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文/ 清漓 时间: 原创美文

  王维

  清漓

  王维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

  《归嵩山作》是王维归乡途中所作,其意境恬适宁静,颇有清闲自得之妙。后四句心情忽变,或多少有点失落感。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凄凉的荒城,无人的古渡,黄昏的落日,萧瑟的秋山,一幅深秋水墨丹青画面。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在终南山修养。写下了《终南别业》。其中最好的两句是: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山野间信步而走,恍惚中尽了溪水的源头,索性坐下,感受风起云涌的变化,而随遇而安,悠闲自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间烟火气,岁月暮霞光。归居田园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渡头落日与水面相切的动态瞬间和村落第一缕炊烟升到半空的景象,第一次读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在《红楼梦》里。

  《红楼梦》里,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写诗。黛玉指点她先读王维的五律一百首,读完王维的诗,黛玉问她:“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就举了王维的三联为例。其中一联,便是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她道:“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渡头馀落日好似一幅寂寥的渡头斜照图。没有过客,甚至连摆渡人也没有,只有一抹夕阳无精打采地挂在天边,一条渡船孤零零地停泊在岸边,像极了韦应物《滁州西涧》里那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王维能写出这么豁达的好诗句。也许他的经历让他的性格内敛无争,他一生礼佛,出世又入世,看淡人生的生老病死相聚离别,不能说的都由山水田园抚平,能说的都寄托在诗句中,世人不必懂。

  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世间挚爱的人,才会体验真正的孤独。“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谁没有执念,离一物抓一物,哪知又被另一物所困,放下,当下的自我就是快乐,不要抓了什么反而把自己自在的心困住了,缘生缘灭还自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王维相关文章:

王维《鸟鸣涧》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王维简介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赏析

使至塞上王维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王维》

  王维  清漓  王维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