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资料1
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希少。
4.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6.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2
1. 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3. 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4. 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5.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6.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 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7.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9.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迹。
10.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11.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1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1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15.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稽,查考。
16.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
1. 锐不可当:不可抵挡。
2.获益匪浅:得到很多。匪,不。
3.沸沸扬扬:活动纷繁,非常热闹的样子。
第四册
1.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2.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
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4.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显著。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扩展阅读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扩展1)
——初三数学复习资料3篇
初三数学复习资料1
初三数学期末复习资料1:二次函数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k=(4ac-b^2)/4a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2)/4a)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们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如下表: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
7.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初三数学期末复习资料2:反比例函数
定义:形如函数y=k/x(k为常数且k≠0)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x是自变量,y是自变量x的函数,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y是函数。由于x在分母上,故取x≠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的取值范围,因为k≠0,且x≠0,所以函数值y也不可能为0。
补充说明: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又可以写成:(k是常数,k≠0).
2.要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即可.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也叫做比例系数),分母中含有自变量,且指数为1。
⑵比例系数
⑶自变量的取值为一切非零实数。
⑷函数的取值是一切非零实数。
初三数学复习资料2
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2、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
1、画一条水*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4、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
1、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
1、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得0。3、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初三数学复习资料3
因式分解的方法
1.十字相乘法
(1)把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分解因数;
(2)尝试十字图,使经过十字交叉线相乘后所得的数的和为一次项系数;
(3)确定合适的十字图并写出因式分解的结果;
(4)检验。
2.提公因式法
(1)找出公因式;
(2)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
①找公因式可按照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先确定系数再确定字母;
②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注意要确定另一个因式,可用原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的商即是提公因式后剩下的一个因式,也可用公因式分别除去原多项式的每一项,求的剩下的另一个因式;
③提完公因式后,另一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待定系数法
(1)确定所求问题含待定系数的一般解析式;
(2)根据恒等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
(3)解方程或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扩展2)
——初三英语复习资料3篇
初三英语复习资料1
1、每天要坚持听录音、跟读初三的英语课文,在听读过程中留意单词拼写、重点词汇与句型以及需要掌握的语言点,从而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
2、花一些时间整理中考模拟卷和纠错本,帮助自己查漏补缺、温故知新,从而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同时尽可能利用你的周围资源,如请同学和老师来帮你答疑解惑。
3、适当地给自己增加一些中考模拟题的练习,但在做题的过程中应避免偏题和怪题。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每天坚持做1—2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良好的`语感的养成对英语解题是很有用的。
4、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要提醒自己注重解题技巧。比如选择题应采用排除法等进行解答,以便确保准确率。
5、*时应多看一些范文。比如:双语报中的作文题,在下一期里都会有范文提供,这些范文都应看一下,尤其要注意文中承前启后的句子,把这些句子正确的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得分就会高很多。*时作文的得分在10分以下的,自己应该多练,并请老师给你面批,这样进步会很快。
6、临近中考,家长和学生都会越来越担心到时候能否考好,所以也往往容易急躁和焦虑。作为家长很有必要帮助自己和孩子调整好心态。只有这样,学生在中考的考场上才能****,信心百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初三英语复习资料2
1. at the moment
2. used to
3. for a while
4. walk away with sth.
5. leave for some place
6. sooner or later
7. pay for
8. come up with an idea
9. think of
10. have a try
11. all over the world
12. be famous for
13. large numbers of
14. all the year round
15. no matter what
16. give up
17. for example
18. by the way
19. on business
20. so far
21. come true
22. set off
23. slow down
24. go on doing
25. wait for
26. be proud of
27. be afraid of
28. speak highly of
29. a year and a half
30. half a year
31. pick up
32. as soon as
33. keep… clean
34. take care of
35. cut down
36. make a contribution to
37. base on
38. make sure
39. take away
40. begin with
41. right now
42. as soon as possible
43. leave a message
44. all kinds of things
45. walk around
46. fall asleep
47. wake up
48. go on a trip
49. have a good time
50. take photos
51. come out
52. come on
53. have a family meeting
54. talk about
55. go for a holiday
56 go scuba diving
57. write down
58. by oneself
59. walk along
60. get a chance to do sth
61. have a wonderful time
62. book a room
63. have an accident
64. be interested in
65. use sth. to do sth.
