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光溢彩的西子湖畔
(欣然)
要说去惠州游玩,简直有N次了,许多景点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罗浮山“蓬莱仙境”般的奇花异草;如“那里花开”公园的樱花烂漫;如“红花湖”畔的桃花林,中无杂树,落英缤纷;如“哈斯塔特小镇”的奥地利风情;还有33号青年公路街区的时尚潮流......
但今年正月初三夜晚,在美丽的惠州西湖东岸,我们浏览以“罗浮山下四时春”为主题的的花灯长廊,为五彩斑斓的灯饰造型叹为观止。
那晚6点半钟,从“惠州西湖”正门走进去,湖畔所有的路灯次第闪烁起来。进入花灯长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但有序的且行且观赏。
我们走进灯光长廊入口处,有一树乔木枝丫上,数十只闪闪发亮的“白天鹅”展翅欲飞的情态,刷新了我们对山明水秀的惠州“鹅城”的认知。
原来惠州叫“鹅城”,是因为有座山叫“鹅岭”,以此作为惠州的象征。传说有一位仙人骑着木鹅从北方飞来,看见惠州山清水秀,便降落西湖中不愿离去,木鹅化作一座山岭卧于湖畔,因此,惠州城得名“鹅城”。从这个传说,可见惠州湖光山色之美,与惠州人的自豪感。
走近“鹅岭”山下的西湖广场,几十棵榕树“蛛网密布”,有数千条金碧辉煌的灯牌,悬挂于每一株大榕树的青枝緑叶中,每一条灯牌上,都是苏轼的诗词名句,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如“一蓑风雨任平生,谁怕”;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如“(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啊!
我来广东三十余年,观赏过很多的夜市花灯,但还是觉得今年春节的惠州,以苏轼的诗词名句为主题的花灯最壮观,最有文化氛围,让全省各市县的人们心驰神往,惊喜、震撼,流连忘返,而且不虚此行。
北宋文学家苏轼,简直成了惠州这座城市的“形象代言人”,所以在西湖岸边,矗立着他儒雅潇洒的汉白玉雕像,还有他坐在农家院里品尝荔枝的铜雕。人们崇拜苏轼,其实是景仰苏轼的人品与才华,因为他无论贬谪或流放到哪里,都让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一首诗,既愉悦了自己,又温暖了岁月。
次日回到中山,只感觉“岁月静好”,完全没有春节的热闹气氛。我想,如果在一千多年前,苏轼被流放到了中山,他一样可以尝到鲜美的荔枝,一样可以写“五桂山下四时春”吧?
欣然,原名何敏玲。写完这篇小作,心绪平静。从此那些动物、植物的灯光秀,一切都成了将就。
在流光溢彩的西子湖畔相关文章:
★ 芦花飞舞的季节
★ 城里的月光
★ 乡宴
★ 春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