上推铁圈、打弹弓;在水塘边抓鱼儿,树林里捉小鸟、玩捉迷藏;在绿莹莹的豆地里捉蚰子和蚂蚱,为蚰子做各式各样的笼子;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和堆雪人,串各家抅房子沿儿上的冰棒。每逢农村的节日,为增加节日气氛,我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队,每每会被分到腰鼓队,全队十几人争先恐后谁都不甘落下。每次演出随着音乐的节奏,我们挥舞着鼓槌前后左右、上上下下,舞动着腰鼓轻盈起舞。随着“咚呛咚呛”的锣鼓声,同学的四句半节目随后闪亮登场,讲着农村美好的生活,迷人的田园风景,丰收粮满仓的收获,更是精彩怡人,震撼人心。同学的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的激情片段将节日演出引向了高潮。每次精湛的演出都会引起父老乡亲们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给他们的节日带来了欢乐。

  农忙时节,学校放假,是我和同学最开心的日子。

  夏天,暖风习习,麦浪金灿灿。

  清晨,我早早起床,叫上同学挎着篮子迎着初升的太阳向田野出发,一望无际的麦子随着微风泛起层层波浪。随着大人镰刀的沙沙声,一垄垄麦子整齐的排成一行行,操作能手将其绑成一捆捆麦束放在一旁,随后被马车拉去麦场。此时,我和同学们开始了拾麦穗比赛,在生产队长出发的口令下,我和同学们争先恐后忙得不亦乐乎,像麻雀一样穿梭在广阔的麦田之间,拾起落下的串串金黄色的麦穗放入篮中,不多时篮子装满了。最后规定区域内的麦穗终于拾干净了,虽然已是汗流浃背,喝一杯甘甜清澈的井水,一下子的清凉透彻,精神焕发。每次完成任务,队长都会给予奖励和表彰,因势利导让我们体验到收获的快乐,也理解了何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秋天,天高云淡,五谷飘香。

  秋天收获的季节,农村到处洋溢着农民喜获丰收的笑脸和忙碌的身影。

  清新的秋风徐徐地吹来,我和小伙伴来到一片茂密的玉米地,在大人割倒的玉米杆之间穿梭,小手熟练而又飞快地掰下颗颗玉米棒子,不会儿金黄的玉米装满了一篮篮,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闪烁的光芒。看着满满的劳动成果,我们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有时我们会到棉田摘棉花。阳光下,白花花的棉花犹如朵朵彩云,身在其中如万马奔腾,饱满绽放的棉花被我们轻快的摘入囊中,看着一包包棉花堆积如山,收获的喜悦在心里荡漾。

  秋收结束,我和小伙伴来到广阔的田野放声歌唱,手中五彩缤纷的风筝,随风飞向那无际的天空,与蓝天白云混合成一体,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的美丽画卷,这一刻永远铭记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历历在目。

  冬天,白雪皑皑,万物归仓。

  冬天是年末的季节,是农民一年收获丰收的最后总结。每到此时,我和小伙伴也不甘落后,在寒风刺骨的天气和大人一起参加劳动。

  冬天的早晨,广阔的田野披上一层层白白的霜雪,我们穿着厚实的棉袄,顶着寒风到田间刨红薯。我和小伙伴排成一排挥舞着镰刀将红薯秧子从根部割断,卷成一卷卷放在一旁,连续的忙碌,我们的脸庞被风吹得通红,一双小手冻得麻木,但依旧坚持挥舞着镰刀前进。大人跟在后面你追我赶,随着刨红薯工具的吱吱声,一串串鲜艳的红薯堆满了田间,在太阳下红的耀眼。

  冬天刨萝卜更是一件趣事。白萝卜头顶着绿油油的樱子,胖乎乎的身体已经露出地面,好似向你频频招手″快来,快来",快帮它解除大地对它的束缚;红萝卜羞羞答答露出红红脸庞等着人们对它的光顾,此时,我和小伙伴会扑上前去,有的直接上手拔,有的用手乱刨,整得萝卜少胳膊缺腿,大人们看到即可气又可笑……随手拿个红萝卜吃一口,脆的人心爽,甜的人心醉。

  深冬,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农村到处是厚厚的,软软的白茫茫的雪,也预示着春节快到了。

  在我的记忆中,少年时过春节是我最期盼、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往往是一进腊月村庄里到处呈现出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先是东街和西街村民不甘示弱,相继立起来了两个两层楼高的秋千,上面装饰了两个金灿灿的盘龙,两边挂着对全年粮棉油喜获丰收的赞歌和对来年的希望和祝福条幅,红底金字非常醒目。村里的大戏台也提前开始热闹了起来,有热爱戏剧的村民聚集在一起排练出来了豫剧现代剧《红灯记》、《沙家缤》、《白毛女》,每场演出我就早早的到剧场占坐位,专注的看到底。虽然他们不是专业演员,但精彩的演出还是赢得了父老乡亲们阵陈掌声和喝彩声。

  春节村里到处是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烟花缤纷夺目。我和小伙伴各自从家拿出最好的鞭炮来比赛,有的双响炮像脱缰的马直冲云霄,振耳的炸声响彻天空。有的起火带着一道火红的尾巴和吱吱声飞向高空炸开一朵朵小菊花。有的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好似一首交响乐曲。直至深夜鞭炮放完才带着满意的笑脸回家。鞭炮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而且给农村春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让人倍感温馨。

  春节村里各家各户门口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在夜空中如星群般闪耀着,照得大街小巷通红通红的。我和小伙伴一到晚上,就提上各自的灯笼聚在一起满街的跑,大叔家讨把花生,大哥家讨颗甜糖,我们吃着笑着好是欢乐和幸福。

  除夕夜的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穿好新衣服,吃过美味的饺子,接过父母的压岁钱,就急急忙忙的串门磕头拜年,往往是先从长辈家开始,爷爷家给几毛压岁钱,伯伯家给把花生,叔叔家给把糖果,一圈下来装得口袋满满的,我心里乐开了花。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之中我已从少年步入老年。每每回忆起少年时的点点滴滴,如同一个美丽的梦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永远无法忘记的记忆,″曾经的少年,时光已过,唯有回忆,永存心间",最后用《曾少年》中的一段话作为我对少年时代

  永不忘确的见证。

  诗人筒介

  袁克贤,男,河南省濮阳市人,已退休。本人喜欢运动,热爱学习和写作,在职时多篇诗歌,论文被银行系统报刊采用。近期有散文《重返故乡》、诗歌《爱人》、《晨曦速写~献给环卫工人的歌》习作。

少年时的记忆相关文章:

春情荡漾散文(精选93篇)

春情荡漾散文【多篇】

芦花飞舞的季节

城里的月光

乡宴

春天的故事

《少年时的记忆》

  作者:袁克贤  我出生在中原大地的农村,这里有广阔的田野,金灿灿的麦子,绿油油的玉米,黄澄澄的稻谷,白花花的棉花,洁白如玉的萝卜,一清二白的白菜,甘甜美味的红薯,硕果累累的果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