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白鹿原》
清漓
老聊三国和武侠,不如聊一聊现代小说,比如《白鹿原》个人感觉,现代长篇小说的精华都被收入茅盾文学奖了,最喜欢的两部要数《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
《白鹿原》里面最为出彩的人物是白孝文、鹿子霖和黑娃。最初本来以为白嘉轩是个枭雄的,开篇便是白总这辈子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就是娶了7房女人,顿时一匹种马的形象映入人心,加上后来当机立断买下白鹿坟地,一切本来朝着一位枭雄的奋斗史进发的,结果中途笔锋一转,生儿养女,躬行仁孝,以德报怨,成了族里备受尊崇的伟光正卫道士,偏偏最后作者最后落笔来了个他内心看不上鹿家的描写,顿时人格档次又低了一等。
白嘉轩的女儿白灵联系着白的仇家鹿子霖的两个儿子。白灵本与鹿家的二儿子鹿兆海相恋,但因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政治道路而分手,后来与鹿家的大儿子鹿兆鹏一起搞地下工作,结成了一对革命伴侣。
鹿兆鹏坚持在家乡一带搞革命,他带着鹿姓门族祖辈传授下来的“勾践精神”;白灵牺牲时表现出来的凛然与男儿般的血性,分明犹如挺直腰杆站在苍茫原上的父亲白嘉轩;还有战死于中条山的鹿兆海,当鹿兆海被称为抗日烈士尸体运回原上时,白鹿原的父老乡亲把他作为“白鹿精魂”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并由此激起了八君子弃文从军的壮烈举动;还有在白灵被活埋的那天晚上,白嘉轩、白母以及朱白氏,都不约而同地梦见“原上飘过来一只白鹿”,而白鹿在小说中正是象征着一种不死的精神。
白孝文此君人生悲喜剧,大起大落尝尽心酸,良心也被埋没,虽然是大奸大恶,但他知道怎么活,心中没忘本,对得起家族也对得起自己。
黑娃跟白孝文一样,他跟白孝文结局一死一活,实则都是不虚此生,上过学、泡过妞、入过党也落过草寇,最后回来认了祖宗,朱先生说他是自己最好的弟子,偏偏黑娃心中那一丝发端于年少而被湮没了多年的侥幸从来没有泯灭,他自幼就不如白孝文,最终也没能逃过后者的算计,侥幸难逃侥幸,他的死反倒是一种完美的结局。
书中,田小娥因遭秀才的大老婆的嫉妒而过着“活寡妇”的日子,因此,她大胆追求黑娃,也因此,她遭到村里人普遍的岐视。后来,黑娃亡命在外,她一个人住在村东的破窑里,饥饿、寒冷、孤独、寂寞、恐惧,这对于一个备受冷落讥讽、孤苦无依的弱女子来讲是太残酷了。她需要帮助、温暖、慰藉,这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可以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鹿子霖来了,尽管他老,还是长辈,但毕竟是有人来了。小娥接受了,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为救黑娃,一是为生活所迫。也许有人会说她大逆不道,丧尽人伦。但传统道德人伦蔑视她,不要她了,把她赶出了村,她还哭着喊着要什么传统道德吗?在她那样的境遇面前,任何道貌岸然的道德指责和说教都会变得苍白、乏味、软弱无力。再退一步说,鹿子霖倒是传统道德里走出来的,他都不要人伦了,还能苛责小娥吗?
电影《白鹿原》自从删了百灵这条主线就知道这电影会大大打折扣,主次不分嘛不见白鹿,只见小娥。田小娥饿了个半死还要躺在床上,露出香艳的锁骨。
鹿子霖就更精彩了,真干爹啊,他的一生就是鹿家发家史的重现,他的结局也是这个家族的一种循环,他跟白嘉轩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聪明人,一正一邪、一忠一奸。
朱先生的描写,本来非常出彩,游华山、娶媳妇、教导白孝文和黑娃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例,可惜最后颇有些画蛇添足,本来是个大儒,写的像是诸葛亮的传人一样,上知三千年,下懂五万里,临死了还来个砖头里面藏玄机。
聊《白鹿原》相关文章:
★ 荐白鹿原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