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数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方程3x-y=2,x+-2=0,x=,x2-2x-3=0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2.解方程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3x-3=2x-2b.3x-6=2x-2
c.3x-6=2x-1d.3x-3=2x-1
3.方程x-2=2-x的解是()
a.x=1b.x=-1c.x=2d.x=0
4.对+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方程b.是方程,其解为1
c.是方程,其解为3d.是方程,其解为1、3
5.方程可变形为()
a.b.
c.d.
6.x增加2倍的值比x扩大5倍少3,列方程得()
a.2x=5x+3b.2x=5x-3c.3x=5x+3d.3x=5x-3
7.a厂库存钢材为100吨,每月用去15吨;b厂库存钢材82吨,每月用去9吨.若经过x个月后,两厂库存钢材相等,则x的值为()
a.3b.5c.2d.4
8.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货价仍获利20%,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a.80元b.85元c.90元d.95元
二、填空题
9.代数式2a+1与1+2a互为相反数,则a=_______.
10.如果-3x2a-1+6=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_______,方程的解为x=_______.
11.若x=-4是方程ax2-6x-8=0的一个解,则a=_______.
12.如果5a2b与-同类项,则m=_______.
13.已知3x+2=0,则4x-3=_______.
14.一个数x的与它的和等于-10的20%,则可列出的方程为_______.
15.已知梯形的下底为6cm,高为5cm,面积为25cm2,则上底的长等于_______.
16.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办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稿费14%的税;(3)稿费高于4000元,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某老师获得了2000元稿费,他应纳税_______元.
三、解答题
17.解下列方程:
(1)(2)
(3)
18.在公式s=(a+b)h中,已知s=120,b=18,h=8,求a的值.
19.不论x取何值,等式ax-b-4x=3永远成立,求ab的值.
20.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5m+12x=+x的解比关于x的方程x(m+1)=m(1+x)的解大2.
21.已知x=3是方程的解,n满足关系式,求m+
n的值.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22.在*处劳动的有29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要从乙处调若干人去支援*处,使在*处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2倍,应从乙处调多少人去*处?
23.一项工作,*单独做需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这项工作由*、乙两人合做,并且施工期间乙休息6天,问几天完成?
24.张老师带领该校七年级三好学生去开展夏令营活动,*旅行社说:如果老师买全票一张,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老师在内按全票价的6折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当学生人数为多少人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多?
25.小明中考时的准考*号码是由四个数字组成的,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有如下特征:
(1)它的千位数字为1;(2)把千位上的数字1向右移动,使其成为个位数字,那么所得的新数比原数的5倍少49.请你根据以上特征推出小明的准考*号码.
参考*
1.a2.b3.c4.d5.a6.d7.a8.c
9.-10.1211.-112.713.14.x+x=-1020%15.4cm
16.16817.(1)a=-8(2)x=-9(3)x=-8
18.a=12
19.-6
20.m=-
21.或22.应从乙处调3人去*处23.10天完成
24.当学生人数为4人,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多
25.小明的准考*号码是1990
第2篇:小学七年级复习练习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黑痣(zhì)蜂蜜(mì)褪*(tuì)
b.孤舟(gū)卜问(pǔ)焚香(fén)
c.海鸥(ōu)磕头(kē)时辰(chen)
d.模仿(fǎng)温柔(róu)纯真(chún)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a.孤舟榆钱退*劝慰
b.香炉纠纷磕头牵挂
c.占据黑痣姿式焚烧
d.卜问暑假纯真宛惜
3.选词填空。
(1)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____(挡、击、迎、阻),教鞭轻轻地________(砸、打、敲、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________(声音、声调、音调、调子)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________(声调、音调、调子、声音)。
(3)今天想来,她对我的________(接触、接受、接近、接收)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________(作用、影响、启发、帮助)!
