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文/ 散文网 时间: 教育随笔

第1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1.“看规律”,从教材情景图导入,充分观察,充分交流,充分评价。

2.“识规律”,感悟图形排列特征。

(1)排队游戏模仿规律,感受规律;

(2)前到后,后前移(例题,摆水果图);

(3)后到前,前后移(做一做);

3.“做规律”,用规律知识创造生活美。

4.“赏规律”,感受有规律图形的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小雯和小婧两位小朋友就用规律的知识布置了自己的房间。看!这就是小雯布置的房间。(电脑出示:小文的房间)

提问:谁发现了房间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有规律?

集体汇报,让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小婧看见小雯把房间布置地这么漂亮,他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间.(电脑出示),我们一起到小婧做客?(好)你看!这就是小婧布置的墙面和地面,可是,这里有规律吗?(生反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找墙面图案的规律.

师:墙面的图案有规律吗?如果有,有什么规律,先跟小组里的同学商量、讨论一下。3分钟后,谁来说?

(1)学生自由发言说发现。(小组讨论)

(2)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说规律,注意语言表达清楚。

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等。

(3)课件演示规律,深化认识。

(墙面的规律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2.找地面图案的规律。

师:墙面的图案有这样的规律,那么地面的图案呢?(出示课件)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发现。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出了墙面和地面的规律,真棒!下面我们休息一会,来玩个游戏,用我们刚才学习的规律来玩一个排队游戏,怎么样?

游戏玩法:五个学生为一组,五个人轮流做组长,负责下指令,其他四人按要求排队。用abcd代表四个组员,组长下指令:让b排第一,该怎样排,组员按指令行动。(请一组示范后其他小组在组内活动)

2.教学例1(第一关,摆一摆)。

过渡:为了让我们玩得开心,小婧为我们设计了一个过关游戏。有胆量挑战吗?(有!)

出示例1:◇□■□■◇□■◇________

(1)请学生按规律,利用学具卡片摆出第四组图形。

(2)请学生说规律。

(3)如果让你接着摆出第五组,你会摆吗?试试看!

(4)在这五组中,你发现哪两组是相同的。(师:经过了几次变换,从第五组开始又重复了前面的排列,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叫做循环排列)

3.摆水果图。

过渡:好客的小婧很高兴大家来参观他的房子,所以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

可是,他只摆了三组,你能根据规律摆出第四组水果图吗?

刚才这两道题,做对的举手,哇,还真不少,顺利攻下第一关。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关。

4.画一画(第二关)。

填写书本115页例1并完成115页“做一做”

做一做:☆○●●☆○○●☆______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第三关)

创作游戏:谁是小小设计师。

每一位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当作小手帕),利用老师给的学具为小手帕设计美丽的花边或图案,花边或图案要有规律。

(1)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

(2)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

(3)互相欣赏作品。

五、欣赏有规律的图片(机动)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你能找出来吗?谁来说说。

(衣服的花纹,地板上的瓷砖,窗帘、斑马线、交通红绿灯……也是有规律的。)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显示:自然界的规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规律,小数民族服饰上的规律等。

六、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结语: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环境打扮得更美丽!

 

第2篇:二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怎样发现规律,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怎样发现规律

课前交流

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同学们,你看谁来了,你知道柯南哪些情况?

今天他来考验我们,他写了下面数字排列,一行一行跟着课件念出来,请大家猜一猜他接下去怎么写?说你的理由?先*思考,再跟同桌说说理由。

1234

2341

3412

——

——

反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从这些数字排列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这些数字轮流做排头

(2)对角处的图案一样

。。。。。。。

总结:刚才同学们理解了其中的排列规律,我们把这种排列方式叫循环排列的规律。

二、柯南博士看看大家很聪明,邀请大家参观他家的房子布置的怎样?看看有什么规律?

逐幅看先是墙面,再是地面,请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小结:

墙面和地面的排列都是属于循环排列的规律

三、接着往下画

柯南还有一些题目想考考你,你会接着往下画吗?拿出小的练习纸在纸上练习。

(1)、□☆△??□☆△△?□☆_____

(2)、□☆△□?△

△??☆☆□

(3)、□☆☆??△

△?□△☆□

反馈:你为什么这样画?

四、发挥想象,自由设计。

你能像博士一样用符号来设计图案吗?你会创造这样有规律一组符号吗?说说你的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在白纸上进行画。反馈展示出来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观察了很多图形,他们都有循环排列的规律,他们有的是顺时针的有的是逆时针排列的,同学们创造一些归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会做一个有心人,会发现很多有规律的现象。

 

 

第3篇:找规律二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怎样发现规律

课前交流

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同学们,你看谁来了,你知道柯南哪些情况?

今天他来考验我们,他写了下面数字排列,一行一行跟着课件念出来,请大家猜一猜他接下去怎么写?说你的理由?先*思考,再跟同桌说说理由。

1234

2341

3412

——

——

反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从这些数字排列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这些数字轮流做排头

(2)对角处的图案一样

总结:刚才同学们理解了其中的排列规律,我们把这种排列方式叫循环排列的规律。

二、柯南博士看看大家很聪明,邀请大家参观他家的房子布置的怎样?看看有什么规律?

逐幅看先是墙面,再是地面,请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小结:

墙面和地面的排列都是属于循环排列的规律

三、接着往下画

柯南还有一些题目想考考你,你会接着往下画吗?拿出小的练习纸在纸上练习。

(1)、□☆△??□☆△△?□☆_____

(2)、□☆△□?△

△??☆☆□

(3)、□☆☆??△

△?□△☆□

反馈:你为什么这样画?

四、发挥想象,自由设计。

你能像博士一样用符号来设计图案吗?你会创造这样有规律一组符号吗?说说你的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在白纸上进行画。反馈展示出来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观察了很多图形,他们都有循环排列的规律,他们有的是顺时针的有的是逆时针排列的,同学们创造一些归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会做一个有心人,会发现很多有规律的现象。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找规律》教案精选15篇

《找规律》教案15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找规律》教案(通用2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第1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2.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