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二语文期中试卷测试大全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下面请参考为您整理的“初二语文期中试卷测试”,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一)积累(共13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在长城脚下,渤海之滨凭吊孟姜女庙,不能不使我联想到晴光万里的今天。一部*历史,记zǎi了多少*的苦难?今天灾难终于过去,但是看到长城所想到的、想说的却是想不完也说不尽的;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今天举世瞩目、无与lún比的旅游胜地,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这里面还有人,有着令人永远难忘的人的活动。她使你深思,给你启发,能教你低徊不已。
(摘自《万里长城断想》)
2.默写。(8分)
①,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②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隔*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⑥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的诗句是:,
3.名著阅读。(3分)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做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作者是。
②主人公因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二)运用(共10分)
4.请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修改语病。(3分)
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
(1)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镇*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2)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今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5.有些新闻图片,常常让人感动不已。一个人、一件事,被定格在那一瞬间……(7分)
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总理*15日及16日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他深入受灾严重的学校、孤儿院、寺庙,到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看望慰问各族群众,代表党*、*向受灾群众致以深切慰问。在探访孤儿院时,*对一名哭泣的孤女说:“孩子,爷爷看你来了,看着爷爷,笑一笑,要坚强些,困难总会过去的。”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全国各地民众也纷纷举行烛光祈福活动,人们点燃烛光,为玉树地震遇难同胞哀悼,为灾区*祈福。
(1)分别用简洁地语言概括两幅图片内容。(2分)
(2)整合这两幅图片以及说明文字提供的信息,为本次语文综合*学习设计一个主题。(3分)
(3)假如见到孤儿院那哭泣的孤女,你会对她说点什么?(2分)
二、阅读理解(共47分)
(一)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6—7题。(共5分)
*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2分)
7.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我的母亲》一文,完成8—11题。(共13分)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a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b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c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8.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加点词“清算”的理解。(2分)
9.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4分)
10.选文在abc三处描写母亲的细节中,最使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一处?试找出一例并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3分)
11.结合上文,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对两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作出简要评价。(4分)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12—15题。(共16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国者从*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酒酣(2)坐盗
(3)使*国者从*门入(4)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4.在这两个小故事中,晏子是怎样回敬楚王,使楚王陷于尴尬境地的?(4分)
15.结合以上两篇短文,说说晏子是个怎样的人?(4分)
(四)阅读《神秘旅客》一文,完成16—19题。(共13分)
在大别山腹地,有一个小山镇,叫作枫树镇。镇上有一家新开的小旅馆,叫作“远客来客栈”。客栈的老板是个女的,姓林,大伙都称她“林嫂”。
这一天晌午,客栈里突然闯进来一个年轻人。这人蓬头垢面肮脏邋遢,且一脸的倦容,打老远就能嗅到一股刺鼻的汗*味。林嫂皱了一下眉,本想把他打发出去了事。可这人将*和一张百元的*票往柜台上一推,说:“开间房,我要睡一会。”
做生意是要讲个信誉的。顾客就是上帝。不管这个“上帝”是美是丑,是阔还是穷。
林嫂将来人登了记,将楼上的一个房间钥匙交给了他,特别叮嘱道:“房里有淋浴,你冲一下再睡吧。”
那人含糊地应了一声,独自上楼去了。
自这人上楼之后,就再没了动静。晚上没下来吃晚饭,第二天早上还是没下来吃早饭。直至过了晌午,那个房间还是没有任何动静。这时林嫂觉得不对劲了。便上去敲门。可敲了老半天,里边一点反映也没有。这一下林嫂慌了神,心想这人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了?便连忙给镇上派出所打电话。
不一会,派出所来了两个民*。林嫂便将店里这个奇怪的旅客的情况作了汇报。两民*上楼去先是敲了敲门。果如林嫂所说,里面没有反映。于是,他们便让林嫂拿出了备用的钥匙,打开了房门。
进去一看,那个年轻人横叉四五地躺在床上,也不知是死是活。大家叫了几声,这人一点反映也没有。林嫂不由得紧张起来。这时,一位民*很有经验地用手拭了拭鼻息,说:“还有口气。快,打‘120’,送市医院抢救!”
没过太久,市医院的救护车开来了,大家七手八脚将这人抬了上去。林嫂怕有什么闪失,便随车跟上过去。
到了市医院,医生护士们立即将这人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输氧、输液、测血压,量体温,还做了心电图、脑电图和ct……可什么都做过了,却什么都正常。值班医生糊涂了:这个人患的是什么怪病呢?
