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妈走了

文/ 许建忠 时间: 原创美文

  舅妈走了

  北方的春天,脚步缓慢,总是来的那么晚。舅妈在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到来之前永远的走了。

  妻弟来电话,告知舅妈去世的消息。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前往参加舅妈的葬礼,没能送舅妈最后一程,心里总觉得不是个滋味,内疚感时时袭来,只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舅妈的怀念。

  因为舅妈是老婆的亲舅妈,因此一直到我们成家认亲,才和舅妈有了第一次交集。三十多年来,虽说和舅妈没有太多的交往交流,但毕竟是实在亲戚,年头节下,或有什么事情总能相见。加上以前我们和舅妈家离的也不是太远,作为外甥女和外甥女婿,我们也经常去看望大舅和舅妈。

  舅妈是年轻时从内地远嫁到大舅家的。舅妈个子不高,身体瘦弱,背还有点儿驼,说话时的家乡方言较重,有些话要是说的快了还真听不懂。头发是随便剪断的那种,脸上满是皱纹,一看就知道年轻时吃过不少苦,遭过不少的罪。

  舅妈和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一样,朴实无华,贤淑善良。虽然不会做太多的好菜好饭,但每次我们去都很热情贤慧。会把家里仅有的瓜子、糖果拿给我们,总会想办法做家里最好的吃头让我们吃,自家地里种的菜还会让大舅给我们送过来些。后来大舅和舅妈跟着儿子搬到了市里,从此我们就离的远了,也只有在过年过节时偶或才能见上一面。记不清最后一次见舅妈是什么时候了,应该也有好几年了吧。自从大舅病逝后,舅妈的身体就越来越不行了,也很少出来走动,见的机会就更少了。这几天感觉记忆中舅妈的言行举止都回来了,仿佛前几天还见过似的。那瘦弱的身体,那不能完全听懂的方言,那满脸皱纹里的微笑……

  特殊的感觉勾起了对舅妈所有的回忆。记得第一次去舅妈家,我们是骑自行车去的。舅妈家就在靠公路边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小院子,几间低矮的土房子,看上去已经有些破旧。舅妈他们住在北房里,南房是小房子,冬天放东西,夏天做饭。房子是双扇门,小方格窗户的那种。家什也比较简单,进门左手边是案板及做饭用的东西。门正对是一张大方桌,两边各摆放着一把椅子,平常来了客人就坐在这里喝茶。靠右往里边是一个小方桌,周边放着几个小板凳,这是平常一家人吃饭的地方。饭桌往前点支着个炉子,烟囱直接从屋顶通出去。炉子是带火斗的那种,直接连接到最里面的大炕上。这火炉子是多功能的,做饭,取暖,还能烧炕。因为房子跨度大,中间还顶着一个碗口粗的柱子。炕上铺着大花毯子,靠墙叠落着两落被子。屋顶是那种塑料纸的顶棚。破旧的房子,简单的家什,被表妹们收拾的干净整洁。大舅躺在热炕上,闭目养神,舅妈坐在靠窗户的炕沿上忙活着自己的活计。见我们进屋,舅妈赶紧从炕沿上下来,迎了上来,招呼我们坐。一边让表妹给我们倒水,她忙着给我们端糖果盒。在聊天的过程中,和舅妈一家吃了顿饭,那是第一次听有关舅妈的故事。

  舅妈是个苦命的人。年轻时远嫁,听说都好好没回过娘家。年轻时因为吃官司失去了大儿子,品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心中的痛,精神的伤。眼看儿女们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儿女们都走出原来的村庄去了市里创业。孝顺的儿女把大舅和舅妈也接到了城里,享受好日子的福气。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女儿得了不治之症,经过几年苦苦的挣扎也离开了舅妈。又是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煎熬,上天太不公平,怎么能这样折磨一位善良的母亲呢。舅妈在大舅的搀扶和儿女的陪伴下,再次从悲痛中挺了过来。还没有过上几年安稳日子,三媳妇一个人回村浇水又意外死亡,这晴天霹雳,第三次敲碎了舅妈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一个瘦弱的身体怎能承受,一次又一次的伤悲,一位慈母的心怎能接受。后来,陪伴他一生的大舅也因年龄大多病而丢下舅妈先走了,只留下舅妈一个人孤独终老。幸亏舅妈的儿女,儿媳、女婿,孙子们都很孝顺,让舅妈在无忧无虑中走完了人生的路。

  我没有去打听舅妈是因为什么原因走的,八十多岁的人了,磕磕绊绊一辈子,吃苦受罪,丧子之痛,丧女之悲,丧媳之伤,三番五次的受打击受煎熬。走了,是一种解脱。八十多岁的人了,平平常常一辈子,儿女孝顺,媳婿孝顺,孙辈孝顺,享受天伦之乐,享受生活,享受幸福。走了,没有太多遗憾。

  至今我都不知道舅妈姓啥叫啥,但短短三十年的记忆成为永久!有关舅妈的故事成为永久的回忆!这些文字成为与舅妈的永别!

  舅妈,一路走好!

  愿天堂永远没有痛苦!

  文:许建忠

舅妈走了相关文章:

过年了日记范文100字(精选20篇)

描述春天来了的短句(68条)_春天来了的优美句子

迎接春天到来的简短句子 春天来了的句子(精选85句)

春天来了的唯美短句文案(精选240句)

儿子,爸爸想你了

沙尘暴来了

《舅妈走了》

  舅妈走了  北方的春天,脚步缓慢,总是来的那么晚。舅妈在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到来之前永远的走了。  妻弟来电话,告知舅妈去世的消息。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前往参加舅妈的葬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