66. make a TV show
67. be amazed at
68. take part in
69. feed on
70. get out of
初三英语复习资料3
1. Why don’t you do sth.?
2. make sb. Happy
3. borrow sth. from sb.
4. forget to do sth.
5. pay fro sth.
6. return sth. To sb.
7. learn sth. from sb.
8. be famous for sth.
9. No matter what…
10. be with sb.
11. go on doing sth.
12. speak highly of sb.
13. keep doing sth.
14. allow sb. To do sth.
15. encourage sb. to do sth. 16. It is said that…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扩展3)
——初三语文词语解释复习资料3篇
初三语文词语解释复习资料1
第一册
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希少。
4.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6.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第二册
1.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3.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4.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5.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6.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7.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9.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迹。
10.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11.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1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1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15.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稽,查考。
16.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扩展4)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大纲3篇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大纲1
1、语音
能运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看拼音写出相应汉字。能根据拼音规则,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识记汉字与运用:一是应识记课本篇目中常见的字,做到会读、会写、会注音;二是应掌握课文中的同音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三是应掌握课文中的形似字,做到会注音、会写、正确运用;四是应掌握多音多义字,做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正确注音及运用,五是注意纠正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读音。
2、标点符号
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能纠正使用标点符号不恰当的错误,能正确理解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了解标点符号知识及用法:一是了解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的用法;二是了解5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的用法,以及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的用法;三是能纠正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和具体说明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3、汉字
识记、掌握课文中规定的常用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指出一般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掌握常用字的字义,特别是要了解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能用部首检字法、词典。掌握、区分、运用:一是掌握课文中的汉字;二是掌握常用汉字的字形、字义;三是正确区分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不写错别字,要准确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就必须掌握汉字的形、音、义三方面的特点,总结容易产生错字、别字和读错字的原因,把字写规范、读准确,还要善于利用字典、词典。字典、词典是我们学习的良师益友。
4、词语
掌握初三语文课本中的注释、课后练习中出现的词语,以及课文中的常用词语。能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辨析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能分辨词语的感**彩。
掌握、揣摩一些基本的方法:一是掌握常用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课文下注释和课后练习中提出的常用词语;二是能理解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包括词义、引申义、比喻义,能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表达作用;三是能分辨词语的感**彩,辨析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四是会辨析一些同义词、反义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把每篇课文下的注释中的词语要多看一看,有重点地记一记,写一写,做一些积累,学会在一定的语境中揣摩、理解词语的意义。
5、语法
了解词的分类,能在语境中辨析词类。了解短语的分类,能辨析短语的类型。能分析单句的成分,了解复句的主要类型,会分析二重复句。能够辨识、修改病句。
语法知识及运用:一是了解掌握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二是了解短语的结构类型(并列、偏正、动宾、主谓、介宾等),熟悉几种成分的使用;三是分析理解句子成分,并具有熟练的造句能力;四是复习巩固复句的主要类型,了解常用的关联词语,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其结构;五是能修改常见的语病。学习语法是为了帮助我们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把话说正确,把语句写通顺。语法是研究用词造句的规律,我们学习语法要有重点地进行归类梳理,通过辨析比较,不断加深理解,以求达到熟练掌握。
6、修辞
能辨析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知识,能在具体语段中指出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对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能体会不同句式的不同表达作用,并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选择句式。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辨识运用:一是能辨析八种修辞方法;二是学会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变换句式;三是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学习语法是为了把话说得简明、通顺、正确;学习修辞方法则是为了把话说得好。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扩展5)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阅读复习资料3篇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阅读复习资料1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建设时期与**的自然条件顽强**,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柯察金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6、““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7、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8、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阅读复习资料2
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主将,因为这六人**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7、《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_。
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9、《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刘备;关羽;张飞。
10、《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扩展6)
——初三上册化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3篇
初三上册化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
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N2 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 + 5O2点燃4P2O5;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固液不加热:2H2O2 MnO2 2H2O + 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发热。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生铁等;
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 、 Fe等;
②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 、 KMnO4等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实验
