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给我的岳母

文/ 詹启发 时间:

  谨以此拙文作为岳母张咏华女士七十六岁的生日礼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给我的岳母

  作者:詹启发

  与岳母的初见

  我与岳母的缘分起始于2004年的深秋。那时,堂哥家喜得小侄女,在吴美莲女士经营的东门酒楼(如今的胜利吊锅城的前身)举办宴席。吴老板与大伯伯詹向阳是同村旧识,闲聊时,她询问起我的情况。其实,我与吴老板早在一中读书时便已相熟(每周六去东门酒楼打牙祭)。热心的吴老板,向来乐意成人之美,便向伯伯提及:她认识一个女孩,品行端正、性格直爽,有意介绍给我认识。

  伯伯行事慎重,当天下午便打电话给我,告知:若没有晚自习,傍晚务必到他家一趟,说是有重要之事。起初,我满心疑惑,不知何事要如此神秘。但接到大伯母电话,让我找一身儿得体的衣服时,我心中便有了“可能要去相亲”的预感。

  下午课程结束后,我骑上摩托车赶赴伯伯位于淘金寺冻库外储运公司的住所。用餐完毕,叔叔婶婶才告知我:关乎我婚姻大事的时刻来临了,稍后将带我前往东门大酒楼(现金百药品超市所在地)见一人。

  踏入酒楼二楼,只见一位身着浅蓝色外套、身材中等却神采奕奕、约摸四十七八岁的中年妇女,正坐在火椅上织毛衣。见到伯伯与我进门,吴老板赶忙介绍,让我称呼她为“张姨姨”。张姨姨说话时,语速和语调都较为缓慢。她与我聊起一些家常琐事,比如询问我:她在胜利老家的一些熟人(与我年龄相仿者),我读书时是否认识;还谈及我们家的一位亲戚与她在黄石的某位同事有何关系等等。整个交流过程,并非我所预想的“查户口”式询问,更像是亲切的拉家常。大约二十分钟后,此次见面结束,我与伯伯起身离开。回去路上,伯伯打趣说:那女的精明得很,不让女儿前来见面,自己竟亲自出马挑选女婿。

  一个星期后的周末上午,我正在和同事酣畅淋漓地打乒乓球。突然,电话铃声响起,听筒那端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询问我下午是否有课,若没有,便邀请我去她家吃饭、坐坐。待我缓过神,在脑海中迅速搜寻,才忆起这是一周前在东门酒楼见过的那位女士。人生首次遭遇这般情况,我一时不知这受邀去家中做客,该遵循走亲戚的规矩还是去普通同学家的规矩。毕竟彼此萍水相逢,我只好向吴老板请教。吴老板告知我:大概是她女儿回来了,让我去见一面。还说她父亲喜爱喝酒,让我去酒庄买那种名为“天长地久”的酒(如今已记不清具体牌子)。

  原来在那一周时间里,岳母明察暗访,四处奔波。通过当时的同事贺主任(如今已离世)、方老师(现已调往一中),还有老家附近做餐饮的严老板,以及与我同村不同组的她的远方亲戚等,详细地打听了我的学习、家庭等状况,这才安排女儿与我见面。真可谓是“用心良苦,观念传统”。

  在我的记忆里,岳母似乎想要亲自深入了解我个人。有时在周末,她施展拿手绝活——包饺子,邀请我去家中品尝;有时趁女儿从偏远乡镇下班回来,也会叫我去吃顿饭。随着两家人交流渐多,感情日益深厚,相互地了解也不断加深。在饭桌上的交谈中,岳母知晓了我和我的家人的情况,我也了解了未来的妻子、岳母及其娘家与婆家的诸多事宜。诚如“试玉要烧三日满”,人与人之间的了解需要经过时光雕琢。从初逢岳母一家,至三年后的2007年我与妻子步入婚姻殿堂,近三年时光里编织了无数难忘的画卷。

  艰难岁月里,岳母给予我温暖与依靠

  2007年7月,母亲突然生病离世。不久后妻子怀孕,我为没有人帮忙照顾料理而陷入了苦恼之中,此时岳母和岳父主动伸以援手,先后接妻子和孩子去家里照抚。他们悉心照料了六年,直至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我们一家三口才回到自己家中。这六年是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我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大男孩,实现了向父亲角色的转变。以前我是被照顾的孩子,如今变成照顾孩子的人,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岳母教导我如何担当父亲的角色,如何做好丈夫,因为她最了解自家女儿的喜好。

