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师是什么意思呢你对让学生当小老师有什么看法?
你对让学生当小老师有什么看法?我是在职教师,我赞成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做法!1.适时用小老师教,效果胜过“大老师”教,可以给课堂带来新鲜感,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你想想,每一天学生都对着那个老师的老面孔,老师接下来要干什么大家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
要是有一个新老师,并且是同班同学中走出来的“小老师”,肯定会新鲜而不一样吧!以小学语文认读生字教学为例:“大老师”教:大致过程是这样,打开PPT,投影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指定某个学生读,正音,全班齐读,评价;分组读,评价;开火车读。
基本上是每一个老师都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程序化操作了。
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对这一套模式已经完全谙熟了。
这种重复的模式化教学明显缺乏新鲜感,容易疲劳。
“小老师”教:如果预先布置任务下去,告诉学生本节课将随机抽一个学生当小老师,教生字词的认读,让大家好好准备。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将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授,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确立。
尽管老师心中早有人选,学生却会以为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被叫到,不敢怠慢。
为了把这个“老师”当好,他们必定认真自学准备,以保证当好这个小老师。
2.当小老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老师的角色体验,体会老师的用心,培养责任心。
平时,为了学生,老师或苦口婆心,或谆谆教诲,他们的辛苦工作,学生看在眼里,却不会真真体会。
如果让学生当小老师,那就不一样。
为了当好这个小老师,学生必定站在教师的角度,细心周详,精心准备,在过程中体会到做老师的辛苦。
思老师之所思,想学生之所需。
除了以身作则,还要管理好学生。
准备教学内容不易,调控课堂也难。
总之,这一切对学生都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
3.注意事项。
用好小老师,功夫在课前。
要想真正让学生当好小老师,老师要重视课前指导,不能放任。
否则,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和质量,得不偿失。
要“因课制宜”,因人而用,不可滥用。
“小老师”毕竟是学生,不能完全代替老师的工作,老师切不可事无巨细,都交给小老师来做。
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对于学生当“小老师”的做法,我的认识是不错的教育尝试,或者说是很好的教育实践。
它对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功效。
首先是“责任与担当”的强化。
让学生当小老师,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模式,通过学生模拟老师的方式,体验老师管理班级的过程,通过角色转换,感受老师教育管理班级的辛劳,增强学生的管理责任。
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不仅有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做法,更有让每位学生在班级都有“岗位”的做法,即班级里每件事都有学生的岗位体验,每一位学生都会属于自己的“岗位”角色。
一件事就是一份责任,一份责任就是一份担当。
让孩子从小养成勇于担当的习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次是“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小老师也好,小助手也罢,“擦黑板”岗位也好,“整理课桌椅”岗位也罢……说到底,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形成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必然会经历与同学沟通,与同学交往,与同学协调等过程,必然会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必然会经历合作与竞争,挫折与成功,批评与表扬等过程,而这些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得到的锻炼与历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小老师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 惊蛰的读音是
★ 学雷锋月是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