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依寨挂牌手记

文/ 王剑 时间: 原创美文

  依山依寨挂牌手记

  王剑

  这一次挂牌很特殊,很有意义,是到一家民宿去挂牌。

  2009年,贵州省散文学会成立。当时,秦连渝等几位志同道合的散文家,热情高涨,决心要以己之力,壮大贵州省的散文写作队伍,要用散文这种自由灵活的体裁,书写时代,书写人生,把这个组织搞得红红火火。这个行为令人肃然起敬,彰显了秦连渝先生的文人风骨和担当。申请得到了贵州省民政厅批准,贵州省作家协会为业务主管部门。截至目前,已有了千余名会员。会员遍布全省九个市州,从事多个行业。有在职公务员、机关干部、高校教师、退役军人、报社记者、企业家、工人、农民、自由职业、报刊杂志编辑、在读大学生及贵州籍海外华人华侨,真是海纳百川,工农商学兵,一应俱全。学会成立15年来,出版了专著12部,会员出版书籍400多部,采写散文、散文诗等4万多篇(章),还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很多优秀作品获得国内大奖。通过学会平台,有不少会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贵州省作家协会和各地市级作家协会,可谓成绩卓著。为了使学会的作家们紧跟时代步伐,吸取社会丰富营养,学会坚持走群众路线,创新性的把创作基地和联络站,建立在工矿,乡村,社区等基层。到目前为止,学会挂牌成立的散文作家创作基地、联络站、读书会等达到26个之多,在海外的新加坡也建有联络站,今天的挂牌,是学会第27个“作家创作基地”。

  站在场坝上,不用极目远眺,就可以清晰地看见两幢粉墙碧瓦,设计精致的特色建筑。建筑背靠大山,掩映在林木葱茏的绿色之中,这就是我们的挂牌目的地,——依山依寨竹俚别院。

  黔南州贵定县旅游资源富集,有被旅游专家鉴定为“中国第一红果”的红子岛,有名胜古迹落尾巴掌渡口碑、大烂冲邱氏祠堂和五孔石拱古建筑瓮城桥,有土司文化遗址“佚马定章碑”和回龙寺旧遗址。有驰名中外的贵州名胜之一的牟珠洞。县城附近的盘江镇,辖区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金海雪山,有号称活化石的麦懂村千年古银杏树,有洛海村幽深古老的古井古荷廊,有600多年历史、依山面水,建筑古朴的“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中华布衣第一寨”、“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村”——音寨村。依山依寨竹俚别院就坐落在风景如画的音寨村子里。

  沿着村村通的串寨小路,来到依山依寨竹俚别院的门前。一段白色围墙,沿小路修建,墙头覆盖小青瓦,墙根的钓鱼竹绿匆匆迎风摇弋,显得动静有致,层次分明,娴静端庄。进院的高大牌楼,原生态石板垒墙,门当户对注目肃立,石狮子忠实把守看家护院。这一切,就一下子唤起你的寻古忧思。进到院子里,幽兰飘香,金菊烂漫,池水微波,黄梨树硕果累累。

  二楼是会客厅。但是,这个二楼的会客厅,却不从一楼爬梯而上,而是需要客人走向室外,拐向布满鲜花和绿植的小院,从小院绕着鱼池,途经头顶硕果的黄梨树,在树下转弯抹角,拾级而上,上到屋顶的观景平台,然后,进得门来。会客厅里早已经布置好了,白色桌布上面,有每位客人的桌牌,桌牌旁边有一杯红茶和茶点,客人前面放置了文字资料,供人查阅。一切都细心而周到。我们按图索骥,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我的位置前方,靠墙一排博古架,框架内摆满了各种奖牌、奖杯、获奖证书,还有我说不上来的名贵陶瓷。旁边是一个欧式壁炉,炉膛黢黑,貌似使用过,显得既古老,又新奇。抬头,屋顶的椽皮,装饰了细密荆竹条,屋顶垂下一盏盏吊灯,吊灯的罩子,竟是一顶顶竹编的草帽,像极了美国西部牛仔常戴的那种草帽,粗犷,质朴,简约,精致,华贵。身后的窗户,被画满花鸟鱼虫的竹帘子垂下来,遮挡直射的阳光。一切都很大方,一切都很精巧,有宾至如归的体验。