这时候科主任过来了。科主任是留法的博士,也是享受*津贴的老专家。他看了看病人的各项检查报告单,用听诊器重新给病人听了又听,翻开病人的眼皮仔细看了看病人的瞳孔,又掐着病人的手腕数了数脉搏。半晌,主任舒了口气,站了起来。
林嫂急了,问:“大夫,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呀?”
主任笑了笑,道:“他没有病,他只是睡得太熟了!”
“睡着了?”众人面面相觑,无不愕然。
随车来的民*摇*,道:“他已经睡了快三十个小时了,怎么会还不醒?再说,这人一身脏兮兮的,又是赤手空拳,形迹太可疑了!他会不会是逃犯?”
这一说,大家更紧张了。林嫂掏出这人登记时用的*,递给民*,说:“这人名叫朱大*,你们给查查,到底是什么人!”
这位民*立马与市*局刑*队的一个熟人取得了联系,让他上*网上查一查有没有一个名叫朱大*的逃犯,并把此人的*号报了过去。过了一会,对方打来电话,说网上通缉嫌犯名单上没有此人。不过,他倒是有个朋友也叫“朱大*”,是市消防支队的一个班长。“该不会是这位老兄吧?”民*那位熟人半开玩笑地说。
“能不能找到你那朋友的*号?”
“行,我到消防支队问一下吧。”
没大一会,这位民*的手机响了:“你好。我是市消防支队的支队长王中海。听说你们那儿留住了一个名叫朱大*的人,是么?”
“是的。”
“他的*号是不是342401198201040013?”
“是啊!他是?”
“哈哈,他是我们的人,我也正在找他呢!他在你身边吗?让他听电话!”
“他已经睡了30个小时了,到现在还没醒呢!”
对方沉吟了一会,说:“那就继续让他睡吧。为了扑灭三道沟的森林大火,他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没合过眼了!昨天中午,大火扑灭后,他跟我请了一天的假,说是要到附近看一位亲戚,想不到跑你们那儿睡大觉去了!这小子,挺会享福哇!”听到这个消息,大伙儿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林嫂朝护士要了条毛巾,帮朱大*擦去了脸上的汗渍,又从兜里掏出昨天朱大*开房的一百元*票,将*票和那张*一起,悄悄地塞进了病床的枕头下面。然后,她伸手抹了一下眼泪,转身离开了病房。
16.文中“神秘旅客”的“神秘”表现在何处?(4分)
17.请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推”字表现了年轻人怎样的心理?(2分)
可这人将*和一张百元大*往柜台上一推,说:“开间房,我要睡一会。”
18.结尾处画线句子中消防支队王中海的一番话可以省略吗?为什么?(4分)
19.选文在艺术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加以分析。(3分)
三、作文(共50分)
20.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些事情在我们始料未及的情况下发生了,有些事情却没有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出乎意料。但可肯定地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是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就豁然开朗——既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启迪着我们思考。
请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能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更多内容请点击:
初中>初二>初二语文试题
第2篇:初二语文测试卷
一(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湛()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xī)戏的各*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xiào)无情吞噬()的(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
2、课文默写。(10分)
(1)它没有,没有。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
(2)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唐代_________《闻雁》)
(4)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唐代白居易《池鹤》)
(5)巢成雏长大,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葛天民《迎燕》)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民的崇敬之情。
b、《海燕》中“大海”象征*高潮时广大*群众的力量。
c、小说《石榴》选自《丁东草》,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d、《敬业与乐业》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主体部分别论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4、请修改下*的错误。(4分)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修改方法:
(2)糖就像*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修改方法: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如东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4分)
二(60分)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回答6~9题(13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6、文中写出高原辽阔的词语是________,写出高原平坦的词语是________。(2分)
7、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第二段中的第一个破折号和第三段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4分)
9、第三段既说“极普通”,又说“不平凡”,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0~14题(18分)
向日葵
张抗抗
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显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羽毛的大鸟。
车渐斩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夕阳逼近,金黄*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天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10、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第3段加点的“秘密”和第9段加点的“弥天大谎”在文中的含义。(4分)
秘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天大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语言很有特*,试举例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作者笔下的向日葵具有怎样的个*?你喜欢这种个*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语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在海底世界里,有一种会给自己造“房子”的动物,它们能从自己的身体里分泌出石灰质,作为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子”,用做自己的栖身之地,这些动物就是贝类。因为它们的身体柔软,所以归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建造的“房子”就是那些五光十*的贝壳。然而,在软体动物的家族中却有一种能够吐墨的动物叫乌贼。因为它能吐墨,所以也叫墨鱼。要说乌贼也是贝类,这就很难使人相信了。事实上,乌贼的确属于贝类。它的房子造到了自己体内,叫内骨胳——也叫“海螵蛸”,是一种很好的*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5~18题(15分)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5、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本文论*的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以“自立”为比喻的本体,仿照示例写一个句子。(2分)
