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之间

文/ 李玉珍 时间: 原创美文

  进退之间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真的是无比的幸福,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在家摆脱孤独漫游世界。特别是微信带给我们生活的方便快捷简直是超乎想像,以至于电视电脑都不那么需要亲近了,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了。手机和微信的巨大魔力在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以至于你坐在公交车上,放眼望去很多人在看手机,在语音对话,在玩游戏,总之是在和手机亲密接触。

  开始的时候,我对手机不离手的人不以为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为什么偏偏的对手机那么的情有独钟呀?实际生活的经历渐渐的让我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也和手机亲密无间了。我从来都没换过手机号,怕因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仔细想想:办理银行卡留的手机号,理财产品买卖留的手机号,电费、水费、燃气费、有线电视费、到期提醒留的手机号,单位人事信息、社区活动、亲朋好友、商场饭店药店会员等等、等等,总之生活中的外界一切联系似乎都要手机号码做纽带。

  每次出门的时候,以前是检查一下水电燃气等是否关闭,现在增加一项内容是手机是否带上了。记得有次下楼去家附近市场买菜没带手机,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那种心神不宁和忐忑不安一直追逐着我的脚步。急急的把菜买好了赶紧回家,抓起手机看看有没有未接来电才释然。后来自己想想有点可笑:一个退休在家多年的老太太,哪会有那么多的电话呀?即使碰巧有个未接来电,也不会是什么影响大局的重要事情吧?因为你已经退出了社会工作的舞台,你在社会中的存在只是一个亿万老年人中的一员罢了。尽管如此,偶尔有次出门把手机落家了,还是会让自己心存不安,觉得自己仿佛一下与世界失联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消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说我就退群了,怎么了?后来这件事惊动了国家有关部门,引发了人们的围观谈论的同时,也出台了有关老师、学校、家长在对学生课后作业批改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仔细阅读后面的评论可以看出,信息时代也带来了新的家校关系问题,透明的信息带给人们的是方便快捷,同时也会夹杂着烦恼甚至是不堪其扰。

  记得我刚开始会用微信的时候,同学、同事、朋友见面了加微信,人多了就有热心的人建立微信群,每每这时颇为兴奋,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朋友,所以被加进了个群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最近看到那个有关退群的消息,感慨也是不少。建群的初衷可能是联系方便、工作需要、愿意沟通等等,可是时间长了群里的信息和状态就有些变味了。有的群从主到员全体沉默一言不发,有的群是垃圾信息经常刷屏,有的群是广告拉票叫卖声声不息。有的本是联谊群,但是大家的认知可能不在一个频道上,时间久了就变成了集体消失了。有的是家族群,本来是充满着亲情的地方,却是成了评头论足道德绑架的基地。有的是工作群,相关工作人员是为了上传下达的及时,发布的消息是和每个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不顾群主的反复提醒,经常发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段子。殊不知,你的自以为是会给群里的其它成员带来困扰,因为这样的群有信息未读提示是要关注的,是要看看有关单位是否有什么样的重要通知下发了的。

  我依然保留着关注着的群有个特点:工作群有提示了就一定是有重要通知出现,基本没人乱发其它可有可无的东西。同学群有消息了,就是大家在重要时刻的关心、祝福、分享和提示。家庭群的消息则是兄弟姐妹的倾情关照和重要信息的通报,朋友群则是生命中特别关心与挂念的存在。有些单独联系的微友,在朋友圈里发的信息,我都认真的阅读和互动,我觉得这是加深了解朋友的途径。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幸福感,很多是来源于微信和微信群。感恩于它的存在,带给了我温暖、关爱,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但是,习惯在朋友圈里狂轰乱炸,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没办法的办法就选择了“退圈”,只是为了自己有个相对安静些的网络生存空间。

  嘿嘿,仔细想想网络世界的进退之间也就是一念之间。

进退之间相关文章:

《瑞雪》(通用13篇)

小时候的年味儿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红色的幽默(一)

落日与晚霞

邻家的老人

《进退之间》

  进退之间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真的是无比的幸福,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在家摆脱孤独漫游世界。特别是微信带给我们生活的方便快捷简直是超乎想像,以至于电视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