  依山依寨竹俚别院的主人叫杨小平,当过兵,官至正团级,是一位气质容貌俱佳的才女子。学会的黄筱龙老师,曾经和杨小平女士是战友。黄筱龙老师玩笑说,杨小平女士,当时是他们的军中之花。我们对此都深信不疑。杨小平向我们讲述了依山依寨竹俚别院的来龙去脉。杨小平女士说,五年前,一次偶然机会,来到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便被这个风景如画,文化厚重的少数民族寨子所吸引。部队复员以后,萌动了二次创业的想法。经过多方调研考证,决定在音寨村,开一家民宿。本着自然与人文相和谐,精致与格调相统一的设计理念,力图打造一个,与当地布衣文化相互映衬的特色民宿。民宿还必须配以传统书画,院内必须种植松竹梅和其他异草花卉,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场质感。

  在发展理念上,杨小平女士又说,依山依寨,要紧跟全身旅游产业的发展脚步,起点要高,看得要远。为此,在立足搞好住宿基本业务,不断丰富别院整体业态的同时,还建设了雅致餐厅,匠心花园,别致茶屋,禅意多功能厅等公共区域,使宾客在空山鸟语之间,在习习的微风里,既能享受当地特色美食,又能在院内的独立品茗区和红酒区,饮酒喝茶,愉悦身心,体味幽静放松的文化氛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看似并不复杂的民宿,却包含了大量的,琐碎的基础工作。从与农户谈判租用房子,到委托图纸设计,跑批文,找队伍,签合同,物资采购,房屋改造,施工装修,一切都必须亲历亲为。每一个项目都是拦路虎,压得杨小平喘不过气来。曾经萌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是,透在军人骨子里的坚强,使杨小平咬牙坚持下来。

  设计之初,杨小平就到广东,海南,浙江和省内优秀民宿,参观学习,考察取经。经过沉淀,一不做二不休,决心打造一个展现自我个性,体现价值差异的民宿品牌。建造中,杨小平非常注重细节把控,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被一枕,都做到最好最优,配以细心周到的服务,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游客之家。

  有付出,必然有回报。开业以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取得了显著成绩。依山依寨竹俚别院,分别荣获了“贵州省优秀乡村旅游客栈”、“贵州省最美花海民宿”、“贵州省最美民族风情型民宿”等荣誉称号,被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为“银山级”民宿和贵州省示范民宿。

  第二天一大早,老师们还在沉睡,我就起床,迎着晨曦,走进音寨村的百亩稻田里。稻谷还没有抽穗,但是长势喜人,足足到达人的胸襟。稻田里潺潺的流水在脚边淌过,谷莊鱼在打闹,田蛙不断鸣唱。风浪一阵一阵吹过来,伴着稻香,伴着凉爽。

  音寨村,依山依寨竹俚别院即将迎来一个繁忙的白天。

  杨小平女士将迎来沸腾的人生。

  2024.9.17.中秋

  作者简介:王剑,电力工人,贵州塘寨电厂。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出身于60年代。

依山依寨挂牌手记相关文章:

八泉峡′赏景记

善恶兼并,同证西方话不违

灯火阑珊处

放眼汝阴十年,共绘惊鸿华章

心归处是吾乡

依山依寨挂牌手记

《依山依寨挂牌手记》

  依山依寨挂牌手记  王剑  这一次挂牌很特殊,很有意义,是到一家民宿去挂牌。  2009年,贵州省散文学会成立。当时,秦连渝等几位志同道合的散文家,热情高涨,决心要以己之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