  在岳母家将近七年的时间里,岳母如同温暖的港湾,张开双臂给予我们悉心的呵护。她不辞辛劳,日夜操持,每一个温柔的眼神、每一次贴心的举动,皆化作春日暖阳,温暖着我们的生活。此般恩情,似巍峨高山,似无垠沧海,我将永远镌刻于心间,岁岁年年,感恩不止。

  岳母的豇豆粑,爱的味道

  岳母深知我酷爱吃农村用小麦粉制作、以稻草与松针当燃料,用铁锅烙熟的豇豆粑,尤其是两面烙得金黄焦脆、咬下去满是豇豆香气,且是在口中发出“蹦蹦”脆响的那种。由于岳母家在小院一楼,家中还留存着烧柴火的小灶。每当她准备做豇豆粑时,总会特意到外面寻些包装用的废木材与废纸壳当作柴火。她精心烙制,只为让豇豆粑呈现出两面金黄的诱人模样,静静等待我下班来品尝。

  自母亲生病之后,尤其是她离世以后,我再也没能品尝到母亲在年轻和中年时期所做食物的那种独特味道。然而,在岳母这里,我竟又重新邂逅了那份熟悉且温暖的滋味。那一块块金黄的豇豆粑,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饱含着岳母深深的关爱,每一口都仿佛是岁月里的温柔抚慰,让我在失去母亲的照拂后,重新寻得了家的温暖与安心。

  岳母的关怀,失眠时的温暖慰藉

  高中时期,因学习压力大与原生家庭等因素影响,我便患上了失眠症,时常整宿无法入眠。大学毕业后,这一病症如影随形地困扰着我的工作与生活。岳母知晓此事后,便满心牵挂,千方百计地通过熟人搜寻各种偏方,还精心制作了调理睡眠的药膳让我服用。

  她的每一份努力,每一次关切的举动,都如同春日暖阳,丝丝缕缕地照进我心底,令我深深感动。在这世间,除了生我养我的母亲以及相伴相知的妻子会如此关怀我,我实在难以想象还会有第三人能这般为我劳心费神。岳母的爱,如潺潺溪流,润泽着我的生活;如熠熠烛光,在我被失眠困扰的黑暗时刻,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希望。她的细心呵护,不仅是对我身体的调养,更是对我心灵的慰藉,让我深深感恩命运的安排,让我有幸拥有这样一位贴心的长辈。

  岳母的平安符,爱的祈愿

  岳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佛教领域已达“资深居士”之境(信仰时间超过了50年)。每逢岁末年初,寺庙中总能见到她的身影,她一心为一大家子人祈求平安符。在我、妻子以及孩子生日之际,她定会去放生,以那充满善意的举动,为晚辈们求得平安健康。

  她所做的这一切,从不求任何回报。只是在每次放生之后,才会和我们说起当年放生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等。于我而言,虽对这些并无深信,但岳母那爱护后辈的拳拳之心,却如同一股暖流,深深淌入我的心田,令我动容。有时,我不禁想,或许信一信也无妨,说不定真有神明会护佑平安健康,如此一来,也算是对岳母那一片好心的回应,让她知晓晚辈感念她的深情厚意。岳母的爱,如同那熠熠生辉的平安福,承载着无尽的祝福与关怀,照亮我们生活的每一处角落,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时刻被温暖包裹。

  岳母挑选的衣服,温暖身心

  岳母年轻时在国企-大冶钢厂有过一段奋斗的岁月,上世纪九十年代回到罗田后转业至商业系统。每年,她都会前往黄石,去探望曾经的闺蜜与老友。而每次的黄石之行,她从不忘给我带回一份心意——一件她精心挑选的衣服。

  她从未测量过我的身高等尺寸信息,可奇妙的是,每次她带回来的衣服穿在我身上总是恰到好处地合身。于旁人而言,或许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在我心中,却从中品读出了别样深厚的情感。一位并非养育我长大的年长女性,却能如此精准地把握我的身材尺码,这背后所蕴含的是她对我的用心与关爱。她早已将我视作真正的亲人,这份深情透过那一件件衣服传递给我,温暖着我的身心。每一件衣服都是岳母爱的载体,那细密的针脚仿佛是她对我的关怀织就而成,我深知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亲情,我亦会将这份温暖铭记于心,感恩她为我所做的一切。

  岳母对我讲心里话,信任与亲情

  在生活的舞台上,乐观的岳母偶尔也会陷入被误解的泥沼,遭受委屈,心中怄气,又不想找人来倾诉。诸多心里话,岳母只能默默咽下,却愿意在和我单独相处时,向我倾诉,以解心头的郁闷。

