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知道

文/ 李玉珍 时间: 原创美文

  别让孩子知道

  那是一个夏天,我出门时顺便到楼下扔垃圾,看到一位穿戴整齐的长者在垃圾箱里翻找东西。他见我注意到他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我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了吧。我见他清瘦白皙的脸庞、干净利索的穿着、彬彬有礼的举止和看上去有70开外的年龄,怎么都无法和我固有的捡垃圾的人群接轨。出于好奇心,我和他简单的攀谈之后知道了:他就住在我们这栋楼的院内单元里的儿子家,是刚刚搬来不久的新户。他当时是76岁的老人了,是儿子把他从农村接到市里来养老的。闲着没事在街上溜达,发现垃圾箱里面有可以变现的废品,于是就开始了拾荒的生活。他说,自己现在还能动,不想给儿子增添太多的负担,儿子在外工作也不容易。但是我做的这件事还不能让儿子知道的,不然他会生气的。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父亲!普天之下又有多少这样的父亲,含辛茹苦、默默奉献。

  我记住了这样一位父亲。我遇到了他之后才注意到了我们楼下的垃圾箱经常有老人在那翻找废品,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家的废品不再堆放阳台一角,等着收废品的人上门清理了,我直接就放在了楼下垃圾箱的旁边,等待着老人去拿走,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平衡一下自己内心那种说不清的感觉吧,也是满足翻找垃圾老人们的需要啊。

  前两天去早市买菜回来,在楼门口歇息一下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太太也在垃圾箱里翻找废品。见我在注视她,就滔滔不绝的向我倾诉了她的生活------她的老伴去世六年了,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集体企业退休后有不多的社保养老金。女儿、女婿单位都不太好,收入不多。为了小外孙小学毕业有个好的对口初中,选择在我们这附近的一所小学读书,然后在这边就近租了个房子,月租金1800元。她自己年老体弱,不能出去打工了,就每天在垃圾箱里捡废品,卖了钱给一家人买菜用。说了半天最后也是一句话:捡废品的事不能让女儿知道,否则她会生气的。

  这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的母亲!现实生活中同样有无数这样的母亲,宁愿自己多吃苦,也不愿让孩子多担心。

  看到这些中国特色的老人,我不知道是该为他们的勤劳奉献精神点赞,还是为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感到悲哀?面对此情此景,我想了很多:我们的教育观念,我们的养老体系,我们的生活追求,我们的价值观,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的舔犊之情?我有点懵懂、有点无言、也有点恐怖。如果生活所迫,我自己也会加入到垃圾箱里找废品的队伍吗?但是有一件事我知道,我身边的空巢老人,在和远处孩子的联系时,基本都是报喜不报忧,对于令人忧虑的事情,都有一条心照不宣的守则:别让孩子知道,别给孩子添麻烦。

别让孩子知道相关文章:

广告错别字范文精选8篇(全文)

广告词中常见的错别字

广告语中的错别字有哪些

五岳是指哪五座山 分别在哪里

《别让孩子知道》

  别让孩子知道  那是一个夏天,我出门时顺便到楼下扔垃圾,看到一位穿戴整齐的长者在垃圾箱里翻找东西。他见我注意到他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我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了吧。我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