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精选5篇)

文/ 星启 时间: 通知

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精选5篇)

篇1: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

000001 机密★1 年 特急

××××××

×

×

× 文件

××××××

×××〔2017〕10 号

×××××关于××××××的通知

××××××××:

×××××××××××××××××××××××××

×××××××××××××××××××××××××××

×××××××××××××××××××××××××××

××××。

×××××××××××××××××××××××××

—2—

××××××××××××××××××××××××××× ××××××××。

××××××××××××××××××××××××× ××××××××××××××××××××××××××× ××××××××。

附件:1.XXXXX 2.XXXXX

××××××××

2017 年 7 月 1 日

(××××××)

抄送:××××××××,××××××,×××××,×××××。

××××××××

2017 年7 月 1 日印发

附件

×××××××××××

×××××××××××××××××××××××××

×××××××××××××××××××××××××××

×××××××××××××××××××××××××××

××××。

××××××××××××××××××××××××× ××××××××××××××××××××××××××× ××××××××。

—4—

篇2: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

作为一种特定体式的文体,公文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进一步加强我校各类公文的规范性,确保广大教职工能够熟练、正确的制作公文、处理公文,特制定学校文本格式及行文规则。

一、公文用纸幅面尺寸、版面要求及印制装订要求

(一)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 mm×297 mm。

(二)版面要求

公文用纸页边距设置为上3.7cm,下3.5cm,左2.8cm,右

2.6cm。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 1 ––

(三)印制装订要求

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超过2 mm。

公文应当左侧装订,不掉页,订位为两钉外订眼距版面上下边缘各70 mm处(订书针约距版面上下各四分之一处),允许误差±4mm;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

二、公文格式

(一)封面

封面采用学校统一模板,名称用宋体小一号,落款日期用宋体二号。

(二)标题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上下各空一行,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三)正文

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公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一般每面排22行(行距可设置为28磅),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

一、(一)“”“1.”(”“1)”标注;一般一级标题用黑体字、二级标题用楷体字、三级和四级用仿宋体字标注。

材料如有封面,正文最后不再需要落款署名和日期。–– 2 ––

(四)附件说明

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五)署名

署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六)成文日期

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 –– 3 ––

施解决。

(七)印章

公文中有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八)附件

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应当另面编排,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九)页码

公文页数顺序号。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三、本规定自2013年12月13日起施行

四、本文已按规范文本格式处理以供参考

2013年12月13日

篇3:2017公文标准格式范文

一、函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

2、主送机关。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二、通知

通知是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服从安排的文种。通知讲究时效性,是告知立即办理、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一)标题:制发机关+事由+通知。

(二)正文:㈠通知前言:即制发通知的理由、目的、依据。例如“为了解决×××的问题,经×××批准,现将×××,具体规定通知如下。㈡通知主体:写出通知事项,分条列项,条目分明。

(三)结尾:三种写法:

1.意尽言止,不单写结束语。

2.在前言和主体之间,如未用“特作如下通知”作为过渡语,结尾可用“特此通知”结尾。

3.再次明确主题的段落描写。

三、报告

《报告》写作要点,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的陈述性公文。

(一)标题:制发机关+事由+报告;报告前可加“紧急”。

(二)正文:㈠事由:直陈其事,把情况及前因、后果写清楚。㈡事项:写工作步骤、措施、效果。也可以写工作的意见、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

(三)结尾:可写“特此报告”、“专此报告”,后面不用任何标点符号,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或“以上报告,请指示”等语。注意事项:概述事实,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实事求是,有针对性。

四、请示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

(一)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二)正文:㈠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㈡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

(三)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

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五、规定

规定是由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对某一方面工作或行为做出具体规约的文件。

(一)标题:地域+内容+文件种类(规定、管理办法、细则、规则等)。

(二)正文:

1.正文的内容通过“条”的形式表述,按顺序依次排列。“条”是法规的基本单位。

2.“条”的内容较多时可分为“款”,“款”的内容较多时可分为“项”。

3.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在“条”上设“章”。

公文标题居中排一行或数行。公文标题用2号宋体。正文用3号仿宋。一般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用A4纸打印。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㈠”;第三层为“⒈”;第四层为“⑴”。成文时间用汉字,“零”可写为“○”,右空4个字。印章上不压正文,下压日期,“骑年盖月”。

所谓骑年就是盖章的时候,要盖在年份的上面,章子有1/3是在年份下面,就好像骑上去了一样,而同时,章子要把月份整个盖住,这就是盖月,主要是为了防止篡改公文日期。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18要

1.公文份号标注要规范。份号即公文印制的顺序号,涉密公文标注份号有利于加强公文的管理,便于掌握公文的去向。按照《条例》规定,公文份号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涉密文件可标虚位,一般标四至六位,如果是两位数的文件共20号,则从0001号开始编码,一直编排到0020号;如果是四位数的文件共2012号,则从000001号开始编码,一直编排到002012号。

2.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要规范。高标密级或低标密级都会给文件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不便,因此要本着实事求是、利于保密的原则,合理把握和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和保密期限都要标注在公文首页的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例如:秘密1年、机密3年、绝密长期。