示例:自立,是那荒山上挺拔的松柏,四季常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的财富。“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粉墨登场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事件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的负面词汇。请结合本文思考,你认为当今的“富二代”们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19~22题(14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①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②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注:①道义。②邀请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20、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4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22、*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马说》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的主旨。(5分)
三(4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3、请以以“新春又临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二语文(*)
1、zhàn嬉啸shi蜿2、略3、c
4、(1)将“相当危险”和“很困难”调换位置。(2)在句末加上“的物质”(或“的东西”或“的物品”等)。
5、(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2分)
(2)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的地域文化。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实例四: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看法1分,理由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6、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7、(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8、第二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第三段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9、不矛盾。因为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当然极平常,所以说“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所以说不矛盾。
10、作者在天山脚下意外发现了不向阳的向日葵,由此引发了自己的反思。
11、秘密:向日葵不向阳;弥天大谎:向日葵向阳。
12、从比喻、拟人等修辞角度,或遣词造句的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13、*特行,敢于坚持自我。
14、不设统一*。示例:盲从会使人更加远离真理;任何事物都有特殊和例外;要有*的人格和思想;只有亲身体验才会了解事物的真谛等。
15、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论*方法:举例论*对比论*。
16、开篇使用俗语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最后归纳强调论点。
17、示例:(1)自立,是那石缝间翠绿的小草,坚韧顽强。(2)自立,是那波浪中高扬的风帆,乘风破浪。(符合题目要求,符合句式特点即可)
18、答题要点: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和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感恩社会和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能围绕自立自强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满分)
19、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a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①代词,指马,②代词,指*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现”,②动词,看见)
20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21、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
22、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关爱动物,善有善报
23、略
第3篇: 初二上期末测试试卷
一、从a、b、c、d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其他单词划线部分读音不同的选项。(1×8=8分)
[]1.a.whereb.carec.aird.were
[]2.a.shoutb.aboutc.southd.group
[]3.a.partyb.youngc.yesd.year
[]4.a.whoseb.whyc.whend.where
[]5.a.postb.watchc.stopd.hospital
[]6.a.shallb.washc.machined.school
[]7.a.cupb.busc.studentd.but
[]8.a.girlb.bagc.oranged.great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项。
a.写出下列动词的单数第三人称、现在分词、过去式。
(0.5×18=9分)
1.thin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as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u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e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teac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写出下列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1×4=4分)
1.man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ung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hea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根据音标写出单词。(0.5×8=4分)
1.she_______[ri:tmt]theappleonthetree.
2.doeshe_______[in'dn&i]hiswork?
3.donot_______[klaim]thatladder!
4.walk_______[+'l&r]theriver.youcanseethatboat.
5.limingwasilllastsunday.hismothertookhimtothe
_______['h&spitl].
6.doyou_______[n+u]thatvillage?
7.helivedonthe_______[f+:st]floor.
8.we_______[k&:l]itfootball.
三、选择*。(1×20=20分)
[]1.didyoufinish_______thatletterlastnight?
a.writingb.writeing
c.writed.towirte
[]2.sheisstrict_______herwork.
a.onb.tohelp
c.ind.by
[]3.letus_______thefarmerswiththeirwork.
a.helpb.tohelp
c.helpingd.helps
[]4.mr.wangaskedthechildren_______andlistentohim.
a.tostopplayinggames
b.tostoptoplaygames
c.stoppingplayinggames
d.stopplayinggames
[]5.thethirdmonthoftheyearis_______.
a.februaryb.march
c.aprild.september
[]6.howdoesyourfather_______towork?
a.goesb.went
c.isd.go
[]7.isyoursisterfreetomorrow?
no,sheisgoing_______afootballgame.
a.tolookatb.tosee
c.towatchd.tohavealookat
[]8.where_______youlastsundaymorning?
a.areb.was
c.wered.did
[]9._______doeshegotoseehismother?
a.howmuchb.howoften
c.howmanyd.howlong
[]10.mayiuseyourchair?
certainly,_______.
a.hereitisb.heretheyare
c.giveyoud.hereyouare
[]11.mustwecleantheclassroomnow?
no,you_______.
a.mustn'tb.maynot
c.can'td.needn't
[]12.doesyoursisterenjoy_______gamesafterclass?
a.toplayb.toplaying
c.playsd.playing
[]13.whatlessonsdidyou_______yesterdayafternoon?
