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原野的春色》
文/学文(黑龙江)
四月下旬已经来到中春时节,一阵和风,一阵细雨,一阵鸟鸣,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在不知不觉间来到远郊的小山村。
走进山坡高岭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山野中显现出隐隐约约的一片片淡黄的绿色,最显眼的是一片又一片的山梨树花和山杏花。这些花里透着粉红色,远远望去就像大海中波浪,在阳光下随着微风起伏飘舞着。近瞧茂密的树林里,绿树新芽在裸林枝头上含苞待放,枯草下的青草芽嫩绿若隐若现。平川的农田里,新修建的白哗哗一望无垠的塑料大棚,一簇簇村庄断断续续地坐落在公路沿线。大片大片的农田里,农人们随着机器的轰鸣正在平整着土地。大片的农田,从山底层层叠叠的堆积而上,泛起微绿的树稀稀落落的长在田埂边,刚刚新植的松树像一把未打开的伞。无名野山花像画家随意涂抹的红,更像他们无意间洒落的红颜料,自然点缀着。蜜蜂,扇动着轻盈的翅膀,从四面八方嗡嗡飞来,赶一场花的盛会,把春天的甜蜜酝酿。
走在山间的小径上,像缠绕的蛇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没有尽头,小路边那些被人们遗弃的废弃采石场,散落在远近不同,高低不一的山崖边,让人感觉就像大山的眼睛,似乎更像人们准备居住的庭院。那些黑山崖的眼睛啾啾地瞅着远方,干旱的山梁沟壑层峦叠嶂,向遥远的天际延伸着,再远,山与云便融为一体,一直到我们的视野看不到尽头。实话说,尽管还不到桃白杏红茂盛的时光,路边榆叶梅的花苞,刚刚抿着嘴儿,紫叶李却是繁繁的满了枝头,果园里,嫩叶靓了骨朵儿,逗着人的心,真可谓,爽心悦目了。我在艳花熏风里匆匆走过,而真正让我慢下脚步的,是田间那些嫩芽野菜,它们不仅仅入了眼,而是一下子就入了心。我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自己的那种感觉,该是痴痴的那种情吧。乡野,一片广阔平展展的,田边的野草芽,从寒冬里醒来,刚刚挺直了身量,就装点出一片又一片的嫩绿青翠,沿着畦垄走进了大田,塑料大棚里菜秧苗苗儿正热着眼睛。
大田里地垅边,稀稀落落几株柳蒿芽和婆婆丁,叫我欣喜诺狂,走走停停的驻足观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也醉了。那些绿草芽和绿树叶,都是从土壤里和树枝上刚刚出冒来的,在春风中轻摇,向着春阳微笑。我熟悉的,被我忘了名讳的它们,竟是顾不上搭理我这个外来者了,更为鲜艳的无名野花和蒲公英花,如同星星一样时而闪烁在遍地微绿野草中,这时我的心情格外的豁达和舒适。我极力的辩识着它们,哪些是野菜,哪些是草,开的是哪种野花,哪些种子打籽,哪类根生,哪些发芽早。我在几颗挤挤压压的婆婆丁菜前蹲了下来,有的还是芽,有的刚散叶,用手触碰它的边缘,嫩绿的婆婆婆丁还有刺手的感觉。我熟知它,婆婆丁长大后会开花,花朵是一朵圆圆金黄色的,远远望去就像一颗颗金灿灿星星散落在绿色山野间。待花谢了的时候,就变成许多降落伞,随风摇摆飘落自由落地,那就是婆婆丁的种子,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在婆婆丁种子落地的地方又会长出新的婆婆丁。
青青的柳蒿芽和其它山野菜,在我小时候都吃过,那是因为闹粮荒,过歉年,人们把地里凡是带着菜名的草都吃个遍。好吃些的刺五加菜,野芹菜,荠荠菜,老蕨菜,婆婆丁和广东菜等等,总会让孩子们剜了一茬又一茬。一直持续到远远近近寻不见了,人们才把目光投向了扫帚菜,灰灰菜,苦菜等等。那年,那苦苦的童年,是乡村田间的野菜充饥,才让人们渡过了挨饿的难关,走出了荒年。我在乡村田里走着,看着,这些久未吃过的野菜呀,像是等着我来采,芽鲜鲜的,叶嫩嫩的,撩拨着我的心田。我爱着它们,恋着早春的乡野,我终于没有忍住了,拔一把婆婆丁,尝进嘴的鲜,带着土腥的味儿,咀嚼着岁月的辛苦酸辣甜……。