3.紧急程度标注要规范。这是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公文的紧急程度要在公文首页左上角标注。不能将正常运行的公文随意标注为“急件”。现在有些部门上报的公文,不急的公文却标注了紧急程度,缓急程度标注过高,给上级领导机关增加了压力,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发文机关标志要规范。这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此类文件是机关或部门的大头文件,一般是指上报或下发的政策性文件;文件头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文号编在版头下方红线以下,一般用函类公文较多。要取消一些部门“发文机关名称加括号并标注文种”的文件标题格式,例如:××××厅(通知)、××××局(批复)等,统一采用发文机关全称加“文件”二字或者发文机关规范化简称形式,再根据文件内容确定使用的文种。

5.发文字号标注要规范。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发文时,使用主办机关发文字号。现在一些部门发文时常出现以下问题:有的是发文机关代字概括不准确,要么机关代字太长,要么提炼概括不够准确;有的是发文字号标注不规范,要么年份标注不正确,如,将2013年标注为„13‟,要么应用六角括号标注的却使用方括号、圆括号、方头括号等,要么发文顺序号编虚位,如将“××ׄ2013‟9号”误写成“××ׄ2013‟009号”,要么年份前面加“字”、后面加“第”等,如将“××ׄ2013‟9号”误写成“×××字„2013‟第9号”;有的是发文字号的标注位臵错误,上行文的发文字号要么排在居中位臵,要么在左侧顶格书写,等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6.签发人标注要规范。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不同层次的文件签发人不同。如果是以市委文件形式上报省委的公文,签发人就是市委书记;如果是以市政府或省直部门文件上报省政府的公文,签发人就是市长或部门的一把手。现在经常出现签发人不规范的现象:有的是上报公文不标注签发人;有的是联合上报公文时只标注主办部门的负责人而不标注其他协办部门负责人;有的是签发人标注不规范,排列不整齐,签发人姓名不用楷体而使用黑体或者仿宋体等。

7.公文标题标注要规范。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不能缺项。公文标题要能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使用正确文种,做到准确、精练,通过标题使受文者及时了解文件的主旨和要义。标题中要尽量少用标点符号,除书名号、引号、括号之外,其他标点符号不能在标题中随意乱用。

在我们接触的公文中,标题不规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有的公文制发时不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如“关于××××××的通知”,省略了发文机关;有的重复使用介词结构“关于”,如“××市关于印发关于××××××规定的通知”等;有的重复使用公文文种,如“×××转发××部转发×××部印发关于××××××规定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有的文种使用不当,如“××厅关于××××××的请示报告”等,或在法定公文文种以外随意创造文种,如“××厅关于×××的建议”、“××厅关于×××的说明”、“××厅关于×××的对策”等;有的在标题中随便使用标点符号,如“××厅关于×××、及×××的通知”等;有的公文标题内容缺项不能准确概括反映公文内容,如“××市人民政府关于×××非法售油被焦点访谈曝光情况的报告”缺少“整改”二字,“××厅关于奶款拖欠问题的报告”缺少“及对策建议”。

8.主送机关标注要规范。主送机关就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在我们接触的公文中,主送机关标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违反《条例》行文规则的有关规定上:一是多头请示,如有的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同时报送“请示”,有的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请示时,其同一个文件又向多个上级机关报送却不注明分送情况,造成上级机关交叉批示,给公文办理带来极大不便。二是不按隶属关系行文,把不相隶属的两个上级机关并列随意主送,如省直某部门给省政府报送报告主送“省政府并国家×××部”。对待这样的上报公文,报告事项为主的上级机关用主送,报告事项为辅的上级机关则用抄送,不能把两个不相隶属的上级机关并列主送。三是违反党政分开的原则,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给省政府写请示,有的未经上级机关同意就给上级机关领导同志个人行文,还有的市政府或省直部门给省政府报送公文写“省政府并×××省长”。

9.正文表述要规范。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公文首页应当显示公文的正文。特别是有的联合行文公文标题很长,占据了公文首页的大部分篇幅,这样就要调整标题内容,必要时可以缩减标题字数,把公文首页留出一些空间来写正文内容,避免出现公文首页只有标题没有正文的情况。公文正文表述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上报的请示、报告类公文,“请示”要严格遵守一文一事的原则,一次请求上级机关给予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即可,不能在一个请示中向上级机关提出多个不相关联的事项;“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以报告情况、答复问题为主,严格与“请示”的内容分开。

二是下发的公文,要严格按照隶属关系行文,同级机关不能用通知、批复的文种向对方行文,除了上级机关授权外,不能向同级机关下发人事任免、编制批复、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通知或批复类公文。各级党政部门除其办公室外的内设处室不允许对外下达指令性公文,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都应自觉遵守。

三是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一个部门下发的公文其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不经会签不能单独向本系统及下属单位下发;上报公文,其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则必须与相关部门会签同意后方可向上级机关报送“请示”或“报告”,没有达成一致的内容不能写入“请示”或“报告”中。