  每当我开车送她回胜利老家,又或是陪她前往武汉口腔医院看病,在那车内的小小空间里,她坐在副驾驶座上,仿佛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那些平日里积压在心底的种种不快,家长里短的琐碎烦恼,如潺潺溪流般,毫无保留地向我倾诉。于她而言,我不再仅仅是女婿,而是如同亲生儿子般的存在。她坚信,向我倾诉是安全的,我是值得她信任的,绝不会将她的心事外传。以至于,有些事情妻子都无从知晓,我却成为了第一个聆听者。

  妻子偶尔也会调侃,笑言自己的妈妈:似乎没把她当作贴心的女儿,反倒像是对待儿媳般;而对女婿,却宛如亲生儿子般亲近。但正是这份特殊的情感纽带,让我深知岳母对我的信任与依赖,也让我更加珍视这份独特的亲情。在每一次的倾听中,我都能感受到岳母内心深处的渴望被理解的需求,而我,也愿做她永远的听众,为她分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这份信任与亲情在岁月里延续、沉淀。

  岳母的慈爱智慧,守护外甥成长

  我与妻子仅育有一孩,岳母和岳父对其疼爱有加。在孩子的教育管理方面,岳母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分寸感。她常常会提出一些颇具价值的建议,却从不干涉我们对孩子的管教。

  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岳母有着自己清晰的判断准则。当孩子渴望参加体育锻炼或音乐兴趣爱好培训班时,岳母总是坚定地站在支持的一方,在她看来,这些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而对于纯学科类补课培训班,她则会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你自己身为老师,部分知识可以自己教授或者找同事帮忙辅导,没必要把孩子逼得太紧。如今的孩子学业繁重,常常学到深夜十一二点,身心健康才是最为重要的。拥有一副好身体,一切皆有可能。慢慢来,每个人来到这世上,上天定会赐予其安身立命的本领。”

  这些话语,不似寻常外婆会说的,反倒像是一位奶奶对孙子充满关怀疼爱的肺腑之言。岳母以她的慈爱与睿智,为孩子的成长之路点亮了温暖的光,用理解与支持为孩子构建了一个充满爱的港湾,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关爱,又能拥有自主成长的空间。

  岳母的悉心照顾,帮助我回归健康

  人生的长河中,总有几段至暗的航程。当疾病如风暴袭来,身躯被困于病床之上,动弹不得,往昔简单之事皆成奢望,每一刻都无比渴望身边有温暖的援手。我便在命运的波澜里历经两次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的煎熬。那时,妻子因工作远在乡下,无法长时间请假伴于身侧照料。于是,岳母如温暖的港湾,成为我在病痛中的依靠。

  在那弥漫着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岳母的身影是我眼中最安心的风景。她每日早早起床,为我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餐食,哪怕食材受限、条件简陋,经她之手做出的饭菜却总是满溢着家的味道。她细致入微地为我擦拭身体,每一个动作都轻柔且充满爱意,仿佛我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她耐心整理病床周围的一切,将小小的空间布置得温馨整洁。她还会陪我聊天,用温柔的话语给予我力量与慰藉,驱散我心中因伤痛而生的阴霾。

  天地之大,能邂逅这样一位心地纯善、质朴勤劳且聪慧灵巧的岳母,实乃我莫大的福分。她的关怀如春日暖阳,穿透病痛的阴霾;她的付出如涓涓细流,润泽我干涸的心田。这份深情厚意,我将永远铭记心间,感恩命运让她走进我的生命,成为我人生路上最璀璨的光芒。

  有生之年,能与岳母相逢,是命运馈赠的厚礼。她心地纯善如澄澈之湖,默默润泽家人;她勤劳似不息的蜜蜂,操持家中大小事务;她双手灵巧,仿若能工巧匠,为生活增添无尽美好;她把全部的爱倾注于我及家人,如母护犊。我亦心怀感恩,内心早已将她敬作亲生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生我愿用心陪伴她,并尽我所能地报答她的深情。

  作者简介:

  詹启发,八零初生人,来自大别山山旮旯的一个土包子。现为罗田实验高中数学教师,大家戏称“发哥”,网名“义水清波”或“凤城小夫子”(抖音号“义水泛清波1”)。

  从教23年,坚守“凭一颗良心,尽一份责任”的宗旨,专工中等数学,认得几个数字,会做几个题目,误了不少子弟,却羡慕文字创作,毕生愿意用文字的魔力描绘七彩的生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给我的岳母》

  谨以此拙文作为岳母张咏华女士七十六岁的生日礼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给我的岳母  作者:詹启发  与岳母的初见  我与岳母的缘分起始于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