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计划十篇

文/ 耽写网 时间: 教育随笔
语文复习计划篇1

一、分册复习

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理解

1.复习重点: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记忆

2.复习难点: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联系与区别。

②了解其基本的文学知识,如,记叙文的要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议论文的结构等,以此落实到一至六册课本中的重点篇目中的重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

3.复习目标:①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神话、诗歌、戏剧。

②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家等。

③分册复习是对教材的忠实,针对一、二、四、五班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一册书一周,约六周(一个半月),每册复习完成之后,辅之以选择的题精练。

4.注意事项:针对三班的同学,在以上复习的基础上,选择大量的题加强训练,在知识的运用上加深加宽。

二、专题复习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于课文分成五大类,进行专题复习,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大概用时四周)

1.记叙文专题复习

2.说明文专题复习

3.议论文专题复习

4.应用文专题复习

5.古诗文专题复习

(二)作文指导(大概用时一周)

了解说明文、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审题,正确地选材、立意、结构文章,板书正确,为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为使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且成绩较好,必须重点落实第一、第二阶段的复习,总耗时约二个半月。

三、模拟冲刺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又特别是三班,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增加见识,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燥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花时约半月。

四、作文训练

侧重于名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举行写作知识的讲座,让学生做到有写的东西,下笔能心中有数。

找一些典型的写人、叙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基本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复习计划篇2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一】

一、复习内容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将课下注释,作文重中之重。古诗词背诵必须确保全会。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

七(2)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

1、书写能力差。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许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能力差。不会审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阅读量小。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着。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不认真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复习流程

第一轮:

1、先复习文言文,全力以赴做到更好。

2、在复习第四单元说明文,这是次重点。

3、其他三个单元抓基本篇目。

第二轮:

以单项训练和做模拟题为主。

七、时间预设

第一轮:

1、文言文复习(4课时)古诗词背诵(2课时)

2、第四单元(4课时)

3、其他三单元(2课时)

第二轮(预留2天机动时间,应对高中会考)

1、积累与运用(4课时)。A、名着导读。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C、

古诗、名句的默写。D、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2、现代文阅读(3课时)。A、课内阅读(4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2课时)。

八、时间段与分工:

12.24--12.2825、26孙翠云

27、28于波

29、30包雅琴

12.31--1.419李翠霞

23、24刘旭强

1.7--1.11第一单元姜守勇

第二单元包雅琴

第三单元李翠霞

1.14--1.15积累与运用刘旭强

1.16--1.17现代文阅读综合孙翠云

1.18文言文阅读综合于波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二】

一.复习总设想

(1)、整理归类:以“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2)、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

第一阶段:从12月12日到12月25日,全面复习语文考试中的基础积累与运用、古诗文板块的考试内容。

首先,12月12日到12月15日,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课文中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这个时间段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复习内容确定在教材中的实记知识,即拼音字词、古文诗歌的背诵记忆,力求做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切实掌握,另部分学生基本掌握。

其次,12月18日到12月24日,分专题复习“基础积累与运用”考试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二阶段:从12月25日到12月31日,进行“现代文阅读”板块的考试内容,我准备大胆取舍教材的复习内容,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①12月25日到12月26日,记叙文体裁的专题复习;

②12月29日到12月30日,说明文体裁的专题复习;

③12月31日,现代文知识考点、答题的规范和技巧复习;

另外,元旦节三天假期,精选记叙文、说明文各3篇作为假期作业,进行专项练习。

第三阶段:从1月5日到1月9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

1、单元与综合练习结合,分工到人,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1)积累运用。此项内容注意印发一些资料,补充学生的积累,如古文阅读训练。语言运用、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减少失分。

(2)重点搞好阅读理解的复习。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重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①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两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因而我准备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突重点,抓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②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期末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准备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对课文中的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细化,以帮助学生横向、纵向进行记忆和理解。

(3)作文训练穿插进行(每周2个左右)。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学生写作中不会具体描写,只会概括叙述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日记进行片段训练,分写人、写事两类进行训练,同时印发一些优秀作文作为典型进行分析。另外,让学生会学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明确每一类文章的写法。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形成作文训练序列。同时让学生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初二语文期末复习力求做到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能力提高并重。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三】

一、复习内容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

七(2)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

1、书写能力差。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许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能力差。不会审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阅读量小。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不认真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4课时)。A、名著导读。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C、

古诗、名句的默写。D、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2、现代文阅读(6课时)。A、课内阅读(4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4课时)。

4、作文(2课时)。

七、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复习内容

1、名著导读。

一掌握名著导读的知识点。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本册三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教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如: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1、作家、作品。

A、《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B、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故事主题:真挚的爱。

C、全书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师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2、问题设计。

A、《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B、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C、《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问题设计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并谈谈你有体会。(如《纸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了解其中一些经典作品的寓意。