一边走着一边望着天上的云,或轻或重的笼在天上,太阳一会儿探出头来,洒下一片温温柔柔的光来,一会儿又把自己隐身,让整个山村灰濛濛的,连刚发芽的树也显不出它的新绿来。叫不出名称的小鸟隐在树丛中,这儿一声那儿一腔叽叽咕咕地交谈着、附和着,仿佛正在把分离了一冬天的心思一股脑儿倾诉给同伴。此时把我带回了遥远的少年回忆之中,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个春天的周末我和伙伴们去野外游玩。走到一片荒地旁边,看见满地的柳蒿芽和婆婆丁,一个伙伴说:“这里有很多的野菜,不如我们挖一些回家里吃吧?”说着就动手开始挖野菜。我们几个人一阵忙碌,不一会儿功夫我们每人都挖了很多的柳蒿芽和婆婆丁,因为没有装的东西,我们就用野草编制一个简易草筐,把这些野菜装起来拿回家里。回到家里后,母亲看到我挖了很多的野菜,还把我好顿夸奖,从那以后,我们只要走到山坡或者进河套里,遇到野菜就会采一些。
几声犬吠告诉我已经来到一不知名的村口,一幅喷绘得光彩亮丽的宣传牌立于村头,一下子把我从遥远的少年回忆中拉了回来,这个宣传牌是展示着时代特征。几棵柳树簇拥在一起,披一头散发,像春天的旗帜般厮守着干涸的池塘,池塘底厚厚的一层枯叶把龟列的泥土覆盖,它们仿佛翘首期盼着一场春雨,积一汪春水,把靓丽的身姿映衬。微风轻轻拂过,把远处那一声声忙碌耕作的农机隆隆声捎带而来,在微风里忽近忽远,洋槐树上的籽荚丝丝的打着口哨。一只狗,耷拉着尾巴,在还没有来得及换装的地埂边的蒿草丛中东闻闻西嗅嗅,像一个巡游的士兵,视察着属于自己的领地,见到有人来,便汪汪地叫起来。
曾经在乡村长大的年轻人,不知道现在都走在哪座城市里的那条街道上?那些长在地里的柳蒿芽和被丢在家里的老人相互守望着,孤独又寂寞。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忙着出外挣钱的人们只在耕种时来一回,丰收时来一回,平时长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一排排零乱而陈旧的瓦房拆了,被浇灌得方方正正、粉刷的白白净净、装修得富丽堂皇的混凝土房子替代。穿着花花绿绿的年轻媳妇们一边说着笑话,一边在小康屋建筑工地上当小工,她们干起了自己男人们在外面的大城市里干的活。这些场面就是现实版的东北乡村,不知道我们的儿孙们将来又会如何?这些都是很难预料的事情了……。
一个修理洗衣机、电饭锅的师傅,放着录好声音的喇叭,不断重负着从村子里走过。晌午时分,公鸡此起彼伏的鸣叫起来,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起袅袅炊烟。在通往乡村铺着水泥路面的道路上,偶尔有一辆摩托车或者三轮车隆隆急驰而过,时而蹦蹦地碾起几枚石子,像从孩子们的弹弓里打出般飞向路旁的树。这就是乡村的春天景色,比起我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家乡的春天,可是现代版的画面了。四季轮回不可改变,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平平常常的像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村姑娘,羞羞哒哒来到山村,来到乡村原野,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景色。
乡村的春色每年都会重复着,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短短的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必须过好每一天,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看开所有的人和事,快乐的面对现实的一切,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去享受美丽的春色,也能体会到清新的空气,欣赏美丽如画的乡村的春色。
乡村原野的春色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