10.附件说明表述要规范。附件说明是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左空两字位臵编排“附件”二字,后面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果有多个附件,则依次单独成行向下排列。无论是上报公文还是下发公文,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公文中带有附件,却漏标附件说明;二是附件说明标注不规范,如有的附件顺序号用汉字标注(应用阿拉伯数字),有的虽然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但后面用顿号分隔,有的附件名称后加句号(附件名称后面不加标点符号),有的附件名称较长转行后顶格排列(应与上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11.发文机关署名标注要规范。发文机关署名要用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现在有些上报公文或下发公文没有按照《条例》要求标注发文机关署名,有的发文机关署名与发文机关标志、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不一致、不规范,有的只盖部门公章不署名,有的成文日期用汉字标注(应为阿拉伯数字)。如某厅上报公文的标题用全称,而发文机关署名却用简称;某局下发的文件标题是“关于××××××工作的通知”,署名却是某局办公室;还有的部门给下级单位下发通知,以部门名义发文,署名却是部门的某个业务处。上述这些机关署名不规范的问题,均应予以纠正。

12.成文日期标注要规范。公文的成文日期要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发文要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这里要把握好两点:一是没有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署名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在标题下方;二是有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署名的公文,标注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成文日期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标注,都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注的年、月、日均用全称,年、月、日不编虚位,不简称。如“2012年8月6日”,不能写成“12年08月06日”。

13.印章加盖要规范。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各级机关在印章使用方面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用印位臵比较随意,不居中、不端正、不清楚、不规范;有的联合行文用印时,印章相交或相切;有的联合行文只盖主办部门的印章而不盖协办部门的印章;有的印章与发文机关标志不符。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规定,对于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臵,印章顶端应上距正文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应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臵,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

对于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两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两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使成文日期右空两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14.附注标注要规范。附注是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主要标注公文的传达范围或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一般加括号标注于成文日期左下方。上报公文必须标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便于上级机关在办理该公文时与熟悉该公文的人员联系沟通,协调事项。

15.附件标注要规范。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要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16.抄送机关标注要规范。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抄送机关可以是上级、平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抄送机关的排列顺序一般按机关性质和隶属关系确定。具体排列上,依照先上级机关、再平级机关、后下级机关的次序。抄送单位一般不写领导机关或部门负责同志个人。

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要规范。这里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制发公文的部门印发机关一般写其部门办公室,而不写其部门,如“×××厅办公室印”,印发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完整写明年、月、日,后面加“印发”二字。

篇4:机关公文行文格式统一规范

一、页面设置

(一)页边距。上:3.7厘米; 下:3.5厘米;

左:2.8厘米;右:2.6厘米。

(二)方向。纵向(特殊要求除外)。

(三)纸张。A4纸 210×297毫米(特殊要求除外)。

(四)页眉、页脚和页码。页眉:1.7;页脚:2.1;

页码:小4号仿宋(首页不显示页码),居中(特殊要求除外)。

(五)网络。指定行和字符网络。

(六)字符。每行28字符,跨度15.8磅。

(七)行。每页22行,跨度28.95磅。

二、字体

(一)标题和正文设置。

一级标题: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不加黑);

二级标题:3号黑体(不加黑);

三级标题:3号楷体(不加黑);

四级标题:3号仿宋(加黑);

正文:3号仿宋(不加黑)。

(二)字符间距。缩放:100%; 间距:标准; 位置:标准。

三、段落和其它

(一)缩进。左:0字符;右:0字符;特殊格式: 首行缩进;度量值:2字符。

(二)间距。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固定值;设量值:28。(一级标题设量值为38,一级标题和正文之间空一行)

(三)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则在左上角用3号字体定格标注“附件”后标全角冒号;两件或以上附件按顺序标注“附件一:”、“附件二:”,附件标题、小标题、正文排版同主件相同,若有图表,表内文字可灵活处理。正文标注附件必须一一对应。批转、转发、印发的公文,不属公文附件,不加附件标注。

(四)公文结构层次序数。公文结构层次序数一般为:第一层用“

一、”,第二层用“

(一)”,第三层用“

1、”,第四层用“(1)”。

(五)发文机关署名及成文时间。有主送机关的公文必须有部机关署名,无主送机关的可以不注部机关署名;以红头文件下发,需加盖公章。

成文时间以领导同志最后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一个单位领导同志签发日期为准,如领导同志签发后因故不能及时发文,时间耽搁超过20天的,须呈领

篇5:行政公文写作格式-上行文1

正文标题

主送单位:

正文内容

附件:×××

二○○×年×月×日

(联系人:×× 电话:××)

主题词:XXXXXX

抄送:XXXXX

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公文通知的格式及范文12篇(全文)

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精选5篇)

通知的格式(附范文58篇)

2024国庆节放假几天(附调休日历)

2024年国庆节放假调休时间安排表(最新)

2024国庆节放假安排及调休

《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精选5篇)》

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精选5篇)篇1:通知的标准公文行文格式及范文000001 机密★1 年 特急××××××××× 文件&tim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