3、阅读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认识故事提示的寓意。

4、练习巩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几则故事?请说说理由。(最少两则)

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

第三、四课时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第五、六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

1、仿写句子。

2、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第八、九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2、阅读训练(下发练习卷)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如何理解“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结合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看文章的题目。

B、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

D、分析人物的性格。

E、综合各段段意。

F、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第十、十一课时

复习内容

1、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文言文翻译。

3、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第十二、十三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2、本册中各单元的作文指导。

语文复习计划篇3

*当中考进入倒计时,学生们的心情也变得极为复杂,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试”,其紧张和压力也往往达到最高值.此时,每个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状态走入考场,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怎样才能保持临考前的最佳状态呢?

一、克服考前易出现的几种不良习惯

1.做难题

有些同学在考前觉得自己复习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难题.他们一般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我做会了这些难题,万一考试时出现了某道题,我不是捡了一个便宜吗?”事实上,考前做难题有害无益.因为:

第一,做难题会影响你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本来你正准备以正常的自信心态迎接考试,可复习中突然遇到了难题,你不由得变得心中无底了,你会自己吓唬自己,深信考试必出这种难题.实践证明,你所深信的“难题必考”的假定,十有八九是不准的.

第二,做难题会打乱你的整个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得以运用.由于做难题使你无暇整理自己的思路,到了考场上头脑易发生混乱.

第三,做难题会耗费大量精力,使你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考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心态,适当休息,整理思路,如果做难题,势必会造成大脑过度兴奋,到了考试时则有可能使你感到疲劳,力不从心了.

2.开夜车

有些同学在考前拚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常常是挑灯夜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种提前兴奋是非常危险的,它很有可能使你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你思维不清晰.

此外,考前熬夜的人,在考试期间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现象.熬夜必迟起,而考试则是早晨8点,你勉强起床,毫无食欲,昏昏沉沉,怎么能答好题呢?

3.看弱点

有些同学在平时复习时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这个公式还没有背上……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进了考场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一走出考场,什么都想起来了,可为时已晚.

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反正已复习这么长时间,该掌握的大概都掌握了,没有掌握的着急也来不及了.不可能什么都会,只要正常发挥,就不会有大问题.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二、科学安排好考前一周的复习

考前的复习与平时的学习,其策略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考前的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一个短期复习计划

制定复习计划,首先要考虑到考试的顺序,即复习的顺序应同考试的顺序一致.有的同学制定复习计划的原则是后考的学科先复习,先考的学科后复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样安排无论对先考的学科还是对后考的学科都是不利的.那么,临考前一周的复习计划如何制定呢?假设考试顺序是:9日的考试科目是a、b科,10日的考试科目是c、d科,11日考试的科目是e、f科.那么,复习的安排应是:3日复习a、b科,4日复习c、d科,5日复习e、f科,6日再复习a、b科,7日再复习c、d科,8日再复习e、f科.

上述计划的另一特点是分散复习,因为集中复习易使大脑皮层疲劳,而分散复习可以转换皮层的兴奋区,复习的效果比较好.

2.确定考前复习的侧重点

在考前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把所学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地复习一遍,所以这时的复习应有侧重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内容;(2)考前老师看重和强调的内容;(3)针对自身的弱点,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复习.

3.阅读以前的各科考试试卷

通过阅读以前的试卷,可以了解命题的规律,比如说上一年压轴题是二次函数、方程综合题,那么这种题型今年作为大题可能性不大.这样为自己的复习提供一定的线索.

另外,熟悉以往的考题也是了解题型的过程,对于一个考生来说,熟悉各类题型,可以防止考场上措手不及.

三、如何保持考前最佳的身心状态

考前的临考状态,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要想精神饱满地走进考场,必须身心两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1.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

就是要树立一个“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平”,这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使人乐观、勇敢、有效地面对各种困难.

2.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考前对“能不能考上重点中学”,“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这类问题不要想得太多,应把思想集中到复习及答题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进考场.

3.不要过分关注周围人的言行

另外,考试之前,如果你的情绪很紧张,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缓解.

(1)找朋友交流;

(2)写出自己的担忧;

(3)适当地听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动人的音乐,能使人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4)为考试做准备.与其紧张,不如想能为自己做点什么.例如检查考试的必备物品,考前一天去考场看一看,熟悉一下考场周围的环境.最后,不要忘记提前一些时间从家中出发,以防路上遇到意外情况而耽误了考试.

(二)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

考试期间保持最佳的生理状况,也是决定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考前如何调节生理状态呢?

1.保持原有的起居和规律

有的同学本来平时生活很有规律,可到临考前总希望自己睡的时间能更长一些,认为这样会使自己状态更加好一些,因此,他们常常比平时提前一些时间上床.然而由于生物钟的影响,上床后并不能马上入睡,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会感觉头昏昏的,反而会影响了考前的状态.