(4)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________(珍宝、珍藏、珍贵、珍奇)之一。一个孩子的________(纯净、纯洁、纯真、纯粹)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4.下列对文章各句的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b.“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接近”和“爱好”的位置可互换,换后也能很好地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d.“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对偶)
b.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比喻)
c.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排比)
d.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比喻)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两项是()和()
要形成讲礼貌的风气,就要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要有好的语感。_____________。假如心里老是考虑“我要讲礼貌,我要讲礼貌”,这是很勉强的,勉强的事情是不能持久的。_____________。所以要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不必想,自然而然地做到不使人家不舒服。叶圣陶先生的话是十分中肯的。
a.有了文明的习惯,有了好的语感,讲起礼貌来就自然,就靠得住。
b.良好的语感是一个人语言素质高的表现,是在长期的积累和运用中形成的。
c.记着的时候还行,忘了的时候,脏话就来了,这当然不能形成社会风气。
d.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勉强的,太勉强了往往会让人家感到不自在。
7.《我的老师》作者_____________,当代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
8.本文共写了七件事:a.假怒b.教舞c.观察蜜蜂d.教读诗e.处理纠纷f.看写字g.梦中寻师。其中,表现老师对学生的温柔、慈爱的是_____________;写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依恋的是_____________;写得详细的是_____________。
9.蔡老师的*格特点可用“_____________”来概括,文中“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蔡老师对学生感情的根本点。
课内阅读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选文中(*)处应填___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
a.糊里糊涂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d.稀里糊涂
2.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
3.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
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
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5.选文中“我才醒了”的“才”和“我才睡熟了”的“才”各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才”字饱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1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第3篇:三年级数学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
1.917÷7所得的商是()位数。
213÷5所得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2.平年的第一季度是()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是()天。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第()季度和第()季度的天数相同,都是()天。
3.去年南京市中、小学的暑假从7月4日开始,到8月31日结束,暑假一共有()天。
4.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86×23的积的最高位是()位,积是()位数。
5.4分米=()米=()厘米20吨=()千克
7500米-7千米=()米2千米40米=()米
4吨-3000千克=()千克1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饲养小组养白兔8只,黑兔3只,白兔只数占总数的(),黑兔只数占总只数的()。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占总数的()。
7.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厘米。
8.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9.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和它相邻的两个一位小数分别是()和()。
1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2分米,它的周长是()。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面积是()。
11.对于和,从()面看形状是不一样的,从()和()面看形状是一样的。
12.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二、判断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2.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3.20个梨,5个小朋友各吃了,每个小朋友吃了4个梨。()
4.如果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小。()
5.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6.把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的4倍。()
7.被除数中间有0的,商中间一定有0。()
8.2月份最多有4个星期日。()
9.25个12相乘可以写成25×12。()
三、选择
1.在下面的公历年份中,是闰年的有()
a.1800年b.1982年c.2004年d.1998年
2.时针走两圈,分针要走()圈。
a.12b.24c.60
3.水果店第一次运进水果5吨,第二次又运进3000千克,两次一共运进水果()。
a.3005千克b.8吨c.53吨
4.把一个长10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硬纸剪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可以剪()。
a.1个b.2个c.3个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0.5+1.9=7.3-3.6=30×23=
70×80=460÷2=-=15÷3+15=
380÷2=0÷12=24×50=45-5×4=
45×40=67÷9=8.7-7.8=193×0+3=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3×64=605÷5=542÷5=66×80=
六、*作题。
1.笑脸向()平移了()格。
2.画出漏斗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形。
3.画出左下角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4.用18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长方形的周长最大应怎样拼?周长最小呢?请画出图,并列式计算。
七、解决问题。
1.气象小组在一天的四个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记录。
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平均
气温(℃)13162418
(1)但有一块地方被墨水盖住了。你能知道20时的气温是多少℃吗?
(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3)你还想到了哪些?
2.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两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算出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吗?
3.小明家的客厅长5米,宽4米。地面上铺有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这种地砖20元一块。铺这个客厅,需要多少块地砖?买这些地砖共需多少钱?
4.一张白纸,包书用去,包本子把剩下的纸全部用完,包本子比包书多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若这张白纸有50平方分米,那么包书用去多少平方分米纸?
5.利农化肥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化肥840吨,平均一个月可生产化肥多少吨?合多少千克?
6.实验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若*每位15元,儿童每位8元,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七年级数学复习题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