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1
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11-20以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将对今后的计算产生直接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既能联系巩固旧知识,又能更好地为学习“8加几”、“7加几”等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通过圈一圈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评价:
1、针对目标一,主要采取观察、比较、交流计算9加几,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2、针对目标二,注意采用交流性评价和样题评价。通过观察、比较、练习等方法,能准确计算9加几的结果。
学习过程:
环节一,回忆旧知,情景引入
1、复习旧知: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3、闯关成功的我们可以去运动会场了。能快速说出2-9的分成和组成,能正确计算10加几的得数。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1、图片上有什么数字信息?
2、箱子里有几盒牛奶?箱子外面有几盒牛奶?
3、提出数学问题。
4、列算式。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 带着问题,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 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给适当地指导。能找出图片上的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会列算式。
环节三,汇报交流,梳理方法课本练习第89页例题。
1、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画一画,圈一圈,掌握算法;
3、说说圈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法;
4、做一做1题。
1 指导学生说算法;
2 指导学生圈一圈;为什么要这样圈?
3 指导学生说算法。学生会画,会圈,会算。
环节四,对比分析,感悟优法课本第89页做一做第2,3题。说说你的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总结发现:结果都是十几;得数十几中的几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掌握此规律会计算得又快又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总结算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环节五,体会应用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规律。会用凑十法较准确计算。
环节六,全课小结,拓展方法学生尝试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凑十法的方法是什么?能说出凑十法即可。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图片:练习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习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习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 9 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 )=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 9+1+5= 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
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 13 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纸箱内有 9 盒饮料,箱外有 4 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 9+4 计算。(板书:9+4)
②演示 9+4 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 9+4 的得数呢?重述凑 10 的'过程:放进箱里 1 盒是 10 盒,箱外面还有 3 盒,10 盒加上 3 盒一共是 13 盒。
③说明 9+4 的口算方法。算 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 9+4 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 9+1 得 10,所以算 9+4,先把4 分成 1 和 3;9 加 1 得 10,再加 3 得 13。然后,在 9+4 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男生有 9 人,女生有 6人
(3)教师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 9人与女生 6 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
(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 9+4、9+6 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 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 9 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 加几)我们已经知道 9+4=13、9+6=15,那么 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摆一摆,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习十七第 2 题。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习二十第 1 题。
(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
(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做练习二十第 4题。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