2.避免疲劳

临考前的一周一定要避免疲劳.如果考生考前仍拼命读书至深夜或其他原因而导致体力过度消耗,进入考场会感到精力不足.此外,如果是放松或娱乐,也要避免疲劳.总之,考前的学习、娱乐一定要适度,有一个原则,即不要从事过于兴奋和刺激强烈的活动,只有活动适当才有利于脑力和体力的恢复,否则会得不偿失.

3.防止考前暴饮暴食

一些家长在考前,对考生进行所谓的“大补” ,每天鱼、肉、蛋,还要外加一些补脑冲剂,结果导致考生胃肠出现问题,也会对考试带来不利影响.

考前可食用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西红柿、瘦肉、乳类、鱼类,少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睡前不要喝过多的咖啡和茶,以免影响休息

4.晚上散步

考前一周每天散步15分钟,散步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5.洗温水浴

语文复习计划篇4

以考纲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课内文言文、古诗词、重点字词、作文、名著阅读。

2、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记叙文阅读。

3、哈市历年中考题及其他省市中考真题,模拟中考。

三、教学安排

第一阶段

以“标”为标,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各册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力争每一册的知识点都要做一次过关考查。(七、八年级的复习可以简略一点,九年级稍微详细) 这一环节是2016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分四大版块:

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

4、写作,作文已占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第二阶段

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

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本阶段主要是在“专题复习”和“过教材复习”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四、主要措施及方法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习指南。

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 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复习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布置的练习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

语文复习计划篇5

复习内容 :七个单元23篇必学课文、听说训练、习作训练及练习

复习要求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 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 复习掌握部首的几种特殊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4. 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懂得意思,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5、复习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复习讲述一件完整的事,复习听写一段话的能力。

6、复习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复习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复习课文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复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7. 熟读23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8、复习有顺序地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事物的方法,能有条理地记述一件事;复习留言条、信件的书写格式。

复习重、难点

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每单元重难点及应知应会

第一单元:

正确认读32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1中的“读读背背”;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写句子;写拟人句;

第二单元:

正确认读3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2中的“读读背背”;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子写句子;懂得从表面文字理解深层含义;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会续写童话故事。

第三单元:

正确认读37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1中的“读读背背”;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子,学会写生活中的新发现

第四单元:

正确认读4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30个生字,整体感知课文,感受课文内容。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及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关于自然界动物的,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较感兴趣。学生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体悟到课文的含义。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对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的了解是有限的,本单元的内容一是丰富了学生的见识,二是了解了动物间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从而Ji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只要教师把文章的重点—倾听并揣摩鸟语、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蚂蚁、羚羊逃生时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那么学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告诉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第七单元;

1、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含单元的处处留心,口语交际,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2、整体感知课文,感悟物人物的内心情感的精神,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复习措施

1、 采取单元复习和各种归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

3、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4、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复习计划篇6

眼看期末考试的脚步声渐渐临近,老师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每天都紧张地做卷子与复习,在家里,我也为自己制定了一套精密的复习计划。有了它,期末一百分肯定OK!

我先准备搬出那一套虽老却实用的《考试秘籍》、《百分一点通》、《期末冲刺一百分》,每天坚持做两大张,不论有多么艰辛。有时已深夜十一点,我还在“埋头苦做”,弄得我疲惫不堪。可我坚信,只要比别人多付出“辛苦”,就能得到比别人多收到“工钱”。

其次,我汇总了期中考试所有粗心大意和不会做的错题,请妈妈出了一张“错题卷”,自己再次小心翼翼、仔细地做这张充满陷阱危险的卷子,我必须处处留神,要不然就会陷入陷阱中。

然后,我从书中找了好多文章的略写或节选,当做是阅读理解短文,来主要克服在这方面的问题,来练习找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等不足。最后我还常翻翻作文书,上网看看那些被登载在网上的好作文,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当然,我不会忘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眼高手低,时常找几个作文题目来练练手,达到提升作文水平的目的。

上次期中考试虽还不错,但没有达到我理想的成绩,这次期末考试,我一定要考出比期中考试更优异、更令我满意的成绩来。

 

语文复习计划篇7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写得好的语句,多读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讨论为主,如,讨论如何保护文物;有的要模拟生活情境练习交际,如,感谢和安慰;有的带有比赛游戏的性质,如,看图比眼力;还有的是讲故事,演短剧,如,第三组的讲童话,演童话,第七组的讲成长的故事,演成长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8次。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三、复习措施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语文复习计划篇8

第一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一、《识字1》

1、了解春风、春雨的特点;知道春天到,哪些花儿开放了;小草、树木的变化;鸟、虫的活动。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能将词语连成一段话。

