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腊梅傲骨香

文/ 陈祖金 时间: 原创美文

  凌寒腊梅傲骨香

  农历腊月已至,在凛冬的严寒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幽香,穿越风雪,抵达人们的鼻端。在你好奇寻觅这样若远若近的清芬时,才发现一枝剔透娇嫩的鹅黄相对,让人恍然于早春的开放。那样仙气薄透的纱衣,却于严冬中开出香气卓绝,孤艳动人的身影,那就是腊梅,它是寒冬中柔软坚定的浪漫,更是三九天幽香馥郁的礼赞。

  腊梅先于众花而放,甚至比文人笔下傲雪的梅花还要早。从数九严寒一直到春色宜人,无人知道它如何度过那样无尽漫长的孤独和寒冷,一直开进暖意之中,在无边的花海中默默隐去,功成身退,继续等待下一个冬天。

  腊梅是中国特有的花木,它原产于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一带。无论于墙角池畔,于山林水边,园林中的精心呵护的盆栽,或者山中恣意盛放的树丛,腊梅不择地域,总是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好与幽香。

  腊梅的名字中带有“腊”字,而且它的花期也在腊月,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它是因为腊月而得名。《礼记》云:“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在古代,农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叫“蜡”,这里的“索”其实就是祭祀先祖,农历十二月,将食物放置在一起进行祭祀活动。这里“蜡”通“腊”,所以“腊梅”和“蜡梅”并没有区别,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腊梅主要用于表明它开放的时间是腊月,而蜡梅在时间之外更多则彰显其花的形态,它的花瓣晶

  莹可爱,有着蜡一般的光泽和质感,再加上它令人旷然神怡的香气,所以人们用中华之“梅”为它赋名,足见对其的喜爱。

  梅花和腊梅名称相似,都开于严冬风雪,又花形相似,味道虽有浓淡之分但都幽香四溢,很容易被认为是同类同属,实则它们大不相同。抛开科属和树形的差别,单是花期腊梅就比梅花早上两个多月,梅花多开于冬末春初,而腊梅则在初冬仲冬就开始绽放。但因为它们都在凛冬开花,所以在文人笔下都象征着不畏冰雪,不屈严寒的坚贞不渝和凌霜高洁的铮铮风骨。冬天万木凋零,大雪覆盖,腊梅是寒冬第一枝,它开于数九寒天之中,冰天雪地也无法消磨那一缕直抵灵魂的暗香。宋代诗人戴复古在《腊梅二首》中写到:篱菊抱香死,化入岁寒枝。依然色尚黄,雪中开更奇。赞扬腊梅如同冬天的篱落之菊,独放在岁寒枝头,于苍茫寥落的冬天,在万象一色的雪中勇敢地开出那样鲜明的色彩,为人们提前带来春的问候。

  腊梅开于静谧的寒冬,不染纤尘,品性高洁,所以在腊梅在很多诗词中都赋予禅意,让人止息安神,远离尘俗。其如蜡的质感、明黄的鲜妍、清雅之香气、凌寒之傲骨、疏朗之韵致收获了无数文人雅士的欣赏,而在诗词之外,关于腊梅的书画也是非常受人青睐。或许腊梅是中国特有的花木,而母亲一样的腊梅香——腊梅香,属于游子惦念的故乡。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他的《乡愁四韵》中写到:“酒一样的长江水、血一样的海棠红、信一样的雪花白、母亲一样的腊梅香”,分别代表着“乡愁的滋味、乡愁的烧痛、乡愁的等待、乡土的芬芳”。离开故土,当你忽然闻到空气中腊梅那专属于故乡的味道,腊梅那馥

  郁悠远的香气如同一位信使,既带来了春的气息,也遥寄着故人的思念,一瞬间睹物思人,乡愁怅惘。

  年末岁首,万花凋零,唯有腊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那种欲说还休的含蓄和傲骨,在那凛冬的寒意里散发着幽然隽永的香气。

  【作者简介】陈祖金,笔名临海听涛,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系陕西省青年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网网络会员,安康市诗词学会会员,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汉滨区作家协会会员,《金州牛山》、《安康冉河》副主编。

凌寒腊梅傲骨香相关文章:

游香港精选作文

香港游记小学生作文

写香港海洋公园的作文4篇

《凌寒腊梅傲骨香》

  凌寒腊梅傲骨香  农历腊月已至,在凛冬的严寒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幽香,穿越风雪,抵达人们的鼻端。在你好奇寻觅这样若远若近的清芬时,才发现一枝剔透娇嫩的鹅黄相对,让人恍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