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海口

文/ 陈国华 时间: 原创美文

  闯海口

  1992年,我大学毕业,从延安跑到淄博,圆了自己一个“外面世界”的梦。

  然而经过一年的生活,我又有了不安心的念头。

  我所在的“合资企业”并非我想象中的景象。工资收入较内地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在我看来,这里和深圳等特区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然而那时我的工作和户口都已转到了淄博,可以说没有了退路。更何况“好马不吃回头草”。要走,只能走的更远。

  最好的时机应该是春节假期。既可以保全现有的工作,又可以出去一搏。

  当时去深圳、珠海等特区,办理“特区通行证”是有难度的。只有新开放的特区海口相对容易。

  条件之一就是路费,我当时的工资入不敷出,小生意也没挣到钱。好在单位离火车站很近,便于掌握情况,做些文章。

  观察了很久,在1993年腊月29的午夜,我买了一张站台票便挤上了淄博到石家庄的列车。

  那时春运已经开始了,火车上人挤着人,偶尔能腾出手抹把汗。一个通宵后,到了石家庄。

  容不得困倦,在站台上找了几个来回,终于爬上了前往湛江的一列慢车。

  这次逃票被列车员逮了个正着。好在列车员同情我是找工作的学生,就以打扫卫生作了惩罚。

  一路摇晃,车过株洲时,是大年三十。

  一觉醒来,车厢几乎空了,迷迷糊糊听到李谷一深情的《难忘今宵》。车身一顿,地上的报纸和方便面盒“唦唦”作响,一股凄凉涌上了心头……

  晚上,好心的列车员送来了免费的盒饭,那是记忆最深刻的年夜饭。

  到了湛江要过海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大海!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东南沿海”!

  然而到了海口,我却傻眼了。

  海口是一个1988年才批准建设的经济特区,基本都是外来人口。虽然当时已经是高楼林立,但到了春节,大部分人都回家了,这里仿佛就是一座空城。

  空旷的街道上广告宣传页被风驱赶着,录音机里播放的《南屏晚钟》让人一阵阵鼻酸。

  到海口的时候,我已身无分文。从淄博出来时带的床单,可以勉强用来在公园或沙滩过夜。只是找不到工作,下一顿饭就没有了着落。

  那时,海口街上零星开一些小饭馆,营业最多的是大饭店。隔着玻璃可以看到满桌的山珍海味,馋你,有些东西我根本没见过。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人生就是这样,绝境时总会有一只无形的手拉你一把。

  据我观察,在大饭店吃饭,大家一般都会一起离开,桌上的饭菜都会有剩余,服务员直接倒进了桶里。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既可以解决饥饿而又不失尊严的办法:在一桌客人动身离开时,假装同伴跟在他们后面,等到了门口,再掉头回来告诉服务员说:帮我们打包!

  打包的东西足足够吃一天!

  酒足饭饱后,惬意地躺在沙滩上,就该想下一步了。

  那时各单位都在放假,找工作显然不现实。回家吧,没有路费,何况要面对家人。

  飘荡在街头,无奈而无助。

  突然,一个徘徊在街头带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引起了我的注意。看她的穿着,条件应该不会差,怎么会和我一样心事重重呢?

  在学校,我喜欢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经常看心理学之类的书。闲了给同学看手相,也就是逗女生玩。但这次,我觉得可能真的要派上用场上了。

  这是一个机会!

  我立刻从包里拿出一张白纸,写上“算命”,出现在那个女人必经的地方。

  女人看到我很惊奇,犹豫了一下,站在了我的“摊”前。

  在她没做出决定之前,我便主动介绍了自己:“大学刚毕业,喜欢研究周易,出来充分接触社会”。

  女人踟蹰地问:“算命?”

  我说:“请写一个字”。

  她想了想,写了一个“士”。

  在她写字的时候我暗暗地对她进行了观察:从表情上看,她是应该是在和别人怄气。但那个人会是谁呢?如果是她丈夫,女人的习惯会是将孩子甩给丈夫,让他也不安生。而她带着自己最在意的孩子出来了,说明她此刻很脆弱。我判断她应该是在和全家怄气!

  有了想法,我平静地开始给她测字:你写的是一个“士”加一个“心”便是“志”,说明你在和别人怄气对吗?她点点头。我继续说:“心”上有“士”,一个男人的态度决定了你此时的心情对吗?

  她立刻把佩服的目光投在了我脸上。

  然后对我讲述了原由:早晨她和婆婆因琐事争吵,而丈夫站到了另一边。此时她显然已心烦意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等她问她该如何时,我给她指出了迷津:一个“士”加“心”为“志”,那么一个“士”加“口”是什么呢?“吉”她喃喃地说。我说:对了!“士”加“口”为“吉”,那么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语言沟通。把情况和丈夫讲明,心平气和地和婆婆解释,大家相互理解,一切就会“大吉大利”!

  瞬间,她融化了。非要请我吃当地的小吃,坚持给了我一点小费,使我渡过了最难的一关。

  虽然后来没能留在海口,但这所有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做一件事,环境只是一个因素,知识和努力同样重要,人只有脚踏实地、因势利导,才能把控人生。

闯海口相关文章:

在海口高三作文

《闯海口》

  闯海口  1992年,我大学毕业,从延安跑到淄博,圆了自己一个“外面世界”的梦。  然而经过一年的生活,我又有了不安心的念头。  我所在的“合资企业&rdqu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