二、《识字2》

1、背诵词串,拓展说说还知道的体育运动。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词语搭配练习,如:踢足球  掷铁饼  推铅球  投标枪  打篮球

三、《识字3》

1、能背诵儿歌,根据内容填空。

2、能把甲骨文翻写出现代汉字;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根据四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四、《识字4》

1、能背诵儿歌,根据内容填空。

2、掌握换偏旁识字法,举一反三。

3、根据6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五、《练习一》

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如“跳、舟、黑、燕”等。

2、会写课表上科目的名称;逗号、句号、问号的简单应用。

3、背诵四个成语,能填空;背诵《村居》,会填空。

4、能写出家里亲人的称呼。

第二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春笋》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快——块  外——处    在——再

二、《雨点》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三、《小池塘》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波——破  吹——次——欢

2、量词练习

一(    )白鹅    一(    )大眼睛    一(    )气 

    一(    )气球    一(    )小船

一(    )星星    一(    )珍珠      一(    )世界

四、《春到梅花山》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休——体

五、《草原的早晨》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4、词语填空

(      )的鞭声  (      )的草原  (        )的羊群

六、《练习2》

1、用“——在——”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

3、背诵“惜时”的警句,会填空。

第三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蘑菇该奖给谁》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练——陈  乌——鸟

3、多音字“地、得”辨析。

4、回答问题: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谁?为什么?

  二、《骑牛比赛》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多音字“只”辨析。

3、词语填空

(      )的公牛    (      )的骑手  (      )的掌声

(          )地观看    (          )地蹦跳    (        )地骑牛

4、回答问题: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

三、《小松树和大松树》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拖——托  多——都  孩——该

四、《练习3》

1、认识各种车子,能用“——车是用来——的”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部分《三字经》,会填空。

第四单元复习

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吃水不忘挖井人》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共2页,当前第1页1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士——土  以——已  井——金

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用“先……再……”写话。

三、《奶奶的白发》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完——玩  怎——什

2、回答问题:奶奶的白发怎样来的?

四、《陈毅探母》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五、《好学的爸爸》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进——近  吃——气

3、多音字“好”辨析。

    六、《练习4》

1、了解动物的叫声,会填空;拓展掌握一些动物的叫声。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咏鹅》,会填空。

语文复习计划篇9

语文重在积累,无论是字词、古诗词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时的记忆背诵。

1、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2、阅读理解、记忆、归纳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强化。

3、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的脑、眼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

(来源:文章屋网 )

 

语文复习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九年(上)期末考试范围要求,来统率和指导期末语文复习和备考,始终把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为目的。复习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二、工作目标 力争优秀率达10%,合格率达70%,整体成绩位次居县中等水平。三、复习策略(一)课本知识的复习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复习时间短,我们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打破逐课逐单元复习的方法,采取知识点的复习1字、词的音、形、义 2诗文背诵 3 名著阅读 4、综合性实践5文言文阅读 6 现代文阅读 7 作文。(二)知识点归类复习 在课本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把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作如下几大类复习:1、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复习 这里面的知识点多,但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其中字词,背诵,名著,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这一部分教师重点复习一下综合性学习题,这也是学生失分多的题目,通过相应练习使学生能根据一句话提练观点、能简明、连贯、得体地使用语言等等。2、阅读复习(1)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九年级(上)语文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书信、议论文三类,每一类对学生强调立足书本重视平时的上课笔记及平时做过的练习加强巩固这一块的知识。通过对近几年九年级(上)期末试卷题让学生感受期末试卷的难易度。因而我们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2)文言文阅读复习 文言文阅读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从近几年期末试卷来看,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期末复习这一部分特别是农村中学对学生的学习应重视落实,落实重点字词的意思;落实相应虚词的用法;落实古诗词的背诵;落实难词难句的翻译;落实对课文笔记的理解消化是期末复习的关键。3、作文复习 作文训练穿插在平时进行,相信学生平时写过很多的作文对于相应的作文技法也了解很多。期末作文复习主要是总结,让学生会对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写法进行总结。形成作文训练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应对期末考试。(三)综合强化复习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题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们准备重点训练这些内容。1、阅读训练,前面已讲了复习方法,在这里只是把各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学生提高。2、写作训练, 在这一阶段,我们准备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指导学生。3、精选部分期末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进行强化训练。4、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在这时应让学生适应,但要控制次数,同时给学生相应的时间复习

语文复习计划十篇相关文章:

重庆市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方式是什么

2024年福建高考成绩查询方式有哪些一览

2024年黑龙江高考成绩查询方式是什么

2024年广东省高考成绩查询方式是什么

最新2024年山西高考分数查询方式一览

2024多地高考成绩查询出分时间确定!

《语文复习计划十篇》

语文复习计划篇1一、分册复习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理解1.复习重点: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记忆2.复习难点:①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