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有感

文/ 庞守英 时间: 原创美文

  周末去市里办事。事毕,看看时间还早,于是就拐进了隔壁的华联超市。

  一进门,首先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书摊,好书还真不少。驻足在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前,选了《林徽因经典文集》和《汪曾祺经典文集》两本,每本25元,应该是50元。去交款时收款员报价24元,我还以为是听错了,其实没错。原来这里的图书就像卖白菜萝卜一样是上称论斤卖的,每斤16元。我付了款,心里不是滋味。按说,50元的书只付24元,捡了便宜应该高兴才对,但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套天地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2022年5月第3次印刷的大师经典文库,崭新无损,不是盗版,刚印出不久,就这样被处理了!即便这样,买的人依然寥寥无几。在旁边不远处有一卖衣服的摊位,不知什么原因减价处理,竟然围着许多人在挑选,在结账,而这边折扣一半还多的新书摊位却冷冷清清。人们的注意力只盯在了物质需求上,而忽略了对精神食粮的需求。现在还有几个人(也包括我自己)能沉下心来认真地读书呢?!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数据显示,全世界人均阅读量,犹太人第一,年人均64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无论在全球金融界还是科技界,都卓有建树。占世界总人数只有0.1%的犹太人,在诺贝尔奖中竟然占了18.7%!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贝多芬……这些响当当的世界名人都是犹太人。

  全世界人均阅读量排第二的是俄罗斯,人年均55本。无论车站、地铁、广场、公园,都能随处可见读书的俄罗斯人。也难怪他们自豪的说,“读书是俄罗斯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是一种高尚的享受。”读书,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触目可及的是刷手机、看电视、打游戏……除了正在就读的学生,大多数人在工作时间之外,都沉浸在快餐文化中。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书籍的悲哀,文化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离开了超市往家走去。路边,正在做核酸的队伍排得很长,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看手机,人手一部,分秒必争。在缓慢移动的队伍中,突然看到了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手里拿的居然是一本书,一边排队,一边读书,而且神色那么投入,以至于快要排到了核酸检测入口还浑然不觉。望着这个年幼的孩子,我的心里升腾起了一种愉悦,一种希望。

买书有感相关文章:

书中那些惊艳的句子情话

让我更充实初一作文

有关贫困生申请书范文800字【10篇】

《买书有感》

  周末去市里办事。事毕,看看时间还早,于是就拐进了隔壁的华联超市。  一进门,首先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书摊,好书还真不少。驻足在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前,选了《林徽因经典文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