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闲话》
祖爸和国妈一胎生了14个儿女,辛辛苦苦把他们都拉扯大了、老两口总算有了希望。
一天,爸妈把孩子们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从今天起,你们都要离开爸爸妈妈,去自己做事养活自己。”
随后就安排了各自干的活:“一个去当兵站岗,保护家里安全;一个去做工,兄弟姐妹吃的、穿的、用的,都由你负责。他们要用钱来买,把钱交给我们,我们再分给你们点钱做生活费,你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派一个人去看管,不要损坏和丢失;再用一个人去记账,写写字,人来人往,招呼一下,要有什么事儿就写篇文章交给我们,就叫“文件”吧;再派两个人,开着船在咱家门口的大海上巡逻,不让别人进来捕鱼,要是硬闯,就用枪炮吓唬一下,如果非要耍野蛮地闯进来,不要怕,就用强大的武力打他们!”
这还剩下一多半没安排,“咱家院子大,你们就把那荒草除掉,种上庄稼,咱这儿一大家子人好吃啊……对了,你们粮食交上来,给你们钱,就算是买吧。另外还要拿出一点粮食给俺存着,有个天旱地澇的也不着急。”
这差不多儿女们都安排妥当了,还剩下一个人,就当你们的组长吧。事情该怎么做就由他来告诉你们,你们一定要听他的话,我在立几条规矩,谁不听话,就用家法惩罚。都去干活吧……记住,这叫“社会分工”!
这以后,虽然有些笨笨咔咔,兄弟姐妹齐心合力,竟也把家过起来了。
现在咱就说说种地的这几个兄弟姐妹吧,他们生来憨厚,不与人争,无论烈日炎炎,挥汗如雨,汗珠子掉地摔八瓣;还是天寒地冻,诉我说句粗话:尿尿都要用棍子敲,也舍不得进屋凉快一会儿或进屋暖和一下,缓缓冻僵的手脚。更何况还有组长管着他们。动不动一张嘴“罚你”!任劳任怨(忍气吞声),
面朝黄土背朝天,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其他同胞姐妹相比,比较愚钝的这些群体,“粗粮能填饱肚子不挨饿”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能吃上一顿白面馍馍,孩子们手舞足蹈,大人的脸颊也能微微的裂一裂…可有一种酸楚的泪,偷偷地流进心底!
有什么办法呢?你种的麦子硬是不让你多吃只给你留下30斤,磨出面粉也就20几斤。哎!12个月叫我如何安排?!父母的话,还是组长的指令?不得而知……
过日子,对农民来说,就是在土拉块上熬天数…
再看看其他同胞们,每个月都拿钱,孩子们在学校上学,大人们酒肉细粮。到了60岁,甚至有些人不到60岁就提前回家享清福,还月月拿好几千元退休金,什么也不干,还一个劲儿地涨工资…这里,父母是否有溺爱之嫌?
回过头再看看农民,脸黑无光手粗多裂,还要在那一亩三分地里摸爬滚打,买车、买楼、再存俩钱?我有些口吃,下、下、下下辈子吧……60退休?退了吃什么?70、80,背弓腰弯、手颤腿麻也要在土地上磨蹭。
一天,父母大发善心,随手扔给你一个大钱!这要等你七老八十的时候才给,60岁退休年龄不给,有人等不到70、80就走了,你说冤不冤?我就纳了闷了,都是一奶同胞,都为家的发达出力,既然是社会分工,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谁能解释?谁又能解释的透彻?谁又能解释得农民兄弟心满意足?
羊城闲话相关文章:
★ 闲话枸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