a.hadb.has
c.haved.having
[]14.youmustlookafter_______andkeephealthy.
a.yoursb.your
c.youd.yourself
[]15.he'dbetter_______englishinthemorning.
a.readb.toread
c.readingd.reads
[]16.limingsingsbetterthan_______boysinhisclass.
a.othersb.other
c.anyotherd.theothers
[]17.wereyoutiredafterthesportmeet?
yes,butonly______.
a.afewb.few
c.alittled.little
[]18.thereisn't_______atthebusstop.
a.peopleb.somepersons
c.anyoned.somebody
[]19.ourenglishteacheroften_______englishinclass.
a.speakingb.talks
c.saysd.speaks
[]20.i'dlikehim_______myoldfriends.
a.meetb.tomeet
c.meetingd.formetting
四、填空,(1×8=8分)
1.thisboxis_______(heavy)thanthatone.
2.tomisoneof_______(short)inhisclass.
3.thereare_______(many)studentsinourclassthaninthatclass.
4.it'stime_______class.
5.shallwegothere_______bus?
6._______mywaytoschoolimetweifang.
7.hewaslate_______classlastfriday.
8.heoftenhelpsus_______ourhomework.
五、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6=6分)
1.who_______(carry)theheavyboxtwominutesago?
2.we_______(e)homefromworkathalfpastsixlastnight.
3.they_______(play)footballtomorrowafternoon.
4.sheusually_______(go)tobedatten.butlastnightshe_______
(be)late,becauseshe_______(notcatch)thetrain.
六、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项。(3×5=15分)
1.weifangcleanedtheirclassroomyesterdayafternoon.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yhadashortrestafterschool.(变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hewenttobedbeforetwentypastelevenlastnight.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heyputthebasketsoforangesonthetruckyesterdaymorning.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omiscookingsupperwithhismother.(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完成下列对话。(0.5×20=10分)
a:whatday_______yesterday?
b:it_______friday.
a:doyouknowthe_______yesterday?
b:yes,itwasseptembertenth.
a:_______classes_______you_______yesterdayafternoon?
b:i_______twoenglishclasses.
a:______________you_______afterschool?
b:iwenttothepark.
a:_______didyoureachthere?
b:ireachedthere_______bus.
a:_______didyoureachthere?
b:i_______there_______halfpasteight.
a:_______you_______agoodtimeinthepark?
b:yes,i_______.
a:areyougoingtherenextsunday?
b:no.i______busyallthetime.ihavequitealotofhomework______do.
八、阅读理解。
amanwaswalkingintheparkwithhisdog.thenhesawhisfriendwithadog.thetwobegantalkingandthedogsranofftogether(一起).afterafewminutestheybecame(变得)worried(焦虑)."iwanttoknowwherehannibalis."hesaid."iwanttoknowwherecleopatrois."shesaid.
theywenttolookfortheirdogs,buttheycouldn'tfindthem.threedayslaterthemantelephoned(打电话)hisfriend."didyourdogehome?"hesaid."yes."sheanswered."howdidyoufind
it?""iputanadvertisement(广告)inthenewspaperandigotitbackthenextday.whydon'tyoutry(试)that?""ican'tputanadvertisementinthenewspaper."hesaid."whynot?""becausehannibalcan'tread."
根据上文判断下列句子正误。对画√,错画×。
(1.5×4=6分)
[]1.twofriendsandtheirdogsmetinthestreet.
[]2.thetwofriendstalkedtogetherandtheirdogsran
offtogether.
[]3.afewminuteslatertheybecameworriedbecausethey
couldn'tseetheirdogs.
[]4.thewoman'sdogcouldreadbuttheman'sdogcouldn't.
九、完形填空。(1×10=10分)
thereisabigtree1myhouse.ablackbird2inthetree.everydayi3somefoodtothetree.thebirdseesmeand
es4.thefoodisinmyhand.thebirdes5myhandandeats(吃)thefood.it6frommyhand.after7itgoesbackintothe8.igive9foodtothisbirdeveryday.
andsothebird10me.wearegoodfriends.
[]1.a.infrontb.nearc.nextd.from
[]2.a.sittingb.livingc.livesd.sit
[]3.a.takeb.bringc.gived.put
[]4.a.onb.toc.fromd.down
[]5.a.inb.toc.fromd.for
[]6.a.eatsb.eatc.sitd.sits
[]7.a.meb.itc.thesed.that
[]8.a.houseb.treec.anyd.field
[]9.a.littleb.somec.anyd.afew
[]10.a.eatsb.likec.knowsd.glad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测试大全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