如右图:两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O2↑。说法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的子在不断运动;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净水的方法: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吸附、过滤、消毒;
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水中的细小颗粒;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颜色和气味。净化效果的是蒸馏。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另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硬水。
3.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有:煮沸、蒸馏。
五、爱护水资源
措施:(1)节约用水:一**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变习惯减少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①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②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方法: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元素;(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Fe 、 S 、 He 。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O、Si、Al、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 (He为2 ),在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三.元素周期表规律:
1.横行(周期):电子层数即周期数,在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2.纵行(族):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四.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表示铁离子;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
3.原子和离子:
初三上册化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2
【性质活泼的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
参加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硫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4Al+3O2==2Al2O3
碳C+O2==CO2
铁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奇妙的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H2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
③通常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能燃烧。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
1.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三、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改善环境状况;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日报质量:空气日报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氧气的制法】
一、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特点:“一变二不变”
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或减慢)
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水+氧气
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并加热)-→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在上,加热在下)
三、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四、分解反应
(1)是基本反应类型
(2)含义: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特点:“一”变“多”
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1、实验用品:铁架台、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高锰酸钾
2、操作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装药品
(3)定:固定试管
(4)点:点燃酒精灯
(5)收:收集氧气(利用排水法)
(6)离:将导管从水槽中撤离
(7)熄:熄灭酒精灯
3、注意事项
(1)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3)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4)试管内的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刚产生气泡不能立即收集。【这时产生的气泡是试管和导管内排出的空气。如果收集,则收集的气体(氧气)不纯】
(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的粉末进入导管,使水槽中的水变红】
(7)实验完毕后,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六、氧气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空气中约含21%的氧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第一种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气态空气变为液态。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在-196℃的情况下,液态氮蒸发,剩下的就是液态氧。通常我们把氧气贮存在蓝色的钢瓶里。
第二种制法: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扩展7)
——初三学生英语上册期末复习资料3篇
初三学生英语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
副词的构成
从形态上看,大多数副词都是由"形容词+后缀-ly"构成的,例如:slowly, heavily, truly, terribly等。
形容词变副词:
①在形容词词尾直接加-ly。如:real-really; helpful-helpfully; careful-carefully; slow-slowly; quick-quickly; quiet-quietly
②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形容词要变y为i,然后再加-ly。如:busy-busily; angry-angrily; easy-easily
③某些以辅音字母加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和以-ue结尾的形容词要先去掉e,然后再加-y或-ly。如:terrible-terribly; true-truly; gentle-gently
注意:friendly; motherly; lovely,weekly,lively等词是形容词而非副词。
④英语中还有少数与形容词同形的副词,例如:daily, early, fast, hard, high, long, near, straight, well等。请比较它们的词义和用法:
the high jump 跳高项目(形容词)to jump high 跳得高(副词)
a fast car 行得快的汽车(形容词)to drive fast 开快车(副词)
an early riser 早起的人(形容词)to get up early 起得早(副词)
a straight line直线(形容词)Go straight ahead. 一直朝前走。(副词)
注意:兼有两种形式的副词
①late 与lately:
late意思是“晚”;lately 意思是“最近”。例如:You have come too late.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lately?
②deep与dee*:
deep意思是“深”,表示空间深度;dee*时常表示感情上的深度,“深深地”。例如:He pushed the stick deep into the mud. Even father was dee* moved by the film.
③high与highly:
high表示空间高度;highly表示程度,相当于much 。例如:The plane was flying high. I think highly of your opinion.
④wide与widely:
wide表示空间宽度;widely意思是“广泛地”,“在许多地方”。例如:He opened the door wide. English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初三学生英语上册期末复习资料2
副词的分类
1.时间和频度副词:
now,then,often,always,usually,early,today, lately, next,last,already,generally,frequently, seldom,ever,never,yet,soon,too, immediately, hardly,finally,shortly, before, ago,sometimes, yesterday.
2.地点副词:
here, there, everywhere, anywhere, in, out, inside, outside, above, below, down, back, forward, home, upstairs, downstairs, across, along, round , around, near, off, past, up, away, on.
3.方式副词:
carefully, properly, anxiously, suddenly, normally, fast, well, calmly, politely, proudly, softly, warmly
4.程度副词,放在被修饰词之前:
much,little, very,rather,so,too,still, quite, perfectly, enough, extremely, entirely,almost, slightly.
5.疑问副词,一般放在句首:
how, when, where, why.
6.关系副词,一般放在句首:
when, where, why.
7.连接副词:
how, when, where, why, whether.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3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