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小石桥

文/ 任国良 时间: 优美散文

  那座小石桥

  任国良

  在我老家有一座小石桥,一直留在我心中不可替代的存在。

  我们村子叫南墩桥组,组以桥名。南墩桥是一座小石桥,武康石砌造的三孔石梁桥,桥面上有两条石梁纵铺全长14米,宽1.12米,没有桥栏,小石桥南北方向架设在一条小河南墩港上,几百年历史就不得而知了。小河南岸有着肥沃的田畈,百余亩,一望无际;小河北岸是村民的聚居地,有二十多户人家。

  那座小石桥,虽然不大,但成了我们祖祖辈辈田间劳作的必经之道。日出从此岸送往彼岸开始村民一天劳动,日落从彼岸迎来此岸回归屋里,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村民们挑着满载金灿灿稻谷的箩筐,踏在夕阳斜照的小石桥上,丰收的喜悦洋溢在黝黑的脸上,是何等的自信,可惜当时没有相机无法留下此刻美好的瞬间。时代的变迁,越来越丰饶的物产来来往往从小桥身上越过,叠加了一层又一层沾满泥土芬芳的脚印……

  那座小石桥,留下了我童年的脚印,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甜蜜而感动的色彩。每逢暑假,坐在小石桥上,凉风习习,钓鱼成了我们小伙伴们好玩的活动,一条条小叉鱼愿者上钓;碧波荡漾的小河里,游泳、追逐、嬉水,累了就在桥下休息片刻,一可以纳凉不受阳光曝晒,二可以躲着不让大人们看到,尽情地在小河里过瘾。清晨背着书包从石桥这头走到那头,从而走在上学的路上,放学从石桥的那头回到这头。中学时学校要组织晚上自学,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小石桥这头,总有一个人打开手电筒,温暖有力的光射在桥面上,此时那头的我向着一束光缓慢走上黑夜中的小桥,光穿越着时空,一直照在我的心中,鞭策着努力前行。

  那座小石桥,我们村子里标志性建筑物,村里人都喜爱。吃好晚饭总爱往石桥走一走,坐一坐,唠唠村子内外的大事儿新鲜事儿,顺其自然成了村子里的“夜总会”,我们称之为“灵市面”。那位小桥对面屋子里的老奶奶是有文化之人,她帮家里准备好晚上吃的饭菜后,带着做饭烧火用的小凳子早早来到桥堍边,讲小故事、猜小谜语,直到今天依稀记得那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启蒙级谜语“外婆家里一只碗,落(雨)得三天三夜落不满”(打一物品),在她身旁不停地听、猜如痴如醉;隔边阿哥也是个聪明人,边在收音机听《水浒传》、《三国演义》,边把所听到的东西添油加醋地贩卖给我们,使我们信以为真听得有味道,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心灵享受吧。

  那座小石桥,两岸的平房演变成楼房,道路从泥路变成柏油路,从村子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多了几条,小石桥不再是以前的重要通道。藤蔓渐渐爬上小石桥的两侧,饱经岁月的沧桑和不堪重负,留下风雨雪霜侵蚀的斑驳痕迹,桥堍也有些下沉,村民全面动员起来出工出力得以修缮,如今的小石桥依然不偏不倚顽强屹立在小河上。“石桥小如许,铁杖响彭铿”,所以每次走在这座小石桥上,内心如桥下潺潺流水一般平静,疗愈心灵,找回属于值得去的彼岸,这也促使不知走了多少遍的我还是恭恭敬敬地走了一遍又一遍……

  小桥还在,不过走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从村子里一个个长大的人心中一定还留恋着那座小石桥,虽然步伐已经从这里启程,行走在更长更宽更大更远的一座座桥……那座小石桥,永远是我心中的眷恋。

那座小石桥相关文章:

春情荡漾散文(精选93篇)

春情荡漾散文【多篇】

芦花飞舞的季节

城里的月光

乡宴

春天的故事

《那座小石桥》

  那座小石桥  任国良  在我老家有一座小石桥,一直留在我心中不可替代的存在。  我们村子叫南墩桥组,组以桥名。南墩桥是一座小石桥,武康石砌造的三孔石梁桥,桥面上有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